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看,产区玉米行情的大跌突显出了外运优势,市场迎来转机,再加上天气的配合,助力玉米市场绝地逢生,11月份玉米可谓"守得云开见月明",伴随着玉米市场回暖,高粱及大麦也获得支撑,暂摆脱了前期的持续下跌格局,法国产大麦在1550-1620元/吨获得支撑,美国产高粱在1750-1800元/吨站住脚。
尽管高粱及大麦现货止跌企稳,但谷物市场的基本面继续施压当前市场,眼下,目前港口大麦库存充足,全国总库存在100万吨,其中仅广东港口大麦库存在50万吨附近,而天气渐冷,猪病疫情增多,且经济环境依旧低迷的背景下,肉类以及蛋白消费仍显疲软,养殖户补栏的积极性较低,饲料终端消耗仍不理想,饲料企业采购心态也依旧谨慎。
另外,山东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在1800-1900元/吨,美国产高粱价格在1700-1740元/吨,一般情况下高粱价格比玉米价格低100元/吨即具有替代优势,尽管两者仍有替代优势,但考虑到,作为能量饲料玉米本身在饲料中的性价高于进口高粱和大麦,且大麦作为饲料用粮、饲料厂要过一道去壳的程序,企业成本升高,再加上,今年华北玉米品质好于历年也强化了饲料企业使用国产玉米意愿。据业内人士调查了解,截至10月份华北一些规模企业仅在鸭料中使用进口高粱等谷物,整体消耗进度明显放慢。
总的来看,尽管当前高粱及大麦现货价格止跌企稳,不过,在其自身基本面疲弱的背景下,仅依靠玉米市场的上涨仍难扭转整体弱势格局,此外,市场传闻不断,国家为了适时去库存,后期或将下调临储拍卖价格,以及市场预测,饲料企业有望纳入国家(地方)补贴范畴,相关补贴下达后玉米到达南方港口的真是成本或降低,后期玉米市场不确定因素仍在,庞大的玉米库存压力之下,产地玉米价格在托市价格2000元/吨附近有较大阻力,市场信心仍显不足,预计近期高粱及大麦现货将以稳中偏弱震荡走势为主。后期关注谷物进口量,这将对行情的下一步走势带来方向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