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称宁高宁是国企改革中的理想主义者,但宁高宁认为自己只是个不满足现状的人

  宁高宁爱问“为什么”,大到产业链布局,小到逛一回书店,他都能从细节出发,问出许多巧妙的为什么。2012年下半年,宁高宁在中粮内部刊物《企业忠良》发表专栏《利润区》,这专栏一反常态,不再以小见大,而是用不过数百字的篇幅探讨了经营企业的终极问题—利润。“过去我们看到不同的企业不同的成长方法,经常认为企业的事可以影响的因素太多了,难以寻到一个规律。可今天再看企业,发现还是有些很明显的规律的,不能不信。这个规律的总称就是利润区。”

  写这个专栏,宁高宁或许是有感而发。就在过去的2011年,宁高宁率领的中粮集团利润突破了百亿大关。虽然中粮集团对此保持低调,但这仍旧是全产业链战略实施四年以来,结出的最显而易见的果实。

  2004年离开华润来到中粮,面对一个有着深厚外贸基因的庞大国企,需不需要改造它?为什么?这或许是宁高宁面对的第一个大大的“为什么”。在回顾刚到中粮的感觉时,宁高宁曾开玩笑说:我以为我会遇到一堵墙。但是宁高宁很快发现,和许多国企不同,多年来做贸易的经历使中粮集团内部天然埋藏着“市场化”的因子。只不过,这种市场化的基因更多是基于贸易商之间对市场行情变化的敏感,而不是基于对终端消费者需求变化的敏感。

  种子还在,只是中粮这条大船需要调转方向,船大难掉头,作为掌舵人,宁高宁当然知道其中的风险与挑战。

  此后,宁高宁坚定地带领中粮走上了由贸易向实业转型之路。作为国有企业的领导者,宁高宁曾经自比是“放牛娃”。但这个比喻不能反映宁高宁对于自身职位与角色的诉求,宁高宁把“职业经理人”分成几个类型:第一类型是“看摊的”,接手后把企业稳住了,没有出现大的问题,也没有大的进步,但是当领导人离开后,外界才发现,这家公司已经落后了,因为市场在进步;第二类是做了局部的改善和细节的调整,能够跟得上市场,但做不了领先者;第三类是带领企业规模扩张,做大了体量,但没有在战略高度改变企业的内在思维和组织愿景。最后一类则是带领企业战略突围。显然宁高宁希望自己是最后一种角色。

  外界称宁高宁是国企改革中的理想主义者,但宁高宁说的很简单:“我是个不满足现状的人。”据说每年中粮新入职员工培训,宁高宁都要去讲话,他曾经说,不希望大家把进入中粮当作是从此“有了一个谋生的手段”,从此在俗世洪流中可以安稳的生活。而是希望所有人都可以为创造性的提升个人和公司的价值做出贡献。

  所有理想主义者的共同挑战是必须给自己的理想找到落地的“梯子”。对于中粮来说,这把“梯子”就是全产业链。2009年,宁高宁提出“全产业链”战略,为中粮的转型之路指出了方向,最后用一句话说清楚一家企业集团是干什么的工作。

  全产业链对于中粮最大的影响,是回答了一家贸易公司转型为实业公司后,如何解决资源瓶颈的问题。这个答案是:“整合”。就像宁高宁曾经自问波音为什么不去做钢铁一样,作为全产业链的发起者,也不意味着要面面俱到,事必躬亲,而是要整合上下游资源,通过掌控关键环节,调动全产业链的资源为我所用。而中粮人自己的重心,则要转移到面向消费者,去了解市场上最新需求和变化。宁高宁孜孜不倦地写专栏,从生活细节中寻找商业哲理,也是一种示范,要到终端去,要善于发现,魔鬼在细节中。

  整合资源一直是宁高宁的强项。在华润时期,他提出“零售带动分销”,提出以零售业为核心,带动各种商业通路和投资的发展,至今这一战略仍对华润影响深远。但是宁高宁的智慧在于,他深知华润与中粮的最大不同:华润可以无边界地进行业务扩张,从啤酒到能源,但中粮不可以。国家赋予中粮这家国企的任务,是沉甸甸的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问题。这实际要求,在“吃什么”的问题上中粮要扮演专家角色,完成从贸易多面手到“食品专家”的转型。日本学者大前研一曾著有《专业主义》一书,这里的专业并非因职业分工而专业,而是因为具备五种精神成为专家:1、有职业道德;2、以顾客为中心;3、能坚持不断学习;4、有强烈的好奇心;5、能遵守纪律和自律。宁也深受大前研一影响,是专业主义的身体力行者。在内部,宁高宁提倡“高尚做人,职业做事”,并时时以身作则。

  对外部世界,宁高宁强调要打开眼界,有全球化的格局和视野,能够从全世界的眼光看问题。“在世界面前,我们还是中小企业。”他曾经这样表示,以鼓励下属去认知、挑战外面的世界。“现在他们的胆子比我还大,我倒保守了。”宁高宁曾经自嘲说。

  宁高宁掌舵中粮集团八年,中粮已经成为国有企业中市场化意识最强的公司之一。但在理想主义者看来,现状总是有缺憾的,总有新的风险需要警惕。在《利润区》一文中,宁高宁提出一个新的命题,即“随着技术进步、产品细分、功能提升、品牌忠诚、效率提高”等要素的变化,中国消费品市场的利润区也在快速转变。中粮集团如何跟上这种变化?刚刚度过自己54岁生日的宁高宁,还有机会给出新答案。

 



[ 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