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北部上量持续 需求环节承接力欠佳
在山西、河北省内对本土玉米消耗能力的弱势影响,多数粮源外流山东等临近各省,给市场承接能力带来一定考验。农户方面,天气回暖缓慢,玉米水分的下降空间有限,持粮农户担心后期气温升高,增加玉米霉变、回水可能,给粮质带来不利影响,清明期间以河北、山西为主的华北北部地区迅速上量,局部余粮量偏高农户一度出现抛售现象。贸易商方面,伴随市场需求的持续清淡,挺价信心持续减弱,囤粮贸易商出库意愿增强,市场供应力一度逼近饱和状态,销售价格较前期下降30-50元/吨。受上述双方影响,华北北部地区深加工企业承接能力面临严峻考验,收购价格承压回落。由下图中国玉米网跟踪数据所示,山东本周伊始,山东省内多数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下调,其中英轩酒精、诸城兴贸两日来累计降幅60元/吨,且仍有继续下探可能。
山东深加工企业收购玉米价格 单位:元/吨
|
日期 |
寿光金玉米 |
诸城兴贸 |
英轩酒精 |
沂水大地 |
恒仁工贸 |
|
|
2350 |
2370 |
2340 |
2450 |
2360 |
|
|
2318 |
2330 |
2300 |
2410 |
2340 |
|
|
2318 |
2310 |
2280 |
2400 |
2330 |
|
累计降幅 |
-32 |
-60 |
-60 |
-50 |
-30 |
华北南部地区有效供给续减 价格抗跌性较强
与此同时,虽然安徽、河南局部地区报价小幅下调,但综合来看华北南部地区玉米销售价格抗跌性较强,底部支撑力坚挺。首先,华北南部地区玉米品质优势依旧明显,整体水分可控制在16%以下,一等、二等粮源占比偏高,即使是在目前市场采心态清淡的情况下,饲料企业对优质玉米的采购刚需仍存,给玉米价格底部带来有力支撑。其次,根据中国玉米网调研了解到,截至上个月河南地区售粮进度已达到83%,其中已售数量1435万吨,剩余数量294万吨,该数字充分就说明,目前现货市场有效供给持续减少,尽管需求依旧有待好转,但对优质玉米的刚性需求仍将坚挺,价格支撑动能较强。最后,安徽、河南两省农户基本退出市场,余粮多集中在贸易商处,面对消费市场,贸易环节对玉米上量节奏的把控更加有序,在利润有限的情况下放缓上量节奏可以有效降低价格下降风险。
近期来看,华北地区报价或将以震荡调整为主,迫于上量的持续增加,厂门到货量坚挺,给企业消耗带来一定压力,在产品需求清淡的情况下,采购心态维持观望,不排除继续下调厂门报价压低收购成本可能。收购价格的下调在一定程度上或使持粮主体悲观情绪加剧,更加加速基层粮源上市进程。届时,市场将面临供大于求的严峻考验,玉米价格继续下挫。持粮主体后市看空情绪浓厚,放量意愿增强,市场供大于求局面或将放大。
远期来看,在不久的将来,时下疫情一旦得到有效控制,市场各环节购销信心将得到有效提振。饲料行业或将摆脱颓势,放大对原料的采购需求,采取逢低补入策略加大对优质粮源的收购量,届时,河南、安徽两省基于地理优势,或将重新领涨华北地区玉米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