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拍卖玉米成本核算(以13和14年吉林二等玉米集港成本为例)
出库费30元/吨,低于14个水分需要升水成交价格60元/吨(,到港运费100元/吨,平仓费用40元/吨。30+60+100+40=230元/吨。
所以拍卖成交价格加上230元/吨,即为最低的拍卖粮平仓成本。
理论上230元/吨的成本只能覆盖“四自产品”(自拍自运自集港自平仓)平仓成本,但实际上中间通常还会有不同公司的分工,需要给出环节利润才能实现集港。
6月份中储包干的吉林13年玉米平仓成本在1600-1610元/吨。
7月份拍卖的14年玉米成本则在1630-1700元/吨。预计未来多按照起拍价格1400元/吨成交,那最低的平仓成本即为1630元/吨。
参拍企业需要事先交110元/吨的保证金,如果两个月的期限内没有出库,参拍者价格会失去保证金。而当市场价格下跌使参拍者损失超过110元/吨时,参拍者将会放弃出库和保证金。

03
拍卖玉米出库量及流向分析
据悉,截至7月15号,东北的拍卖玉米出库量为1680万吨,当时还有1600万吨没有出库。截至7月底,东北地区拍卖玉米成交量已经达到3757万吨。
而8-9月份每个月的东北的外流量在500万吨左右,但尚未出库的数量应该会超过1500万吨。而8-9月份拍卖玉米成交量将还会继续上升,预计还会成交1000万吨(平均每周成交120万吨)。那将会有1500万吨拍卖玉米会在10月份之后自东北外流出去。
以上数据貌似显示,参拍者已经买的过多,前期抢购的过于积极,对后市行情过于乐观,属于羊群行为。
但从另一个方面分析,我们可以找到三种可能的解释因素:一是今年华北对东北玉米的需求明显过于过去所有年份,7月份之后几乎所有的山东淀粉厂都已经大规模地使用东北玉米,而山东的饲料企业几乎全年度都在采购东北玉米;二是2016年不排除部分13和14年储备玉米可能会私自出库,因为预计临储政策取消后17年玉米价格会显著低于16年,所以后期会有一部分成交的拍卖粮属于补缺口,将不会再出库;三是,2017年东北早上市的玉米面积大幅下降,主要是龙江大农场的直接收粒的玉米,今年东北玉米新作真正要大量上市需要在11月中下旬,整个10月份仍然是青黄不接的月份,这种情况将鼓励市场在9月底持有更大的结转库存,尤其是在期货合约上呈现远月升水排列,持有低水分的拍卖粮,用来掺混高水分的新作后出售。
也有可能,两个方面的因素都有,部分参拍者的抢购属于羊群行为,但可能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