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通员工的蜕变之路-----金星啤酒员工刘秦岭
  • 发布日期:2014-09-26     啤酒工业信息网
  已有20年厂龄的金星啤酒员工刘秦岭,当初入厂时,对灌装,维修一窍不通,在领导和师傅们的教导、鼓励下,学到了很多的专业知识。他每天挤出一定时间不断充实自己,坚持不断地学习,总结工作经验,慢慢的开始熟悉一些基本的操作流程和基本理论,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和学习,刘秦岭开始慢慢独立操作,并能够管理好自己的责任区。
  多年来,从上甁工到维修工,刘秦岭担任过洗瓶机修工、杀菌机修工、链道机修工、贴标机修工等工种。2003年时杀菌机顶层盖板严重漏气,刘秦岭提出改造方案:改成沟槽式盖板,密封性能良好,为厂里节约了很多能源。在先进个人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先进个人”。2007年十车间从外厂拉回来一台旧的科时敏贴标机,贴标质量差,掉标严重,经过刘秦岭改造、革新,设备贴标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掉标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为车间贴标质量的稳定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2009年五车间的标机贴标质量极差,通过大修的改造和创新,贴标机的贴标质量有很大的好转,达到了公司对贴标工艺的要求,完成了车间标损的消耗指标和标胶的消耗指标。2012年集团大力推行维修标准化,刘秦岭严格要求自己做好对设备的点检预防工作,坚持维修目标“着眼计划,预防为主,关注细节,持续改善”做好现场的和个人卫生区域的5S点检工作。在维修工作中,积极实行预测性维护,标准工作说明书的制作,做好日常检查,定期保养,积极完成布置的工单任务,定期及时的对设备进行保养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2012年12月,四线又从外厂拉回来一台旧的科时敏标机,贴标质量极差,刘秦岭对贴标机的主传动、前后标站、托甁转盘和压瓶头部位的改造和创新,使贴标质量得到很大提升,使标机对每个甁型的贴标质量都符合工艺要求。2013年,四、五、六车间大修期间,刘秦岭对压瓶头进行了改造,由原来的平面改为现在的锥面,增加了压甁的对中性和稳定性。对六车间进甁螺旋小齿轮箱输出轴由原来的圆柱改为现在的方轴,减少了因键槽磨损造成的停机,通过使用效果非常好。四线原来一直装500小麦啤这一个品种,由于当时甁源紧张,在4月份将近停产一个月,领导看到这种情况,果断要求四线装550新一代,作为维修一组贴标机主机修,这对刘秦岭来说是一个挑战,他申报装550所需要的配件,带配件回来后积极调试贴标机,由于初期四线贴标机大盘变形严重,在装550调试初期,压甁部位压甁错位造成贴标时掉甁,由于当时大盘还未到货,刘秦岭将压甁头进行了改造,原压瓶头压甁盖一小部分,经改造压瓶头直接将瓶盖部分包围住,解决了贴标时掉甁问题,最终四线成功装550新一代品种。
  今年四、五、六线装的品种很多,四线的500小麦啤、550新一代。五线的518、小麦啤。六线的500小麦啤、500新一代、冰糖雪梨、果园。这么多的品种对设备是一种挑战,更是对刘秦岭的挑战,但刘秦岭坚信设备是人做出来的,只要细心去研究,装什么品种都得心应手。后来,刘秦岭专门编排了一个更换品种的时间,在不出意外的情况下贴标机换品种12分钟内就能更换完毕,为生产调度节约了时间。
  去年四、五线设备效率一直不好,主要就是贴标机的问题,四线去年年底换成科时敏贴标机,五线换成青岛德隆贴标机。经过今年的维修保养,五线产量较去年同比增长22%,四线产量同比增长10%。面对旺季生产,刘秦岭有十足的把握做好生产保障。
  由于技术过硬,刘秦岭经常被派到外地分厂进行专题帮扶,他还经常把从外地分厂学的优秀技能知识转授维修一组的维修人员。
  近年来,刘秦岭的各方面技能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技术方面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刘秦岭始终坚信,一位合格的机修工不仅仅只会单一的机台维修,而更是全方面的技术人才。因此,以后要多方面,全方位的去发展,真正做一名维修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刘秦岭认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认真的做好工作,把学到的技术运用到工作中,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回报企业。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端正态度,改正方法,把所学运用到工作中,在实践中检验所学,查找不足,争取在生产一线做出更大成绩!”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