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优质粮源成“抢手货” 东北玉米先“涨”为敬

2025-11-06 09:4340
  回落后反弹,锦州港未触前低再度上涨
 
  近一周玉米市场价格回落后再次反弹,锦州港作为核心观测节点,其价格变动清晰反映市场支撑力度。上周三,锦州港玉米收购价报2070-2080元/吨,仅较10月中旬创下的阶段性低点高10元,逼近前期低位后,现货价格再度反弹,形成有效下方支撑。截至今日晨间,锦州港报价已回升至2110-2115元/吨,这一轮反弹不仅验证了市场对玉米价格下方区间的认可,也为后续行情奠定了“跌势放缓”的基调。
 
  成本与心理预期双轮驱动,价格下方支撑较强
 
  玉米价格能够在逼近前低后反弹,核心源于“种植成本+市场心理预期”的双重支撑,二者共同构筑了价格下跌的防线。从种植成本来看,今年东北玉米种植环境呈现显著变化:地租下降、单产提高,直接推动种植成本同比明显降低。市场测算显示,东北玉米种植成本折合至北方港口的价格预期普遍在2000-2100元/吨,部分地区甚至低至1900元/吨。叠加今年东北玉米粮质优良、售粮时间充足,基层农户在成本线附近的惜售心理大幅增强,低价售粮意愿偏低,从供给端限制了价格进一步下探空间。从市场心理预期来看,新粮上市前贸易环节对玉米价格的预期锚定在2100元/吨,当前这一预期虽略有下调,但仍稳定在2000-2100元/吨区间。此外,10月中上旬玉米价格跌幅较大,尽管未实现“一步到位”,但已充分挤压前期开秤价中的虚高水分,直接触及市场前期设定的心理关键点位,导致后续价格难以顺畅下跌,为反弹创造了条件。
 
  需求承接供应增量,区域结构影响凸显
 
  当前玉米市场供需关系呈现“低库存+旺需求”的特点,且区域供需结构差异进一步影响价格走向,有效承接了新季玉米上市带来的供应增量。从供给端看,新作年度玉米期初库存处于低位,旧作结转库存不足,整体供应端并非“宽松过剩”。从需求端看,四季度是玉米消费旺季:一方面,深加工领域表现亮眼,受新季玉米价格大幅走低推动,淀粉企业加工利润自10月中旬起回归盈利区间且持续攀升,吉林、河北、山东等地企业加工利润已突破100元/吨,刺激企业开工率提升,带动玉米采购需求;另一方面,饲料养殖领域虽仍处亏损周期,但存栏量维持高位,四季度饲用需求的刚需属性较强,即使明年一、二季度存栏预计环比下降,短期内需求支撑仍稳固。区域结构层面,华北玉米受霉变问题影响,品质下降,倒逼华北及南方饲料企业转向采购东北优质玉米,关内对关外优质粮源需求旺盛,这一需求转移不仅提振了东北优质玉米价格,还引发了运力紧张问题,11月1日起哈局等主要货运铁路运费趋于上涨。从港口数据看,北方四港集港节奏略快于去年同期,下海节奏更是明显提速,使得北港库存始终在低位徘徊,尚未形成库存积累,进一步强化了短期价格支撑。
 
  售粮高峰未至,小麦库存投放的不确定性增加
 
  从售粮高峰时点上看,往年玉米售粮高峰多集中在12月,而今年因春节时间较晚,年前售粮窗口期相对充足,市场预计售粮高峰可能推迟至明年1月。这意味着短期内玉米供应压力尚未完全释放,当前价格反弹更多是阶段性调整,而非趋势性反转,建议密切跟踪售粮进度,当进度达到50%左右时,可关注交易反弹的机会,避免过早布局多单。
 
  近期小麦库存投放的不确定性增加,此前市场传闻11月将投放2017年小麦库存,但上周消息更新为投放可能延期至11月底或12月,这一调整增加了小麦投放这一利空因素的不确定性。由于小麦与玉米存在一定替代效应,小麦投放延期暂时缓解了市场对替代粮源冲击玉米需求的担忧,短期内削弱了对玉米价格的利空压力。
 
  连盘玉米下方支撑较强,建议区间操作为主
 
  连盘玉米近期跟随现货价格反弹走强,其背后是多重因素的共振:旧作结转库存低位、华北霉变利多东北优质粮源价格、贸易环节逢低采购意愿较高,叠加基层低价售粮意愿偏低,成本端对价格的下方支撑相对强劲,预计后续价格下跌空间有限。此外,10月价格跌幅较大,已部分透支后续下跌空间,进一步限制了回调幅度。对于11月行情,综合来看,玉米价格虽整体偏弱运行,但下跌过程预计并不顺畅,仍会出现阶段性反弹行情。从操作策略来看,中短线可关注反弹后的布局空单机会,核心思路以“区间操作”为主,避免追涨杀跌,同时需及时止盈,把握阶段性波动带来的交易机会。中长线做多主体建议逢低分批布局低仓位多单,等待驱动来临。
 
 
文章来源:网易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