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2020年三季度赣南稻米市场回顾

2020-10-26 15:182080
 
一、2020年三季度稻米市场回顾
 
2020年三季度赣南地区稻米价格震荡调整。三季度国内新冠疫情控制良好,受学校开学及工厂复工复产影响,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大米市场的消费,7月份大米零售价格有所上涨,进入8、9月份以后,大米市场进入了季节性消费淡季,再加上气温高,大米保管难度加大,贸易商备货热情下降,米价随之回落。
 
(一)稻谷市场收购情况
 
1.普通稻谷收购情况
 
2020年三季度赣南地区稻谷价格持续上涨。7月中上旬稻谷市场整体处于低迷状态,受政策性陈稻持续供应市场影响,稻谷供需宽松,价格保持稳定。进入下旬以后,新季早籼稻陆续收获上市,受产量及质量影响,农户惜售心理严重,再加上广东、福建、浙江、湖南、贵州等省份收购主体也进入江西收购新粮,新季早籼稻价格高开高走,带动籼稻价格整体上升。8月份赣南地区稻谷价格保持上涨趋势。新季早籼稻进入上市高峰期,市场购销活跃,持续推动早籼稻价格走高。9月份中晚籼稻开始陆续收获上市,由于各级储备早稻轮换收购尚未完成,部分需求转移到中晚稻市场,新季中稻价格总体高开。因此整体来看,三季度籼稻价格走势整体较强。
 
据统计,今年三季度地方收储公司采购2020年早籼稻收购价在2420-2800元/吨区间、采购2020年产中晚籼稻收购价为2800-2860元/吨;加工企业采购2020年产中晚籼稻收购价在2600-2800元/吨区间。
 
2.优质稻谷的收购情况
 
三季度受新冠疫情影响,市场预期粮食危机风险加大,省内大米加工企业加大了原粮采购,因此优质稻一段时间内处于短缺状态。目前“丰两优”系列品种价格涨至2600~2800元/吨,“黄华占”品种涨至2800-2900元/吨,优质稻粮源稀少,价格虽上涨较快,但仍难以采购到,优质优价特征明显。
 
(二)稻米市场销售情况
 
陈稻市场上,原粮供给主要来源于政策性稻谷拍卖,2020年三季度,国家累计向市场投放2014-2019年产稻谷4530万吨,实际成交541万吨,成交率11.9%。三季度为新季籼稻上市期,市场购销多转移至新季籼稻市场上,对陈稻的关注度下降较多。受新季籼稻价格上涨影响,三季度政策性稻谷拍卖价格涨幅明显。7-9月份,江西省2015-2016年产临储稻谷拍卖均价分别为:2149.22元/吨 、2313.62元/吨 、2352.34元/吨; 与此同时,三季度为传统的消费淡季,终端市场上需求整体偏低。
 
1.临储拍卖
 
截止9月30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向江西市场投放2014-2016年产临储库存稻谷230.7640万吨,实际成交10.2506万吨,成交率4.44%。
 
⑵省、县(市)级储备粮拍卖
 
截止9月30日,赣南省、县(市)级储备粮轮换累计挂牌销售3685吨,实际成交3685吨,成交均价2215.25元/吨
 
2.大米销售
 
三季度,受新冠疫情影响,市场预期粮食危机风险加大影响,采购氛围提升,间接导致大米价格上调。
 
陈米:9月末加工厂陈米出厂价在1.65-1.75元/市斤。
 
普通新米:三季度加工企业主要以购销早籼稻为主,普通早米出厂价在1.90-2.1元/市斤间。
 
(三) 副产品行情
 
三季度赣南稻米副产品价格米皮糠1650-1750元/吨、碎米2200-2650元/吨、稻谷壳320-360元/吨。
 
 
 
二、稻米后市预测
 
㈠稻谷购销政策分析与预测
 
1.宏观政策
 
⑴去库存政策:9月份国家政策性储备粮拍卖从9月11日之后2014-2017年产稻谷停拍,陈粮退市。随着政策性稻谷成交持续推进,四季度后,随着中晚籼稻大量上市,政策性稻谷的关注度会进一步下降,拍卖成交结果难言乐观。
 
⑵托市政策:四季度中晚籼稻陆续上市,上半年经过对2014-2015年产稻谷的大力去库存,以及部分稻谷转为定向销售,当前稻谷主产区的仓容十分充足,政策性收购企业入市积极性很高,此外再加上各级地方储备轮换入市收购、贸易商及加工企业屯粮建仓,预计后期中晚稻收购市场活跃度将大幅提升。
 
(二)其它影响稻米价格走势因素
 
1、国际市场影响:国内籼稻谷价格走势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受国际市场影响相对较小。但是,我国主要粮食品种价格和国际粮食品种价格之间具有一定联动性,国外谷物价格的普遍上涨,稻谷库存的偏紧,也会导致国内粮食价格趋升,对籼稻价格也会构成一定的支撑。
 
2、自然灾害、天气的影响:籼稻生长期间易受天气、干旱、台风、暴雨、洪涝和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影响,成为市场炒作的题材。同时,产销各方对市场行情判断往往存在分歧,看涨或看跌的心理进而影响其购销行为,如果农民惜售心理较强,使得市场粮源有限,自然会促使价格抬升。
 
 
综述:目前新季中晚稻生产情况,受国际国内市场及新冠疫情影响,短期内市场价格波动或将较大。后期随着中晚稻大量上市后,目前的拍卖政策是否会进一步调整,为新稻收购腾出更多的空间,或将成为市场走向的风向标。
 
优质稻将继续保持稳定,行情或延续“按质定价、优质优价”特点。
 
建议:生产(贸易)企业,建议分批、合理及时出货,锁定利润。同时生产企业可积极关注下游需求情况,合理规划原粮的采购工作。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玉米要爆发了?

0评论2025-11-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