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国内玉米市场行情震荡走软。港口方面,自产地价格暴跌后北方港口到货量明显减少,而随着本周收购主体增加,收购价格价小涨,港口到货有所恢复,粮源来自辽宁地区较多,平舱价格也小幅上涨,其中锦州港上调10元/吨;因产区新粮集中上市,价格成本较低,南方港口周边饲料厂看空后市库存水平偏低,以随用随采为主,不过本周到货量不多,国产库存将维持偏低水平,受陈玉米成本支撑,贸易商报价下调有限,其中蛇口港下调20元/吨不等。国内玉米价格再度下行。东北产区市场供应压力逐步趋升,当前市场价格仍旧低于临储收购价格,在价格偏低、预期收购严格的情况下,市场对于后市信心不足,收购主体较为谨慎,大多处于观望状态,价格将呈现逐步下滑趋势,其中长春下调130元/吨。华北黄淮产区新季玉米开始放量上市,玉米价格大幅低于去年同期,贸易商以及用粮企业收购谨慎,多以随收随走为主,基层农户卖粮积极性下降,对价格有所支撑,使得企业厂门上量缩减,买卖双方不断博弈,市场价格处于低位震荡区间,其中潍坊下跌30元/吨。
二、期货回顾
美盘玉米:10月9日CBOT-12月玉米合约收低8-1/2美分,报每蒲式耳3.82-3/4美元。 大跌2.4%,交易商称因美国农业部(USDA)在月度报告中下调美国玉米产量和结转库存预估的幅度不及分析师预期的水平。10月12日CBOT-12月玉米合约收跌2美分,报每蒲式耳3.80-3/4美元。降至近三周低位,连跌第四日,因技术性卖压和收割进度加速向市场施压。10月13日CBOT-12月玉米合约收涨3-3/4美分,报每蒲式耳3.84-1/2美元。 上涨约1%,从稍早触及的三周低位反弹,因大豆和小麦价格急升支撑玉米市场。 10月14日CBOT-12月玉米合约收跌5-1/2美分,报每蒲式耳3.79美元。下跌1.5%,至三周最低,受累于美国收割向前推进,以及小麦期货急挫2%。 10月15日CBOT-12月玉米合约收跌3-1/2美分,报每蒲式耳3.75-1/2美元。因季节性收割压力和出口前景疲弱。
大连玉米:大连商品交易所(DCE)玉米主力合约1601,10月12日开盘价1807元,收盘价1791元,最高价1809元,最低价1780元,结算价1791元;10月13日开盘价1786元,收盘价1770元,跌21元,最高价1793元,最低价1760元,结算价1791元;10月14日开盘价1773元,收盘价1797元,最高价1801元,最低价1769元,结算价1787元;10月15日开盘价1795元,收盘价1801元,最高价1812元,最低价1792元,结算价1802元;10月16日开盘价1800元,收盘价1814元,最高价1814元,最低价1793元,结算价1802元。
三、本周新闻
1、近日,吉林政府有关部门下文明确,为支持玉米加工业发展的加工转化补贴政策文件下发,将拍卖与补贴继续挂钩:每竞拍一吨临储玉米补贴350元(国家100元,省250元),每自购并加工转化一吨玉米补贴250元。此项政策执行期时间:2015年10月1日至12月1日。文件要求吉林省玉米加工企业积极利用好政策,开足马力转化玉米。
2、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定于10月15日在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及其联网市场举行的国家临时存储移库玉米竞价销售交易会顺利结束。本次交易会计划销售国家临时存储移库玉米296490吨,全部流拍。
3、乌克兰高层政府官员表示根据2012年乌克兰与中国签订的15亿美元贷款协议,乌克兰国家食品粮食集团(GPZKU)每年计划向中国成套工程有限公司(CCEC)供应500万吨玉米。但是今年乌克兰对中国的玉米出口量可能远远低于计划的200万吨,因为中国的需求看起来下滑。
4、全球生物科技巨头孟山都公司(Monsanto Company)称,玉米价格可能展开反弹,远远超过目前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期货价格水平,因为需求正在增加,农户将难以满足需求。
5、分析师和政府官员称,今年黑海地区的玉米产量可能只有4700万吨,比上年减少约9%,因为玉米作物进入关键授粉期和灌浆期后天气高温干燥。
6、美国农业部下属的美国农场服务局(FSA)发布的10月份农作物播种面积月度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0月1日,美国农户申报播种的玉米面积为8481.1万英亩,相比之下,上月的申报面积为8428.9万英亩。
四、生猪市场
本周猪价持续震荡下跌,周前猪价小幅震荡调整,而周四、周五猪价下跌幅度则有加剧之势。总体上北方猪价跌幅较南方大,尤其是周五,北方地区目前是全国最低价区,新疆跌至16元以下,南北价差进一步加大,北猪南调增加,冲击南方猪价,尤其是西南高价区。农业部14日公布数据9月母猪存栏再减8万,生猪存栏则环比增加0.6%,猪价利好利空消息相互抵消,目前玉米、豆粕等价格较低,生猪养殖成本下降,自繁自养头均盈利仍保持在400元以上,养殖户无压栏惜售意向,但屠宰企业销售不佳,成本压力大,压价意向不减,预计短期内猪价或持续小幅震荡下调。
五、玉米库存

截至10月16日,北方四港玉米库存共计202万吨,环比增加2万吨,同比增长24.3万吨,与上年的库存差距逐渐缩小。其中北良、大窑湾、锦州及鲅鱼圈港口库存分别为22万吨、0、68万吨和112万吨。目前北方港口玉米到广东港口成本价为2050-2140元/吨,贸易利润60-100元/吨。本周广东港口内贸玉米库存18.3万吨,比上周五下降5.6万吨;外贸库存1.8万吨,比上周五下降0.8万吨。广东港口库存合计20.1万吨,比上周五下降6.4万吨。预计月底前到船15.6万吨。内贸玉米库存量降至20万吨以下,随着进口玉米逐渐消耗,目前港口供应以国产玉米为主。
六、后市分析
主产区新粮的不断收割上市,国内玉米市场行情将不容乐观,其中东北产区在临储玉米收购政策的支持下,优质玉米得以进入临储,价格能够得到一定支撑,在2000元/吨上下波动,但质量较差的玉米难以进入临储,仅靠用粮企业和地方政府是难以消化,价格变化将趋于市场化,这将导致优劣玉米价差较大,不过吉林新出台的补贴政策有利于刺激新季玉米的收购,对后期玉米价格有所支撑。而华北产区今年单产或与去年基本持平,且今年玉米质量好于去年,华北新粮上市高峰期市场将出现一个较为明显的筑底过程,但经过前期华北粮价持续大跌,目前价格已经大幅低于市场预期,农户卖粮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后期再降空间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