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储玉米拍卖最新传闻“拍卖底价与上年持平”及其影响
本周伊始,有关临储玉米拍卖细节传闻再现网络:2020年国家临储玉米竞价销售将于五月第二周开始进行,拍卖底价与去年相比维持不变,其中二等粮拍卖底价吉林省1690元/吨,黑龙江省1640元/吨,辽宁省1740元/吨,内蒙古(南)1740元/吨,内蒙古(北)1640元/吨。

按理说,此次传闻中的拍卖底价低于此前市场“底价提高20-50元/吨,甚至更多”的预期,但在目前中间环节惜售待涨的影响下,我们有理由相信拍卖初期“溢价”和“高成交率”的出现。毕竟,目前东北深加工企业整体库存偏低,开工率因原料问题有下降趋势,黑龙江、吉林个别企业已经因原料问题不得不开始大幅“补涨”收购新粮。参见下图。
◎ 历史数据回顾:临储玉米拍卖伊始“溢价成交”是普遍规律
尽管,2019年临储玉米拍卖底价较上年提高200元/吨,并最终导致市场实际成交量不足3000万吨,但拍卖启动一个月内,因为前期缺粮,“溢价成交”的现象继续存在,参见下图。


若如传闻所言,今年临储玉米拍卖底价不变,则意味着此轮拍卖底价较现货市场低整整250元/吨,拍卖初期出现“溢价成交”的概率更高。
◎ 今年一季度国内部分规模饲料企业消费同比大增,优质玉米消费潜力可待
据JCI跟踪统计,4月份国内大部分地区饲料企业玉米库存出现回升。其中,华北地区平均由20天上升至25天。当然,今年国内饲料和深加工企业玉米库存普遍正常偏低也是给予中间商持货待涨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不过,更为重要的是,据我们了解,今年前三个月,华北地区规模饲料企业均出现饲料销量同比增长2-3成的现象,以猪料为主,且随着中小猪长大,对于玉米消费将有增无减,特别是优质玉米消费潜力可期。

JCI此前曾撰文,认为此轮国内玉米价格大幅上涨源于2月下旬开始高速免费促使东北玉米大量外流,高盈利和政府扶持下养猪业明显复苏,直至目前这两大利多支撑犹在,而业内关注的临储玉米拍卖和谷物进口传闻尚未落地,故短期这些“利空”因素出现上不足以彻底扭转现货市场。当然,随着利空因素的出现,企业对于高位回落的风控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当下应当维持较高库存且进行期权保护之策略。
来源:J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