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政策粮不会一下涌入市场,分批入市是肯定的,毕竟库点的出库能力有限,更为关键的是,目前入市的拍卖粮价格上没有什么优势,只是略低于市场价格而已,想短时间内占据绝对的话语权难度不小。
第二、华北地区深加工企业“停机检修”,企业减少了玉米的需求量,在检修结束之前,企业不会大幅度调整自己的收购价格。
第三、今年临储总量不足,仅仅5600万吨的拍卖粮,就算全部百分百成交,按照我国目前每月消耗2250万吨来算,仅能维持两个来月,如果再算上出库时间和真正能出库的数量,对市场的影响力可能真的没我们想的那么大,
第四、贸易商的囤货挺价意愿(特别是东北地区贸易商),因为今年无论是企业还是贸易商普遍看好玉米的后市走向,贸易商囤货量增加,临储拍卖如此火爆,其中不乏有囤货的贸易商(临储出库期最长为2个月),持粮待涨也是支持玉米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五、老调常谈的出库难问题,随着咱们对参临储拍卖(特别是首轮)的调查深入, 证实确实有部分“空库”存在,这就意味着百分百的成交量有库点自我回拍的,而因为道路问题造成暂时不能出库的占比近一半(特指黑龙江地区)。
而已目前的临储拍卖情况来看,后面的拍卖成交情况应该也不会下降多少,而距离新玉米上市还有几个与的时间,在青黄不接的八九月份,玉米价格还是大有可为的、但是要注意的是,临储玉米仍将陆续走入市场,虽然其影响可能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大,但更多的像是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剑”,限制玉米价格的上涨。
整体来看:总的来看,玉米市场的利好因素大于利空因素,但是本月是一个较为特殊的月份,所以六月份玉米价格很难有什么大的波动,震荡调整将是主流,而玉米价格利好因素发酵,最少要等七月下旬,甚至八月份,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直看好八九月份玉米市场的价格,甚至称之为玉米价格的“黄金期”,毕竟今年无论是国际大环境还是国内的玉米环境,都在很大程度上利于玉米价格的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