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玉米相比,小麦作为饲料原料具有以下优点:(1)粗蛋白、氨基酸、钙磷和各种重要矿物质、B族维生素含量高,利用率也高。(2)粗脂肪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低,在育肥猪料中使用不会形成软脂肉,也可防止育肥猪背膘变厚,同时增进胴体硬度和脂肪白度,改善猪的胴体品质。(3)适口性好。(4)淀粉糊化温度低,易于熟化和保证颗粒料的颗粒品质。特别是鱼类饲料,可增加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减少营养散失。
与玉米相比,小麦作为饲料原料也有缺点:(1)代谢能、维生素A、维生素E含量低,生物素利用率低。(2)含有淀粉酶抑制因子,不利于淀粉的消化。(3)不含叶黄素。(4)粗纤维含量高。
在饲料中添加小麦应格外注意:(1)不可粉碎过细,否则猪鸡采食容易“糊嘴”,建议用于蛋鸡料时,使用3.5~5毫米筛孔的筛片;用于肉鸡料时用2.5~3.5毫米筛孔的筛片;用于猪粉料时用2~3毫米筛孔的筛片。也可以说,把1个整粒的小麦粉碎成4~5瓣为宜。(2)由玉米型饲粮向小麦型饲粮转换,对部分畜禽有一个应激过程,表现在短期内采食量下降、生产性能略降低、蛋壳颜色略变浅。小麦添加比例越高,应激越明显。待消化道适应了小麦型饲粮后,应激会消失。事实上,小麦相对于玉米的适口性更好。(3)小麦的阿拉伯木聚糖含量高,是一种典型的高黏度原料,所以小麦用作原料时必须要加酶(小麦酶)。(4)要注意小麦低能的问题。使用小麦酶后可提高4%~7%的能量。(5)充分发挥小麦高蛋白、高氨基酸含量的优势。可以适当降低豆粕量,增加一点棉籽饼、芝麻饼,进一步降低配方成本,同时会增加一些亚油酸,弥补小麦亚油酸的不足。(6)小麦低亚油酸的问题,可以通过加棉籽饼、芝麻饼和补油解决。
(7)小麦替代玉米于猪、禽日粮配方要有所区别。猪日粮中可以用适量小麦简单替代部分玉米,不会影响生产性能,如若对配方进行优化将充分发挥小麦高蛋白和氨基酸的特点进一步降低成本。在家禽日粮中应用小麦作为主要能量饲料时,一般不能简单替代,而应当将亚油酸列为最重要的营养指标之一,按营养平衡原则设计配方。
(8)关于小麦——豆粕型日粮的饲料颜色及畜产品着色的问题。可适当考虑高粱、苜蓿粉、玉米蛋白粉等的应用,可考虑柠檬黄等饲料着色剂的应用,使猪的背膘颜色更白,感官更好。
(9)乳仔猪料一般不用或少用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