南北内贸:港口现货市场呈现低迷状态。整体报价区间2650-2680之间,较上周不变,部分企业下调收购区间一等粮收购价2650元。到货量一方面由于价格持续走低带来产地惜售,另一方面南方需求走弱也降低了收购需求。本周散船下海量约4.1万吨,较上周减12.4万吨。1成流向为华南地区,8成流向长江地区,华北约1成,值得注意的是,本周有约2万的糙米发往长江地区,后续糙米发运量也有向上的趋势。南方港口方面,广东内贸结转库存周度增3万吨,约30万吨;进口玉米结转库存减少12万吨,约75万吨。港口成交价格在2780-2800之间,周度跌20元,处于连续下跌区间。虽然北港到货减少,但由于进口后期不断到货,使得港口库存在现有提货水平上将继续增加,另外由于小麦等其他进口谷物的提货情况的改善和到货,港口价格上行通道将逐步收窄。
深加工:本周华北深加工企业在与贸易商的博弈中略显优势,不过也反映出其自身压力也在增加。由于走货情况不佳,部分工厂也趁机停机检修,暂停收购,到货量也处于低位运行,周初门前剩余车量维持在100辆左右。随着少量工厂根据需求微调价格后,到货量逐渐上升,日均剩余300辆,贸易商也跟随车数上升而纷纷下调价格或提高检验标准。截至本周末,门前剩余到货量仍然维持300辆的水平。当前局势,一方面是玉米价格逐步走低,东北深加工和北港均处于需求低位,华北成为了东北贸易商的主要出货途径。另一方面,随着新麦中雨后麦的比例增加也降低了饲企收购小麦的价格,原本小麦对玉米的支撑效应被削弱,也迫使一些华北的贸易商出货。双重压力之下,产地出货进一步受限,对于价格的压力也进一步增加。另一方面,中储粮成交率的不断下行反映了市场短期需求不足的同时,对价格仍有异议,首先东北深加工会因为到厂价格与当地收购倒挂而降低参拍积极性,另外由于华北深加工终端需求走弱纷纷降低收购。如果工厂的停机限产持续,一方面原材料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同时淀粉下行的走势也将得到回调。
海外市场:上周二美玉米暴跌6.9%,收报539.75美分,触发CBOT跌停限制,之后几日下跌的情况仍在继续,截至本周五,美盘最低至507美分,累计跌幅12%。上周初,美国适逢国庆假期停盘,在这之间有两件事情的发生促使了暴跌的出现。其一是本周中西部主产区艾奥瓦州和达科他州降雨情况的改善,及时的雨水一方面可以缓解此前干旱的困境,另一方面在此前高温的背景下,适当的降雨和温度提供了较好的授粉条件,为后期的产量奠定良好基础。其二是美国联邦上诉法院的华盛顿特区巡回法院在上一周五撤回了美环保署在2019年关于延长E15汽油在夏季销售的规定。如果该规定实施,将会影响本年度全美三分之二的汽油零售商对于E15汽油的销售,从而进一步降低对新产季玉米的需求。上述两个因素将会显著影响新一季玉米的产量和对生物能源消费的预期,盘面受此影响出现大幅下跌。随着下周二0点美农业部将公布7月市场供需报告。由于6月种植报告已公布了新季种植面积和期末库存,且后期玉米种植优良率有因降雨提升的可能性,故本月报告对于美国单产调整可能性不大。
短期来看压力仍在持续释放之中,但降幅有限。深加工继续博弈可能会进一步放大供给端的持仓压力,随着部分第三方资金还款日的临近,走货的压力可能带动市场进一步下行,从而对盘面添加进一步的情绪驱动,增加了向下测试底部的可能。但考虑到整体来看,中短期内贸基本面中利空因素开始逐步兑现。不过存在一种观点,即新一季的种植成本和当前玉米与小麦的价差会对玉米的价格有着一定支撑作用,且不排除随着市场价格下行将会引发农民销售积极性下降,从而延后新粮上市速度,此种观点也引起了做多的操作。海外市场随着天气的逐渐好转以被市场充分交易,且本周有多名美农业州参议院3份提案,呼吁增加对于生物乙醇的使用,如果获拜登政府支持,对于玉米的需求预测将得到恢复。
从策略上,建议下周单边以观望为主,宜短线逢高做空。另外由于近期市场压力大于远期,可对于9-1价差进行反套操作;另外由于淀粉停收停机仍在持续,短期加工利润存在上行预期,可短期做空玉米-淀粉价差操作。
重点关注:港口深加工到货情况,海外市场变化
本周淀粉现价整体平稳(11.10-14)
0评论2025-11-1417
新季玉米是否已经筑底完成?
0评论2025-11-1416
玉米大涨,还差最后一哆嗦!
0评论2025-11-1415
玉米全线“反攻” 但风险拉满
0评论2025-11-1417
偏强态势延续 玉米再进一程?
0评论2025-11-1221
玉米要爆发了?
0评论2025-11-1238
本周淀粉现价整体平稳,局部窄幅波动(11.3-7)
0评论2025-11-0737
优质粮源成“抢手货” 东北玉米先“涨”为敬
0评论2025-11-0639
本周淀粉价格总体平稳(10.27-31)
0评论2025-10-3148
10月28日山东地区玉米价格平稳
0评论2025-10-2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