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天气转好缓解了市场对作物收割进度的担忧,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玉米期货15日收盘下跌,追随其他谷物市场进行修正。其中,CBOT成交最活跃的12月玉米收盘下跌10美分,报3.73美元/蒲式耳,新作3月玉米收盘下跌10美分,报3.85美元/蒲式耳。
盘面上看,美国农业部10月报告的美玉米产量预期数据接近历史纪录,期末结转库存也相应增加,美玉米市场的供需面条件呈现改善迹象,制约着行情的发展,这也成为长期压制玉米市场走势的因素。但短期来看,美国玉米带天气的变化和周边品种的走势对美盘玉米提供了一定指引。因此,综合来看,玉米市场在缺少更多基本面因素的背景下,还将维持盘整小幅反弹的走势。
走势上看,尽管天气预报称仍将有降雨天气,但交易商指出该周周末到19日当周初存在天气干好的可能。一些交易商和分析师认为,天气预报未表现出明显的变化,无法证明市场的下滑,而市场的修正多与资金流动有关。近期一直扮演买家角色的基金15日卖盘约7,000手。不过,交易商指出,农民的抛售也打压市场,并且随着多的新作物完成收割,来自农民的抛盘料将继续。
天气方面,秋季以来首次最大的太平洋雷雨系统中断美国加州玉米带北部/中部及太平洋西北沿岸耕作,但提振土壤湿度储备。不过寒冷的天气依然影响了美国玉米的成熟。另外,美国农业部气象专家也指出,降雨降雪天气影响田间耕作,尤其是玉米带产区小雨加雪的天气严重影响了收割。目前该地区农民正继续评估近期霜冻对未成熟玉米和大豆产量的影响。天气预报显示,本周末前美国东半部将持续低于正常的气温,且大西洋沿岸中部周末前仍将持续低温潮湿天气,这料将继续对玉米期价提供支撑。
国内方面,最新一次国储抛售仅3.71%的成交率,显示了国内玉米市场上购买力在新粮上市后明显减弱,爆发的问题就是国储粮后期如何去库存,累计销售仅1220万吨,加上定向销售580万吨,合计才1800万吨,如果按照4000万吨的计算临储玉米仍剩余2200万吨,这对新季玉米的收储或带来不利。首先库容有限则收储的总量将受到一定影响,而且陈粮没有销售出去,国储的贷款就难以归还,那新年的资金压力也不容忽视。不过,从国内玉米供需面上来看,国内玉米尽管小幅减产,但幅度预计有限,另外国储的调控能力也相对较强,国内玉米市场供过于求的状态没有根本改变,且随着新粮上市未来一段时间国内玉米的供需格局可能还会进一步的改善。此外,随着近期美元表现疲弱,主要商品价格大涨,全球性的通胀预期增强,加上经济的回暖也将对玉米形成支撑。所以预计连玉米中长期仍将呈现震荡向上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