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粗粮以玉米为主,面积和产量占粗粮的比重高达95%以上,因此,OECD和FAO对我国粗粮的展望基本上就是对未来10年我国玉米发展情况的预测。
我国玉米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目前,玉米已超过水稻,成为我国面积和产量最大的农作物。受资源约束趋紧、现有产量基数高等因素影响,今后玉米进一步增产难度将明显加大。但与小麦、大豆等相比,玉米种植比较优势明显,加上气候变暖使玉米生产带北移,玉米面积尚有一定扩大空间。从单产来看,我国与美国等主产国存在明显差距,国内区域间差距也很大,通过改良品种、增加种植密度、改善土壤肥力等综合措施,单产有很大增长潜力。在未来玉米面积和单产年均增幅明显放缓的情况下,到2020年,我国玉米产量仍有望达到2.4亿吨以上,总产年均递增2%以上。
玉米消费仍将刚性增长
2000~2012年,我国肉、蛋、奶和水产品产量年均分别递增2.7%、2.3%、12.4%、4.0%,同期玉米饲用消费年均递增约3%。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经济仍将持续发展,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对畜产品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同时,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发展,饲料消费将越来越依赖玉米,预计2020年玉米饲用消费可能达到1.5亿吨。深加工消费还将刚性增长,但随着国家调控政策进一步加强以及市场逐渐饱和,今后增速将明显趋缓。加上其他消费,2020年国内玉米总消费可能达到2.5亿吨。
未来我国玉米进口可能继续扩大
近年来,我国玉米供求趋紧,今后将进一步趋紧,产需缺口还将扩大,进口可能继续有所增加并成为常态,但大规模进口并冲击国内产业的可能性不大,玉米更不会成为“第二个大豆”。预计2020年我国玉米进口将在1000万吨左右,高于720万吨的进口配额,但占国内产量和消费量的比重仍较低,在5%左右。
国内玉米价格将稳中有升
我国玉米市场与国际市场一体化程度虽明显提高,但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与国际市场频繁波动、大起大落的情况不同,国内玉米市场在关税配额管理、国家收储政策等因素作用下,表现相对稳定,价格总体呈稳中有升态势,价格波动幅度明显小于国际价格。
未来国家仍将扶持玉米产业发展,在生产扶持、收购、市场调控等方面将有望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同时生产成本将继续上升,预计未来国内玉米市场仍将保持基本稳定,价格呈稳中有升态势。
政策建议
玉米已成为我国农业乃至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国家应从发展生产、抑制深加工消费、加强调控等多方面入手,为玉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坚持基本自给方针,确保国内产业安全。适量进口但不依赖进口,将玉米自给率控制在95%左右。
加大扶持力度,促进玉米生产持续发展。全面加强以提高单产为核心的玉米生产能力建设,加快培育优良品种,建立完善关键技术推广补贴机制,集成推广增加密度、提高收获成熟度、覆膜种植、节水灌溉、生物防治等先进实用技术。
坚持进口配额管理,完善宏观调控政策。把握好进口时机和节奏,防止逆向调节。进一步完善临时收储政策,合理制定收储价格,完善实施细则。研究出台玉米最低收购价,可先在东北地区执行。
继续加强调控,防止玉米深加工业过快增长。通过税收、环保等措施合理调节深加工产品的生产和出口。进一步明确生物质燃料发展以非粮为主的原则,确保生产燃料乙醇的玉米消费规模不再增长,并严格控制在国家核准范围内。
尽管当前饲料需求处于旺季,但销区饲料企业库存处于较低水平,目前也不急于补充库存,多以随采随用为主。主要是由于南方16省到东北采购玉米有140元/吨的运费补贴,销区企业对后期补贴粮有降价预期。目前部分地区玉米价格已经有所松动,后期销区玉米价格将弱势运行。
目前华北黄淮地区玉米价格呈弱势运行,东北局部地区玉米价格也稳中有降,支持部分企业下调淀粉价格。此外,大多淀粉企业仍然存在库存偏高的情况,不利于淀粉价格上涨。但淀粉行业加工利润持续为负,开工率较低,仍对淀粉价格形成支撑,预计节前淀粉价格稳中偏弱运行。部分地区原料成本下降,胚芽粕价格上涨,有利于加工利润好转,但受制于淀粉价格及玉米油等产品价格疲软,淀粉企业加工利润暂稳。
南方销区新玉米价格及国内玉米淀粉价格比上周下降20元/吨;国内玉米胚芽粕价格上涨,截止1月2日,吉林四平地区胚芽粕(蛋白含量18%,下同)出厂价为1900-1950元/吨,河北石家庄地区玉米胚芽粕出厂价为1800-1850元/吨,均比上周上涨50元/吨;山东滨州地区玉米胚芽粕出厂价为1940-1980元/吨,比上周上涨80元/吨。当前胚芽粕供应有限,玉米油价格表现疲软,企业对胚芽粕挺价意愿较强。但豆粕价格呈震荡下行走势,仍对玉米胚芽粕价格有一定压制,预计后期胚芽粕价格稳中震荡为主。
进入1月下旬,正是2014年传统春节到来前,江苏新沂市场玉米购销平稳,价格持续平稳运行,预计春节后市场行情依然弱势平稳运行。
据市场价格监测,旬内,新沂市场玉米价格平均为1.10元/斤,与中旬价格持平。目前,该地市场中个体粮食经纪人下村收购新玉米价格为1.04元/斤;集镇有门市收购大户挂牌价格为1.08元/斤,外销上车价格为1.10元/斤;商贸企业挂牌收购价格为1.10元/斤;加工企业收购价格为1.11元/斤;存粮企业2012年产玉米批量出库价格为1.10元/斤。
在新沂周边地区市场上,徐州市场玉米收购价为1.10元/斤,与中旬价格持平;丰、沛及睢宁市场玉米价格为1.08元/斤—1.09元/斤,与中旬价格持平;连云港玉米市场本地企业水分14%左右玉米收购价为1.10元/斤,与中旬价格持平;干于县玉米平均收购价格为1.10元/斤,与中旬价格持平;东海县玉米收购价格为1.10元/斤,与中旬价格持平;宿迁市场玉米收购价为1.10元/斤,与中旬价格持平。
业内人士分析春节前后,生畜基本处于弃栏收尾时期,养殖需求大幅下降,市场对玉米需求量不大,但年末农户售粮也较平日减少,因而,此时市场供求虽然同时减少,但总体依然平衡,所以购销价格持续低位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