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期货日报4月7日消息,4月6日,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及其联网市场(河北、上海、江苏、山东、江西、广东、四川、甘肃)竞价销售国家临时储存跨省移库玉米57.3万吨,实际成交40.36万吨,总成交率70.44%。其中,2007年玉米计划交易4.73万吨,实际成交1.56万吨,成交均价1,860元/吨,成交率33.11%;2008年玉米计划交易52.58万吨,实际成交38.8万吨,成交均价1,872元/吨,成交率73.79%。其中,甘肃地区2,000元/吨的成交价为最高。
当谈及近期玉米价格连续上涨的原因时,中国玉米网总经理冯利臣认为,外因是玉米供给偏紧、物流运输不畅,内因是玉米品质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这两点导致了玉米现货价格屡创新高。2009/10年度玉米减产是目前玉米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2008/09年度末期辽西地区的秋季干旱造成国内玉米产量下降的幅度较大,同时,近期西南地区的旱情也直接影响到当前的玉米、小麦和水稻等粮食作物的种植,市场对于2010/11年度国内玉米市场供给产生了担忧心理。
4月6日,受国内供给偏紧和现货价格走高影响,大商所玉米期货价格指数以1,936点报收,盘中一度创下1,944点的历史次高,距1,955点的历史高点仅一步之遥。
减产的说法也得到大连良运集团粮油购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薄宇峰的认同。2009/10年度玉米价格上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市场供需的失衡,尤其是高品质玉米。除供需失衡之外,目前黑龙江、吉林等地的雨雪天气导致玉米运输不畅,部分地区物流暂时中断,加上农民惜售使产区玉米价格不断上涨。4月6日,吉林农安、公主岭和四平等地二等玉米车板价已经达到了1,750至1,760元/吨的历史高位。
据悉,灾害天气除了影响物流运输,对于2009/10年度的玉米品质也造成了一定影响。国标二等、容重690以上的玉米较受市场青睐,是饲料企业的主要采购对象。SGS大连分公司市场部李晓明介绍称,饲料企业不像酒精企业,对于玉米品质要求较高,因为等级较低的玉米会影响饲料的蛋白含量,降低饲料产品的质量。4月6日,大连港、鲅鱼圈港和锦州港老国标二等玉米平仓价格已经达到1,930元/吨。
近期东北地区的持续的雨雪天气对于玉米种植的潜在影响牵动了市场的神经。冯利臣表示,目前东北地区正逐步进入玉米种植期,雨雪天气可能对种植造成不利影响。4月20号之后,辽宁、吉林等地将展开新年度玉米大面积种植作业,如果目前的土壤湿度不降低的话,将会直接推迟玉米播种时间,进而影响玉米生长期,对2010/11年度国内玉米市场供给构成不利影响。薄宇峰认为,假如玉米种植时间延后,2009/10年度玉米面临早霜的风险就会加大。
尽管目前国内玉米价格持续上涨,但也有部分市场人士对于后市玉米价格表示了担忧。目前,市场主要是对质量较好的玉米需求旺盛,大量三等及以下玉米销售情况并不很好。中船重工粮油部经理马成军表示,现在吉林地区至少还有三分之一的玉米留存在农民手中。截至4月6日,大连港还有66万吨左右的玉米库存,鲅鱼圈港大概有13万吨左右,后续玉米到港数量正逐步增加。
薄宇峰也认为,一旦后期东北地区天气好转,玉米外运量将会增加。国家对于玉米采购补贴的截止时间为6月30日,在这之前,部分省份的企业将会抓紧时间运输玉米,以便获取国家补贴,这也是阶段性玉米需求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在享有补贴的企业采购计划完成后,5月份之后的国内玉米销售预计将面临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