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稳健路民族心――访燕京啤酒集团丁广学副总经理
  • 发布日期:2011-03-17     啤酒工业信息网

  作为业内记者,我们要感谢燕啤,因为它为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不久前,行业内惊暴华润携手蓝剑的消息,此事对全国啤酒格局肯定会产生的影响。在对消息进行核实后,本刊记者即刻与燕啤丁广学副总经理通了电话,询问在华润快速崛起、资本战愈演愈烈的背景下燕啤是不是很有压力,丁总邀请我们到集团看一看后再谈。燕啤总部设在北京顺义,总部里有亚洲啤酒产量最大的单厂。燕啤最近被列为北京市工业旅游的一个基地,我们到燕啤时正赶上不少市民在燕啤参观旅游。宏伟的科技大厦、壮观的设备、现代化的生产线令游人和本刊记者一起啧啧称赞。

  来燕啤之前,我们的采访主题定为“新时代啤酒格局中的燕京”,请燕啤的领导人评价一下燕啤、青啤、华润等几家的发展模式。但在采访过程中,丁广学表示各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一套路子,燕啤如此,华润、青啤亦然。通过深入的交谈和细致的观察,我们觉得,企业也像人一样有自己的个性。燕啤从一万吨做到几百万吨的规模,虽然操作手法一直在调整,但积极稳健的作风一直没有变;在啤酒大战硝烟四起的时代,燕啤仍然沉着机智、方阵不乱,这大概就是燕啤的本色。

  走自己的路

  记者(以下简称记):今年前9个月,燕啤利税总额8.87亿元,稳居全国同行业首位,我们对此表示祝贺。

  丁广学(以下简称丁):谢谢。

  记:来之前和您通电话探讨华润、SAB、蓝剑几家合资的事儿,这件事情总让人想起华润“160亿整合中国啤酒业”的誓言。面对携资本利刃咄咄进犯的华润,燕啤是否感觉到很大的压力?

  丁:没什么压力。燕啤有自己的计划,一直在走自己的路。燕啤这两年的市场计划是牢牢控制北方市场,不断扩大华北市场,全面开发全国市场,逐步步入国际市场。经过努力,燕啤在北京的市场地位更加稳固了,市场占有率一直稳定在90%以上,在全国的市场面积也扩展了不少,燕啤成功的销售到美国、英国、马来西亚等国外市场。在量上,燕啤也有一个中长期的计划,到2005年产量达到300万吨,这个数字是很务实的。产品方面,燕啤要增加中高档产品的比例,提高利润率。前面你们讲到燕啤利税稳居全国第一位,这就是燕啤按着自己的思路积极稳健发展取得的成绩。

  华润没有全国性的品牌,蓝剑这个牌子也不见得就会在全国市场开花,华润资本雄厚,但是一些资本运作的方法并不适合在中国搞,当然,华润有它自己的计划。

  记:人们习惯上总是把燕啤和青啤放在一块儿比较,燕啤的净利润比青啤要高得多,青啤并购了四十一二家企业,而燕啤并购的企业只有10来家,这是不是说燕啤的发展策略有些保守,并购和扩张的速度慢了点?

  丁:并购并不是理想化的策略,不仅要考虑短期的投资收益,还要顾及企业和品牌的中长期发展。

  并购要依据企业的实力和发展情况来定,这就好比是给炉火添煤。炉膛里的火很旺,你往里边加煤,甚至加湿煤,火会烧得更旺,但是如果火已经奄奄一息了,你再加煤,只能是一下子把火压灭。

  市场有其规律,企业运营的前提是符合经济规律、市场规则,把企业做大不能用企业的明天来赌博。李福成总经理谈扩张的一段话讲得很精彩:“并购要看燕京号航母的发动机有多大,发动机大,把飞机放上去都行,都能形成战斗力;发动机小,那就像长江里拖沙子的拖船一样,后面拖了一长串,发动机也带动不起来。”

  轻工总会原来管理着全国的啤酒企业,但后来为什么管不好,是因为市场经济这只无形的手在背后起着作用。一口气并购许多家,钱、市场、管理等方面都会出现问题。

  记:8月份,我们去山东拜访了几家啤酒企业,其中有华中琥珀和曲阜三孔。有消息说燕啤要并购华中琥珀,进一步增强在山东市场的实力,琥珀也是山东赢利能力很强的一家企业,但是琥珀表示要坚持自己发展,燕京是否会最终并购琥珀呢?

  丁:燕啤根据自己的战略布局收购一些企业,有很多个厂家也主动提出要投至燕啤麾下,我们集团有一名副总经理常年在外考察企业。燕啤并购的步子不太快,也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许多企业不符合燕啤的几项要求,如产品需有市场前景、设备有可改造性、有良好的水资源、领导班子良好、当地政府支持等。燕啤会根据自己的发展选择合作伙伴,当然这也取决于其他企业有没有合作意向。

  记:三孔的孔繁玉副总经理提出来,对并购的三孔、无名等企业,燕啤要进一步做好整合工作,您能谈谈具体做法吗?

  丁:择优而进是我们并购的前提,燕京的目标是并购一个成功一个,合作后,燕啤要把资金、技术、品牌、管理输入到被并购企业中,同时还要进行文化的交流,促进企业文化的融合,最终形成集团合力。

  打造市场共赢

  记:2000年全国秋季糖酒会上,我刊登出一篇文章,题目是《民族品牌,铸就辉煌??燕京啤酒名牌发展战略纪实》,燕啤在人们眼中不仅仅是一个名牌,大家更乐于把燕京称为一个知名的民族品牌,您认为它是什么因素促成的?

  丁:这可能与90年代中期燕啤坚持自己发展,不与洋啤搞合资有关系。燕啤是中国啤酒业的领导品牌之一,它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运作直接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发展状态。什么叫领导品牌,不只是有了量就行了,企业还要有责任感。一个企业市场做得不错,产品质量好,给老百姓提供了良好的消费品,这是成为领导品牌的基础,此外,企业还要担负起一定责任,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比方说,10月份的啤酒集团研讨会,几家大型企业老总一致提出,不搞低价竞争,维护行业整体形象和市场的正常秩序。有一个提法是像做行业那样做企业,除了要搞好企业的发展,还要关注行业的进步。

  记:燕京、青啤与洋啤斗,成功了,把洋啤、洋资本挤出了中国啤酒行业。之后就是更大规模的内战,燕啤、青啤两个全国性品牌,哈啤、蓝剑、金星等地方割据势力,展开了地盘战,地盘战接下来就是资本战。因此人们经常用“硝烟弥漫的战场”来形容现在的啤酒行业,不知燕啤是如何对待这一系列商战的呢?

  丁:商场不是战场,战场要争个你死我活,而商场却可以实现共赢。燕啤纯生生产线投产后,李总讲过一段话:市场竞争不是战争,民族啤酒工业不是非得你消灭我,我消灭你。这里面有着三层意义:

  1.对竞争的态度。燕啤不怕竞争,欢迎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90年代中期,民族品牌被洋啤酒一个个的吞掉,燕啤没有退缩,在北京市场,燕啤与几十个外国品牌竞争,苦苦奋战了五六年时间,顶住了洋啤的一轮轮攻击。像现在,燕啤中高档产品在北京的销量比所有外国品牌啤酒销量总和还要多。而且,和洋啤展开竞争的这几年,也迎来了燕啤的大发展时期,1996年燕啤产销量率先突破50万吨大关,跃居全国第一。2000年,青啤并购了五星、三环,并且成立了北方事业部,宣称要在三五年内占领北京市场多少多少份额。当时有记者问我青啤来了,会不会把燕啤压下去,我回答说燕啤欢迎青啤来北京市场竞争,现在一年多时间过去了,燕啤在北京的销量不但没有降下去,反而升高了几万吨。

  2.关于共赢。中国市场广阔,潜力也很大,各个企业应该说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我国啤酒产量列世界前列,但人均消费量还没提上去,各个企业要规范竞争,争取在产品方面有一些突破。

  3.开拓国际市场方面。燕啤有一条原则,那就是绝不与其他国内啤酒品牌抢市场,而是要开发新市场。燕啤打进美国市场,和一位代理商签约时,提出了一个条件,就是燕啤不能冲击青啤在美国的市场。

  企业是个运动员

  记:从1980年总产值640万元、设计能力1万吨,到1996年的58.9万吨,跃居行业首位,再到2000年的141万吨,燕啤的事业一直蒸蒸日上,一年一个台阶。

  丁:我1983年来到燕啤,已在燕啤工作了近20年,提起燕啤的这些成绩,提起每个阶段的发展,我们都非常自豪。企业发展是没有尽头的,永远是一个螺旋型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情况。燕啤成立21年了,21年来燕啤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民族啤酒工业的巨人。其中也经历了许多磨炼,建厂初期,中国啤酒市场需大于供,有酒就不愁卖,轻松了没几年。1989年,市场开始全面疲软,当时北京市场的容量大概是20万吨,但北京市各啤酒厂的生产能力有三四十万吨,于北啤、五星等厂相比,燕京当时只是一个小字辈。1989年,燕啤打破了专卖束缚,率先市场化,建立起国营、集团、个体批发多渠道的销售网络。几千辆三轮车载着燕京啤酒活跃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不仅促进了燕啤销量的增长,挫败了北啤、五星,而且使燕京的品牌深入到消费者心中。胡同战术为燕啤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燕啤从胡同走进餐馆,从餐馆走进宾馆,走进人民大会堂,成为中国啤酒业的驰名产品。

  从1994年到1998年,燕啤每年增产10万吨,最近两年每年增产二三十万吨,1996年燕啤年产量在国内率先突破50万吨,1999年年产量又率先突破100万吨。其中燕啤经历了与洋啤的市场战,以及这两年的并购战,都取得了胜利。

  我们经常形容李总是个运动员,其实燕啤本身也是个运动员,在跑道上和行业里的其他企业赛跑。我理解,运动员要具备五个条件:

  1.跑得快。跑得快是运动员的基本素质,跑得慢那就不是运动员了。要跑得快就得打好产品、技术的基础,进行内部的整合,减少行进过程中的摩擦与阻力。

  2.跑对方向。跑对方向是领先的前提,不然,跑得越快,背离希望越远。跑对方向就是要符合经济、市场规律,不能和市场需求相背离。

  3.不能栽跟头。栽个大跟头爬不起来,企业就完了,这方面的例子特别多,栽个跟头后再爬起来,可能早就落后了,早就被对手抛远了。这一点要求企业要尽可能地避免失误。

  4. 作为一个运动员还要有技巧。竞赛时要讲技术,怎么跑阻力小就怎么跑,怎么跑耗损小就怎么跑。

  5. 还要善于学习借鉴别人的智慧、别的运动员的经验,不能封闭起来搞发展,而是应该在公平竞争的大环境里发展,关键的时候可以借别人一把力。

  记:您把燕啤比作一位跑道上的运动员,这个比喻非常恰当,那么你认为燕京哪些基本素质是领先的?

  丁: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创新,通过决策机制创新,实现滚动式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坚持科技创新,实现品牌提升;市场开发机制创新,主动出击,建造市场营销网络;资本运作创新,实现裂变式发展,同国际化经营接轨;企业文化创新,精心培育符合市场经济的企业文化。有这五个创新,是燕京克敌致胜的法宝。

  记:您说到发展是没有尽头的,那么燕啤这个运动员接下来该怎么跑呢?

  丁:燕京是要通过稳健型的运作求得长期发展。质量稳定了抓市场稳定,市场稳定了抓品牌延伸。以前燕啤是小步快跑就行,而现在步幅要大,节奏要控制好,燕京要以跑马拉松的姿态继续跑下去。

  采访后记:燕啤可写的东西很多,生产设备可以写,技术革新可以写,领导的开拓意识可以写,职工的团结奋进也可以写,至于开拓市场、塑造品牌中的点点滴滴更是不胜枚举,我们想通过一篇文章让读者了解燕啤的神髓是何其之难,但我们也真心希望我们的文章能刻画出燕啤本色,描写好这位市场竞争中的啤酒英雄。(erline)




[ 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