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减少,市场博弈加剧
24年同期,东北玉米出现发热、长毛等问题,随着粮质下降,价格呈现弱势运行。而25年东北玉米质量良好,虽然华北玉米质量稍差,但尚未进一步恶化,市场流通量整体放缓。同时,农户售粮意愿依旧不强,一方面,近期潮粮价格偏强;另一方面,当前东北气温仍未完全上冻,且时间暂不处于常规售粮时间节点。贸易商收购谨慎,利润受到挤压。目前,东北运力依旧偏紧,尽管玉米质量具有一定优势,但因运费较高,整体外流成交情况不如前期,部分贸易商被动留存一部分库存,部分则暂停观望。此外,因华北饲用玉米减少,市场反馈部分外地贸易商或企业预计或已经在东北建仓。
物流不畅,企业补库
11月后火运运费上涨,车皮依旧偏紧,到货时间不稳定。汽运运输尚可,但运费较高,理论上,东北玉米汽运到山东价格至少在2300-2350元/吨。受此影响,华北饲料企业陆续开始增加库存,但由于采购方向不同,企业库存两极分化,库存在15-60天不等。例如,部分粮质尚可,采购本地玉米的企业库存轻松加到20-30天左右;而采购东北玉米的企业多以执行合同为主,库存加合同才到20-30天左右。
采购成交不佳,市场预期分化
近期中储粮采购成交不佳,10日,黑龙江分公司竞价采购25年玉米15646吨,全部流拍,其中哈尔滨底价2100元/吨,依兰2030元/吨,牡丹江2060元/吨,肇州2060元/吨。市场预期较前期也出现分歧,多空交织。多方认为售粮进度同比偏快,华北玉米质量差,下游库存偏低等因素提振玉米市场价格。空方认为全国丰产、陈化替代品较多、养殖端亏损未来存在降产能预期等因素制约玉米市场价格。
综上所述,预计短期由于供应偏紧,期货强势等,价格延续小幅偏强。但笔者认为下旬后若新一轮玉米上量如期启动,偏强态势或难以维系。且当前处于批量供应期,市场可能难以支撑玉米价格大幅上涨。此外,因渠道建库意愿偏强,运力不佳,饲用玉米相对紧张,需关注后续各主体建库情况以及未来粮库收购动向等。
文章来源:粮油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