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东北企业竞争优势凸显,开工率提升
吉林省四平市深加工企业相关人士介绍到,“东北淀粉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吉林省,补贴政策有利于增加东北淀粉在全国市场的竞争力,此前华北玉米原料收购成本在1700元/吨附近,而吉林省深加工企业收购价基本在1800元/吨以上,加之东北企业生产成本较高,这算成淀粉价格要子啊2300元/吨附近,较华北偏高200元/吨左右。华北淀粉在销区售价偏低,对东北深加工企业造成一定压力,企业生产陷入亏损境地。本次补贴政策出台,吉林加工企业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同样以1800元/吨计算,采购新粮原料成本降低至1550元/吨附近,淀粉成本降低至2000元/吨左右,与华北的竞争优势明显提升。吉林省政策出台后,东北深加工企业开工率明显提升,有企业开工率从80%提升至100%,目前中粮系基本都是满开。”
2. 行业产能过剩,淀粉价格下行压力大
广东省淀粉销售人员介绍到:“前期南方淀粉市场一直是华北定价,因其生产成本低。吉林省给出补贴政策后,东北淀粉销售价格随即调降,未来东北、华北企业之间博弈将加剧,淀粉价格下行压力会进一步加大。玉米深加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补贴出台前,行业开工率仅在50-60%左右,需求又十分疲弱,下游企业压价厉害,上游淀粉厂库存积压严重,竞争激烈,价格一降再降。吉林省补贴政策降低东北生产成本,企业开工率也会提升,增加淀粉供应,而下游需求优先,或再掀一轮降价潮。”

3.出口增加对淀粉价格提振有限
吉林省长春市深加工企业相关人员介绍到:“目前华北和东北玉米价格要分别比去年同期低500元/吨和300元/吨,淀粉价格同比也要偏低800元/吨左右,东北部分企业淀粉出厂价格已经达到2000元/吨附近,已经具备出口优势。但是我国玉米淀粉主要出口流向是印尼和东南亚等国家,而以上国家对玉米淀粉需求也相对有限,近几年,我国淀粉出口量基本维持在个位数,出口量想过百万吨也是有极大的难度,而达不到这个量级,对国内淀粉玉米价格提振也是十分有限的。目前开工率仅在60%附近,上游竞争就已经进入胶着状态,面对国内庞大的产能,出口增加对淀粉价格的提振,效果恐怕甚微。”
4.替代转换将拉动淀粉需求
中粮生化相关人士介绍到:“未来我国淀粉需求的拉动将依靠替代转换,主要是白糖和木薯淀粉两方面,白糖主要在食品领域中与淀粉存在替代关系,木薯淀粉在造纸领域与玉米淀粉存在竞争关系,在淀粉的主要应用中,淀粉糖占60%、造纸8%。白糖因减产和进口政策偏紧,今年价格十分坚挺,与淀粉糖价差较大,下游开始增加淀粉糖订单,但因经济形势欠佳,目前在终端需求上对淀粉提振效果没有显现出来。玉米价格不断下跌,在造纸领域的优势也开始体现出来,木薯淀粉粘性好,造出纸张白度高,在造纸行业比较受欢迎,一般玉米淀粉低于木薯淀粉300元/吨以上,就有了替代优势。目前广东木薯淀粉较玉米淀粉高出400元/吨以上,企业开始增加玉米淀粉用量。目前我国木薯淀粉年用量400万吨附近,若该部分用量回归玉米淀粉,则在很大程度上对玉米淀粉形成提振。”

5.关注是否有政策跟进
我国陈粮储备库存高达1.5亿吨,消化压力较大,对粮质需求偏差的深加工是最佳转换出路,但因储备玉米价格较高,与玉米当前现货价格相比并不具备优势,去库存迫在眉睫,市场预计后期针对深加工的补贴政策或全面展开,关注黑龙江、辽宁甚至是华北是否有补贴政策出台,若补贴范围扩大,淀粉价格将进一步承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