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玉米涨价豆粕涨价,养殖业怎样过这个高价年

2021-01-21 10:241960
   俗话说:进了腊月就是年下、年关了,年关年关,就是人人都要过过年这个关口。2020年是个不平凡的一年,特别是进入冬腊月的时候,部分农产品的价格都在上涨。最近一段时间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可能就是部分农产品涨价的问题了。
  猪肉、蔬菜和粮食三种农产品的价格齐涨,最吸引眼球的就数玉米和豆粕了。玉米涨价后不仅带动了动了豆粕和小麦的上涨,而且也使其它生产饲料的原材料也都在跟着涨价。玉米又是养殖业的刚需,饲料的上涨无疑就增加了饲养成本,这就是从事养殖业的农户到了过关斩将的时候了。
  玉米在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这个十年间它的产量很低,那时候还没有真正的走进农民的视线。论种植面积它还没有大豆的种植面积多,农村有句俗话:“麦不离豆,豆不离麦,”意思就是小麦收割以后种植黄豆,黄豆收割了以后种植小麦,实行小麦和黄豆的对茬轮作。
  那时候每个村庄都有种植黄豆的农户,小麦收割之后犁犁耙耙就种上了黄豆,农民就用黄豆磨豆腐或换豆腐吃。黄豆虽然是经济作物,但它的产量低,一亩地也只能生产300多斤黄豆,而且价格也很便宜只有几毛钱一斤,人们种植黄豆不太赚钱。
  后来杂交玉米的出现,就把黄豆的种植面积给挤掉了。
  玉米虽然也比较便宜但它高产、省事,相对来说比较耐储藏,渐渐的人们都种植了玉米,直到后来玉米就替代了黄豆的种植。
  在最近的20多年里玉米就成了副粮中的主粮,它既高产又省事,也很受农民的喜爱。农民就开始大面积的种植,后来就出现了价格下跌产能过剩的现象。
  于是,政府就鼓励一些企业发展第三产业用各种渠道来消化玉米。一些乙醇汽油生产厂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由于玉米价格的持续低迷和进口玉米的冲击,农民感觉种植玉米不赚钱又加之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就放弃了玉米的种植使玉米的产量大幅下降。
  一场非洲猪瘟改变了养殖格局,猪肉的暴涨,使养猪人在哭声和笑声中又重新燃起了养猪的热情。
  生猪存栏量的恢复和鸡鸭牛等家禽牲畜饲养户的快速增长,使玉米在2020年终于出现了供不应求发生了挤兑现象。
  在这一年里全球粮食都受到疫情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使其产量下降,进口玉米的成本增加,就限制了玉米的进口量。
  而生产乙醇汽油的企业也在消耗玉米,他们也要为自己的企业备足原材料,养殖户和饲料加工企业也要为自己备足玉米。
  因此,做汽油的和养猪的、养殖鸡牛羊的都在争抢玉米的份额。而今年的玉米产量又低,前些年储备的玉米又不充足,因此就出现了玉米大涨的现象。
  据报道,近日,眉山玉米的竞拍价已经达到了3400元/吨,合1.7元/斤,离2块钱一斤只差3毛钱了。
  前天和一个养殖鸡鸭鹅的养殖户聊天时他说:我们当地的玉米已经涨到了1.5元/斤了,豆粕从1.65元/斤涨到了现在2.25元/斤,而且还有上涨的趋势。他说他现在已经舍不得再喂豆粕了,就用花生饼替代豆粕。
  他说,花生饼1.6元/斤,集市上油坊里面有很多,花生饼的营养价值也不次于豆粕,因此,用花生饼替代豆粕也是比较合算的。另外据报道,与玉米、豆粕、麸皮一起涨价的还有鱼粉,鱼粉也涨到了6~6.3元/斤;赖氨酸也涨到了5.5~6元/斤;色氨酸已涨到了33~35元/斤;苏氨酸、乳清粉和维生素等饲料的原材料也都在上涨中。
 
  这位养殖户说,饲料涨得再高也要坚持养下去,他说他养的都是土鸡、土鸭,这就要保证土的质量。养殖土鸡、土鸭是不能够喂养饲料的,如果像养猪那样喂它育肥料或颗粒料,鸡就会掉毛难看并影响肉质,下出来的鸡蛋没有粘丝,蛋黄也不是纯黄。饲料涨价就以玉米为主,喂些麸皮米糠和花生饼,挺一天是一天,艰难日子总会过去的。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玉米要爆发了?

0评论2025-11-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