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3-4月份淀粉库存继续走强,淀粉或将进入被动累库的阶段,之前主动走强的基差面临如何修复的问题。从现货角度来看,淀粉走货顺畅、下游短期对高价淀粉接受度较高,但随着淀粉库存的累积,预计后期高位基差将是双向修复,现货走弱+盘面走强,但淀粉盘面的走强仍然主要跟随原料玉米。一方面受淀粉需求反季节性提振影响,另一方面近期企业受副产品下滑,企业也有挺价淀粉的意愿。按照各类副产品产出率折算的副产品综合价格已经超过2014年的高点,近期受油脂油料版块下滑带动,尤其是蛋白粉、玉米纤维的下滑,短期副产品价格高位回落,考虑到跷跷板效应,淀粉厂挺价淀粉的意愿也相对较强。
当前市场对淀粉-玉米价差定价逻辑也有一定分歧,认为当前淀粉盘面定价反映华北玉米,而玉米盘面反映小麦饲用替代。不过从5月、7月、9月的CS-C的价差结构曲线看,呈现back结构,远期利润收窄。笔者认为随着本轮淀粉下游反季节性补库收尾,淀粉玉米价差有望回归正常区间。淀粉及副产品价格均创历史高位后,长周期淀粉需求上涨过程中的淀粉糖-白糖、淀粉-面粉、淀粉-木薯淀粉等替代优势均不再明显,而且淀粉自身下游年度需求在2019年后接近饱和,长期逢高做空还是大逻辑,而且当前的高位价差做缩也有一定的安全边际。此外,近期5月玉米在2650-2700区间盘整磨底后,考虑到贸易粮成本和东北小麦玉米替代价差关系,随着3月份基层农户潮粮压力收尾,后期北港回归贸易商干粮定价逻辑上,近月玉米有望企稳反弹,而3-4月份淀粉库存有望转为被动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