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粮进度偏慢,玉米难大涨。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的秋粮收购进度表明:截至2020年3月10日,主产区累计收购中晚稻、玉米和大豆14846万吨,同比减少1179万吨。黑龙江、山东等11个主产区累计收购玉米7322万吨,同比减少691万吨。但随着国内各地区复工复产加快,准备外出务工的农户积极售粮,华北地区基层玉米上量增加。随着气温回升,玉米水分下降较快,贸易商纷纷开始抢收水分好的干粮做库存,甚至部分地区粮点收购价格已与当地工厂价格持平。预计随着玉米逐渐由农户转向贸易商库中,基层挺价心理将趋强。
潮粮进入尾声,干潮粮价差缩短。近期随着基层干粮收购价格上涨,潮粮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干潮粮价差缩短。因此近期贸易商收的潮粮成本提高,但工厂报价并未上涨,部分贸易商暂停外发潮粮,等待工厂涨价,导致近期山东工厂到车量有所减少。但最近气温回升较快,厂家并不会因为车辆稍有减少就会上调收购价格,主要由于前期工厂收的都是潮粮,不易存放,因此厂家会逐步消化库存,然后视到货情况、生产情况调整价格。因此短期内行情窄幅震荡调整为主,等待最后一波潮粮消化完毕,才能迎来正式上涨。
需求疲软,工厂采购谨慎。目前国内进入防境外疫情输入阶段,淀粉糖、啤酒、饮料、造纸等终端消费恢复迟缓,产品库存持续累积。由于国外疫情处于爆发阶段,国内出口贸易受到较大影响导致国内供应增加,进一步增加了产品库存的压力,产品价格承压运行。据最新数据统计,截止到上周五淀粉、酒精、蛋白粉、纤维饲料、胚芽粕价格周度下跌30-100元/吨不等。而饲料方面同样不乐观,受肺炎疫情仍在防控阶段以及非洲猪瘟疫情零星出现影响,下游需求依旧疲软,饲企库存采购心态谨慎。
综上所述,目前玉米市场处于供大于求阶段,短期内华北价格仍将维持窄幅震荡整理。但随着售粮进度加快,玉米从农户手中进入贸易商库中,议价能力将更强。后期需重点关注基层余粮及工厂到车库存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