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上调2013年玉米临时收储价格消息的发布虽属市场意料之中,但出台时间却远在市场意料之外。将新季玉米临储收购价格上调消息在至7月发布今年尚属首次,较过去几年相比发布时间明显大幅提前。
从上表可见,自2008年国家启动玉米临储收购政策开始,每年政策发布时间多在东北产区新季玉米大量上市以后,而今年提前数月至7月内发文实属罕见,但却与年初中央一号文件中所提“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充分发挥价格对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激励作用”的思路与要求一脉相承、相得益彰。
近几年来,虽然国内玉米价格持续上涨,农民种植收益有所提高,但因国内物价水平整体上升,油价、人工、农资、物流费用上涨等使农民所承受的种植成本压力也面临逐年上涨,对稳定农民种植积极性形成不利影响。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国内玉米供应,国家在加大农民种植补贴力度的同时,也通过不断提高玉米临时收储价格来帮助农民获得更多的收益和实惠。
在2012年,由于生长期天气条件欠佳、自然灾害频发,东北产区玉米质量普遍偏差,虽前有黑龙江地区种植面积扩张,但因玉米单产、品质下降,玉米之际有效产量低于市场预期,且玉米上市后受质量不佳拖累,价格持续低迷,产区农户卖粮难现象多有发生。这不仅使农户收益面临下降,更对农户继续种粮的信心和积极性受到打击。

今年入春以后,东北产区因去年冬季降雪过多导致出现内涝,持续的低温天气使东北产区新季玉米播种时间整体推迟,近期东北黑龙江等地降雨集中,内涝现象再次出现,部分地区已有虫害发生,新季玉米生长季产量风险逐渐叠加。在此时间窗口,国家相关部门提前发布新季玉米临时收储价格上调消息对稳定农户心态、争取新作稳产增收将起到有效的积极作用。
当然,除提高临储收购价格、适时启动临储收购外,国家更应该加大种粮补贴投放及监管力度,使农民能够切实直接获益;“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节省流通环节成本;加快农业科技发展、“强化农业物质技术装备”,使农民切实感受到科技兴农的成果。只有多管齐下,并从根本上解决阻碍提高农民种植收益的障碍,才能长久有效地保证农民种粮积极性、保证国内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