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从基本面来看,当前产地基层粮源见底,种植户不急于出售。虽然中间贸易库存较多,考虑到代收代储行为较往年有所增多,贸易商手中可售余粮或不及预期。东北深加工企业库存多在一个月以上,南方销区饲企普遍库存较多,规模饲企库存已做到3月末,港口地区进口谷物陆续到库存偏多。节后深加工企业有补库需求,但节前市场一定成都透支后期需求,加之两会召开在即,华北区域企业开工率恢复或不及预期,同时深加工企业普遍处于亏损状态,补库意愿或不及预期。同时节前生猪恐慌性出栏,出栏量较多,存栏下降,饲料企业需求量减少,饲料企业以消耗库存为主,对市场采购量不大。玉米总体需求仍有所疲弱。
其次,拍卖或将提前启动。2017年临储玉米拍卖从5月5号开始10月27日结束,拍卖持续了6个月的时间,投放了25周,单周平均成交量229万吨,总计成交5749万吨,2013年粮源基本见底。今年面对的去库存压力却更加严峻,由于年份较长加上霉变等原因导致今年拍卖数量较往年增加幅度要大,主要包括2014年临储玉米5250万吨,2015年临储玉米在12542万吨,其中也有部分要在今年拍卖。
中央一号文件、《2018粮食流通工作要点》通知均指出今年玉米仍以去库存为主,政策导向明确。节后,玉米市场传言提前拍卖的可能性较高,尤其是一号文中有定向拍卖、加快燃料乙醇发展等多种方式加快粮食库存释放。据了解受中储粮集团内蒙古分公司委托,中储粮网电子商务平台定于2月28日组织玉米竞价销售专场,玉米生产年限为2015年、2016年,数量为1.2万吨。此外3月1日北京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下发通知将举办“北京市储备粮油第二次竞价交易会”,其中竞价销售玉米2.06万吨。节后储备粮源再度投放,再次加深了市场对临储拍卖提前的预期,业内偏重于3月份临储玉米开拍的预期。
总之,当前玉米市场购销活动未完全恢复,玉米现货价格波动幅度不大,但随着气温升高玉米不易存储,或出现基层售粮高峰,另外随着临储拍卖时间的临近,供应方面或显宽松,对玉米价格上行有所阻碍,不过本着不压制现货市场价格的拍卖政策指导,临储玉米开拍价格或提高,对现货价格有所支撑,在多空因素交织作用下行情高位震荡,中长期涨势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