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引发的粮食危机忧虑及囤货潮的影响下,上半年玉米走出一波意料之外的牛市,而临储玉米拍卖一再延迟,政策真空期传言纷纷,贸易商心态松动下盘面开始进入调整形态。事实上,拍卖带来的利空早已在盘面发酵,悲观情绪提前释放,靴子落地往往意味着利空出尽。同时,本年度拍卖主要是15年陈化粮。而今年收购的新粮普遍存在水分大的情况,临储粮流向深加工,难改玉米优质粮源结构性缺乏的市场情况。
虽然拍卖才刚刚开始,但是市场已经在讲更远的故事了:新季种植和进口,每个都是能够决定未来一年甚至今年的重要因素。种植方面,由于疫情影响,进行田野调研的机构不多,更多的只能道听途说。主流的看法是,玉米面积继续下降。由于今年播种期连续降雨,气温偏低,造成部分地区播种延迟约半个月,也有些地区因为播不上玉米而改种大豆。
进口的问题就更加复杂。虽然从国内供需和价格上看,有必要放开进口玉米。但实际上随着中美关系越发复杂,再加上我国粮食安全政策要求“谷物基本自给”,增加千万吨级别的玉米进口的难度较大。并且,如果以储备的方式进口,对市场的直接冲击也会有限。相比拍卖和新作生长情况,进口暂时还不是主要的交易因素。
(文章来源:农产品期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