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11月下旬,国内现货收购价火爆,甚至有报道说东北深加工企业大幅提高收购价“抢粮”之时,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期货价格就早已进入跌势,1905合约玉米期货价格,从11月12日盘中创出2028元/吨的纪录高点之后,就步入了阶段性下跌通道,而在部分深加工企业连续大幅提高现货收购价之时,玉米期货价格也已跌回1900元/吨的区间。11月底开始的期货价格暴跌,或许才真正给现货火热情绪破去冷水。在连续下跌之中,玉米期货价格已经迅速回落至1860元/吨附近,上周大跌92元/吨或4.71%的周跌幅,在长期波澜不惊的玉米期货价格中实属少见。
期货价格的暴跌,引发现货收购价的大幅下跌,一时间便又是唱衰声音不断。其实,引起近期玉米期货价格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或许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国际原油价格暴跌,使得前期玉米深加工消费增加预期大打折扣;二是贸易摩擦暂停,或使得国内玉米将受到低价美国玉米带来冲击的预期,三是对前期农产品大幅下跌中仍保持强势上涨的价格修正。在不利预期和外部环境不佳刺激下,前期逆势上涨的玉米或正在经历价格的修复。
当前,对玉米后市价格仍无需过分看空。因为,在上述的三个前提中,国际油价和贸易摩擦仍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存在,即使贸易摩擦缓和,玉米也不同于大豆,对于国内2亿多吨的年产量来说,不足1000万吨的进口量对市场的冲击或许并不大。更何况,当前国内玉米的主要消费还是饲料,特别是在今年10月份,中国饲料工业协会调整动物饲料蛋白配比之后,玉米的消费量将大幅提高,虽然当前在禽畜养殖中出现一定的疫情,但在全国范围内饲料刚需仍无法撼动。
虽然近期玉米期货价格跌幅较大,但近日已经出现止跌迹象,12月10日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期货价格已小幅收阳,港口报价也已持稳为主。在基本面利多情况下,随着商品市场整体反弹,玉米价格或将再度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