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期货白糖研究员陈家谊告诉记者,厄尔尼诺现象已经正式回归,并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造成极端天气,这可能导致热带气旋袭击脆弱的太平洋岛屿,南美出现强降雨,澳大利亚出现干旱等。上一次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是在2016年,当时全球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同年引发了全球食糖产量的下降和接近500万吨的产需缺口;而今年,对于本来就相对紧张的供需平衡表,厄尔尼诺给原糖带来更多想象空间,原糖反弹幅度剧烈,尽管最后实际的影响还待考证。
一德期货白糖高级分析师李晓威认为,厄尔尼诺现象通常会导致西太平洋的降雨量减少,北半球甘蔗种植区或将出现干旱,波及印度、泰国、印尼和澳大利亚北部这些主要的甘蔗种植区,干旱会直接导致食糖主产区印度和泰国的产量降低,尤其印度受天气影响产量波动较大,2023/2024榨季印度食糖产量预估在减产250万吨到增加百余万吨。泰国高温干旱天气或将导致2023/2024榨季食糖产量减少150万—300万吨。同时,东太平洋将出现过多的降雨,巴西中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蔗产区,雨水过多会影响其正在进行的甘蔗压榨生产。但降雨较多同时也会给明年甘蔗带来更好的品质。
“厄尔尼诺期间巴西和印度的蔗糖容易发生减产,考虑到当前正值北半球甘蔗甜菜生长季和南半球甘蔗收割季节,我们着重观察厄尔尼诺对印度、泰国、欧洲降水的影响。特别是印度、泰国进入季风雨季后,降水的多寡将对新榨季的糖产量起到决定性作用。从根据天气预报,未来两周印度、泰国甘蔗主产区的降水有望低于往年同期正常水平,这可能对市场的预期产生影响。”徐盛说。
李晓威介绍,甘蔗生长阶段需要大量的降雨,在北半球现在降雨时节不会对植物造成太大的压力。而极端降水仅占厄尔尼诺现象的两成左右,其余大部分都归因于其他因素导致的,所以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并不稳定,所以如果是中等偏弱的厄尔尼诺现象则全球食糖产量波动不大,影响相对偏中性,而强厄尔尼诺事件将会对短期和中长期的产量都带来较为明显的减产危害。
国际原糖和白糖的供需如何?
李晓威认为,厄尔尼诺发生概率预期偏高,且时间其他,在此背景下,预计巴西2023/2024榨季食糖产量将增加100万到400万吨至3800万—4100万吨。印度2023/2024榨季食糖产量预计为3100万—3500万吨。泰国2023/2024榨季甘蔗种植面积稳中小降,食糖产量预计减产850万—1000万吨。
“对于全球糖供需而言,随着巴西大规模开榨,一季度市场供应紧张的格局有所缓解。总体而言,2022/2023榨季全球供需处于相对平衡中,但由于印度、泰国、中国等国产量不及预期,主要的糖业机构纷纷下调了全球的过剩量。”徐盛说。
李晓威进一步解释称,目前全球供需呈现个别错配整体略偏紧的状态,而完全缓解需要巴西迎来旺产季的高峰,年中前后将有实质性的缓解,而其他国家的新作物面积和产量预期也将逐渐明朗,夏秋季节厄尔尼诺的影响也将更加准确,对农作物减产的预期也将在秋天得到验证,在此之前全球的统一的问题都是讲焦点集中在正在生产的巴西一方。其产量、出口和物流以及天气将时刻左右国际糖价和我们的进口数量和价格。而天气的影响程度就将直接决定2023/2024榨季供需平衡与否。即强厄尔尼诺带来的将产将全球供需平衡拉向供需不足的缺口状态,否则将有望维持供需平衡或者过剩的境地。
对于国内而言,由于国内减产,叠加进口的减少和消费的恢复,本榨季的供需总体呈现紧张态势。“特别是进口方面,国内配额外进口的长期倒挂下,过去3个月国内食糖进口同比大幅减少,这样本榨季最终的进口量也将连续第二年下降。对于国内而言,后期抛储量的多少将很大程度决定本榨季最终的供需缺口量。”徐盛说。
李晓威认为,国内生产已经结束,减产已成定局,未来国内供应方面的变动将主要来自进口糖的多寡以及进口利润的高低,这将直接决定下半年国内供需缺口能否有效弥补的问题。目前市场价格依然处于高价后的冷静阶段,我国进口亏损幅度过大,进口窗口依然关闭,抛储还未落地,刚刚结束生产期,供应库存相对充裕,并不缺糖,抛储时机并未到来。进一步促进了国产糖的去库存节奏,未来仍需等待内外价差的修复。
行业人士:后市操作需谨慎
关于国际原糖,陈家谊认为,从6月到第三季度末期为巴西的生产高峰,如果天气正常巴西产量有望逼近3900万吨甚至创造更高的水平,而需求端受到高糖价抑制表现疲软,卖压或导致原糖进入整理阶段,但是预计能够在23美分/磅找到需求的支撑;第三季度末期定价权逐渐向印度转移,受厄尔尼诺影响,印度或考虑延长出口限制至2024年,第四季度贸易流有再度趋紧的可能。
“对于后市,一方面投资者需要观察天气对甘蔗产区的具体影响,另外宏观方面外汇和原油等因素也将推动对原糖价格产生影响。总体而言,国内全年供需紧张态势不减,随着近两个月的振荡消化,后期国内外糖市逐步消化短期利空后糖价有望在三季度重新走强。”徐盛说。
李晓威告诉记者,绝对高位后多头持仓越发谨慎,上方空间缩短,巴西的拥堵情况开始缓解,其甘蔗产量、食糖产量和出口都在增加且尚未达到高峰,厄尔尼诺预期仍在,中长期供应压力随着巴西的丰产将增加。外部供应矛盾的问题在巴西生产继续推进下会继续缓和,国际市场有继续向下修正的需求和空间,郑糖也有调整的必要,三、四季度国内的缺口不仅要通国抛储,也需要进口糖的有效补充,价格回归到合理区间才有机会实现。国内的市场信心已经提升到新的台阶,供应节奏明确之后,进口糖和国内消费情况将成为市场主导,近强远弱持续。上述一切的前提都是天气风险维持在中等偏弱的事件中,否则极端天气引发的减产和信心危机将导致价格短期波动较大。这也是多头一方未来的支撑因素之一,天气的中长期风险仍在,短期天气条件尚可。(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