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往年相比,2015年玉米收储政策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收储价格下调,三省一价政策调整后,收储价格较去年平均降幅在10%左后,价格利空。
2、收储政策公布时间较往年提前1.5-2个月,收储启动时间提前至11月1日,预期今年是国储托市收购的最后一年,政策性利空显现。
3、玉米收储的质量标准提高,其中不完善粒中生霉含量超过2%的要求按照规定用途使用。价格控制更严格,相当于变相降价收购。
4、收购主体中仅新增中航工业集团。在陈玉米社会总库存预计超过1.7亿吨的情况下,今年国储敞开收购的库容条件难以满足,这样敞开收购的概率大幅下降。
回望2015年玉米期价运行,我们不难发现大连商品交易所[微博]玉米期货指数合约自今年3月价格冲高回落后,截至目前其价格运行已经由价格高位2530元/吨回落至1850元/吨,期价跌幅超过20%。
图表:2015年至今DCE玉米指数合约跌幅已超过20%

资料来源:文华财经
在市场高度关注的玉米收储政策终于落地之后,玉米期、现价格能否继续下跌,玉米收储政策调整会给市场带来什么影响,带着以上问题我们会议及电话调研了玉米深加工、饲料和贸易产业链企业,调研结果如下:
首先:玉米收储政策变化对企业影响
饲料消费企业:本次玉米收储价格下调基本符合此前企业的市场预期,收储价格下降后玉米的现货价格有望更贴近市场,但还需要注意的是今年玉米收储总量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因此在采购策略制定过程中还需要以国储收购进度为参考指标。
玉米深加工企业:以山东、华北地区的玉米淀粉加工企业为例,山东、华北市场玉米价格竞争较激烈,其价格的市场化程度也更高,在以往国储提价收购的过程中,山东、华北玉米市场价格受到的影响较为有限。按照今年国储玉米收购价格下降,收购量不确定的利空因素推断,山东、华北玉米价格竞争更为充分,这也有利于企业拿到更低廉的玉米原料。
贸易企业:今年三省一区间的玉米收购政策使得玉米贸易企业参与难度增加。第一,预计今年继续对吉林、黑龙江玉米深加工企业进行政策补贴,这显示出国家还是倾向于支持黑龙江消化粮源,但考虑到国储玉米陈粮霉变高企业消费积极性低,陈粮的贸易流通继续受限。第二,四省一区间也是变相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区域间市场竞争,为后期玉米价格市场化竞争奠定基础。
其次:玉米替代品进口政策的市场预期
2015年初,玉米现货价格居高不下,国产玉米与进口玉米1000元/吨以上的价差使得玉米消费企业积极采购进口玉米、大麦、高粱等产品进行消费替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储玉米的消耗。2015年玉米收储政策调整后,玉米替代品进口要求及进口量也再度成为玉米期、现市场敏感话题,对于这一问题,第八届玉米大会中玉米饲料及深加工企业对玉米及替代品进口量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分歧。
替代产品进口总量方面,饲料消费企业较为一致的观点是进口替代品在2015年将受到限制,但进口数量企业负责人之间存在分歧。偏于乐观的企业预期,2015年玉米替代品进口维持在2000万吨附近水平,这与去年相比基本持平。但大部分企业还是认为玉米进口替代品总量缩减,玉米替代品下滑幅度在500-1000万吨。
第三:新玉米产量稳定、质量预计偏差
进入本周,东北大部分地区玉米已进入蜡熟至完熟期,基本完成定浆。农民老话说的好“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在经历了前期干旱、低温寡照的侵扰之后,9月东北玉米单产能否恢复增长,新年度玉米质量如何逐渐成为玉米收储政策公布后的又一市场焦点。
产区调研方面的数据显示:
吉林:今年7月份以来东北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少雨,中西部地区降水异常偏少,其中,吉林多个玉米主产区梨树、公主岭和四平市区均为重度气象干旱,不利于授粉、灌浆。时至9月中旬,后续旱情缓解以及气温有利于弥补此前单产损失,但旱区减产已成定局,偏高减产幅度可达到1-2成(尤其是一些岗地)。
内蒙:据气象数据统计,今年6月1日至8月30日内蒙古平均降水量为175.5毫米,较上年同期减少20.2毫米,较常年少36.5毫米。区域上来看,近期旱情持续加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西部大部及乌兰察布市北部和中部、锡林郭勒盟西北部、赤峰市东北部、呼伦贝尔市西部,对玉米、马铃薯干物质积累不利。前期大风倒伏与干旱或导致赤峰、呼伦贝尔两大主产区玉米减产。
黑龙江:积温不足、品质可能下降。对于黑龙江而言,前期干旱对于玉米单产不利影响有限,但南至哈尔滨、北至双鸭山地区种植户均表示,由于积温不足今年玉米品质可能不如去年。其中,双鸭山地区玉米可能由去年普遍二等降至三等,因6-7月份连续降水,低温寡照。此外,气象预报显示,9月份东北地区东部降水明显偏多,可能出现阶段性低温阴雨寡照,继续影响作物灌浆成熟。
对于今年新玉米质量方面的问题,双胞胎、海大等玉米收储企业也表示今年黑龙江玉米产量还是决定全国玉米产量的一个关键因素,9月份东北玉米单产能否恢复增长是目前玉米市场最为关心的问题。新玉米质量方面,双胞胎表示去年刚上市时候玉米质量很好,后期雨、雪过后玉米霉变指标超标,今年的质量还有待观察。海大认为去年玉米质量不好,辽宁今年质量预计差于去年,黑龙江粮食质量也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第四:玉米深加工及饲料消费持续低迷
2015年玉米深加工及饲料消费持续低迷,目前玉米深加工行业全面亏损,生猪存栏有限,猪肉价格上涨对饲料消费的拉松性影响仍未显现。
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生猪存栏连续9个月下降,比前4年平均水平低14%,能繁母猪连续22个月下降,比前4年平均水平低19.4%。2012年10月到2014年4月生猪存栏下降9.3%,2014年10月至2015年8月再度出现旺季不旺的非季节性下降。今年7月以来国内生猪存栏连续两个月环比增加,考虑到小猪到成猪的生长周期较长,存栏增加、猪价上涨对饲料消费的拉动性影响预计2016年上半年才会显现。
玉米深加工方面,2015年下半年玉米加工行业亏损情况不断扩大,今年除玉米油有上涨外,其他三种副产品跌幅较大,其中玉米皮和玉米粕跌幅达到50%。以山东地区为例,自7月份以来。山东当地的玉米淀粉价格从6月份的2900元/吨大幅回落到2500-2600元/吨,企业淀粉加工亏损在350-400元/吨。为了减少企业亏损压力,包括中粮、益海、鹏程生化等多数淀粉加工从8月份开始出现停机减产,目前大多处于停产或停一半的状况。
淀粉下游消费不容乐观,玉米深加工企业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淀粉的需求量出现明显的萎缩,而目前玉米淀粉消费企业及贸易商都看跌玉米价格,在玉米价格预期偏空的背景下,淀粉的下游企业对淀粉的采购量出现明显的下滑。
综上分析,2015年临储玉米收储政策落地并不能改变玉米现货市场供大于需的市场矛盾。在新玉米预期丰产及平产的情况下,玉米消费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将拖累玉米现货价格继续下行。考虑到新玉米收购价格下调、玉米收储质量标准高于往年,在十一过后东北新玉米集中上市的阶段,玉米期现报价还将面临更大幅度下跌。操作方面,玉米主淀粉1601合约延续反弹做空思路。
附:玉米市场相关报告:
8月10日 玉米:政策预期生变 玉米期市由牛转熊 发表于《文华财经》
在今年国储玉米收购政策不确定性增大的情况下,国内玉米期货市场多空分歧也不断加大。在玉米1509合约临近交割月后,9月合约持仓仍高达45万手,对此玉米期货市场中有关逼仓的传言不断增加。另外,在市场预期临储玉米收购政策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玉米远月1601及1605合约期价高位回落。截至今年8月初,玉米主力1601合约期价已自3月中旬的价格高点2350元/吨,下滑至1980元/吨的价格低位,累计期价下滑15.74%。在临储玉米收储政策预期生变的情况下,玉米期价能否率先呈现熊市格局,还需要我们继续关注。
图表:玉米1509和1601合约强弱差距表现

资料来源:文华财经
首先:近月多空分歧加大 9月持仓居高不下
进入到8月份以后,国内玉米期货成交活跃性增强。对于此前较为平淡的玉米期货市场来讲,玉米1509合约持仓居高不下及玉米1601合约跌势能否延续成为玉米期货市场中最为关注的两个热点:
截至到8月7日期货收盘,玉米1509合约持仓还维持在43万手附近水平。按照期货市场多空双边持仓统计计算,玉米1509合约到目前的单边空头持仓还有21.5万手,这一持仓水平在以往是很难见到的。这可以说明,玉米近月1509合约多空分歧大。进入到8月份以后,玉米1509合约的多空均没有主动大幅减仓,玉米期货市场中多、空双方对目前的价格和持仓量存在分歧。
其次:多空纠结 收储政策不确定性增大
从价格方面来看,玉米1509合约2400元/吨的盘面价格折合玉米现货价格是1.2元/斤,这对于处于青黄不接阶段的9月玉米来说价格还算低廉。另外,每年到9月份的时候,玉米现货市场都会炒作一波因陈玉米质量偏差、优质玉米供应有限带来的价格上涨行情。如果今年这一逻辑依然成立,那么对于打算在9月接货的多头来说,接近2400元/吨的价格就会显示的更有价格优势。
在了解了多头的想法之后,我们再来看下玉米1509合约空头的考虑。首先,从政策预期上看,玉米1509合约的空头对新年度玉米收储政策预期还是相对偏空的。考虑到国储陈玉米庞大的库存、饲料及玉米深加工企业低迷的消费现状,玉米1509合约空头更多是认为在夏玉米集中上市的压力之下,9月玉米现货报价很难维持在2400元以上的价格高位。因此,当9月玉米期价达到2350-2400元/吨的价格区间以后,其更倾向于选择卖出保值,锁定远期玉米销售价格。另外,考虑到每年临储玉米收购政策在10、11月出台,在今年收储政策没有确定以前,9月玉米市场中的空头也心存担忧,这也是玉米1509合约空头不敢大举抛盘的主要因素,9月玉米期价整体表现较为坚挺。
与玉米1501合约期价快速下行表现相似的是,玉米1605合约期价也自3月中旬的价格高点快速回落。由于玉米1605合约表现的是在2016年5月交货的玉米,由于时间周期较远,其价格运行不确定性大,因此其目前价格与玉米1601合约更为接近,5月合约较1月合约低40元/吨。
结合玉米1601和1605合约价格运行特点可以判断出,玉米远月合约1、5月的价格趋势均是高位回落的表现。在玉米1、5月价格脱离此前震荡区间大幅下跌之后,我们预计技术性空头预期会持续在玉米期、现市场中蔓延。如果新年度玉米收储政策生变,国内玉米供大于需的格局将引发其更大幅度的价格下跌。
综上,玉米1509合约高持仓的现状证明了市场中多空分歧的加大。与9月合约震荡偏强走势相比,玉米1601及1605合约的空头趋势更为明确。如果新年度玉米收储政策生变,国内玉米供大于需的格局将引发其更大幅度的价格下跌。交易方面,我们认为无论玉米1509合约逼仓传言能否兑现,投资者都可采取在玉米1、5月合约相对高位卖空的交易。
第三:玉米注册仓单有限 逼仓传言增加
与玉米1509合约的期货多头处境不同的是,玉米1509合约空头还一直备受是否有货可交的争议。按照目前玉米1509合约注册仓单不足1万手的情况推断,玉米1509合约的套保空头后市还有继续交货的压力。考虑到目前玉米1509合约注册仓单和合约持仓之间数量的重大差距,玉米现货市场中1509合约多逼空的传言也在不断对玉米9月合约空头施加压力。
试想,如果玉米1509合约的空头不能组织足够货源交割,9月空头就只能被动减仓,9月玉米价格迅速上行。对于在9月合约上处于劣势的投机空头来说,其也更倾向于选择在1月合约上卖出保值。如果9月玉米逼仓成功,1月短期上涨,逼仓结束后1月价格回落。如果9月合约的空头顺利交货,9月玉米的价格升水将迅速回归,9月领跌、1月跟跌,1月玉米期价也存在继续下行的可能。
最后:远月玉米率先下跌 技术图形弱势依旧
在市场预期今年临储玉米收购政策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玉米远月1601及1605合约期价高位回落。截至今年8月初,玉米主力1601合约期价已自3月中旬的价格高点2350元/吨,下滑至1980元/吨的价格低位,累计期价下滑1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