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历次禽流感对玉米粕类影响简析

2013-04-17 09:172030
 

e37f2b643c68472e8e78513604fedc86.gif

 二、禽流感对期货盘面影响小结

  综上,历史上的禽流感对原料市场的影响大小要看禽流感发生地点、波及程度,还要看当时盘面所处的整体大势。一般性特点来看疫情爆发后中短期(也就1-2个月左右)影响偏大,而后续影响会逐渐减弱。从历次禽流感盘面的表现来看影响有限,并不宜过度放大禽流感对盘面的影响。

  鉴于本次疫情造成多人死亡,且发生在国内,而且养殖产区也开始陆续发生疫情,可能影响会较前几次稍大一些。一方面疫情会影响人们对禽肉、蛋的消费需求,对禽类产业造成冲击,进而抑制中期需求,拖累中短期原料市场,但另一方面,疫情发生时会扑杀畜禽,进而导致养殖积极性下降、存栏回落,后续供应会出现下滑,尤其是疫情有效控制之后,供需可能会出现偏紧的态势,进而疫情过去后的一段时间可能开始偏多市场;此外,疫情发生时会引发资本市场的恐慌心理,进而会令短期市场亦相对承压,我们可以看到3月31日禽流感疫情被爆出后,盘面包括豆粕、玉米在内均恐慌下挫,但在恐慌过后尚未出现大规模杀鸡行动之前,近日盘面稍显稳定,不过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前,禽类仍是重点怀疑病毒源时,对产业的冲击仍难释,进而对原料市场仍有整体拖累,尤其是在养殖行情本就处于回落周期、养殖利润亏损的环境下。

  整体而言,我们对于豆粕市场的判断还是要结合市场的大势来看,因为毕竟影响豆粕、玉米等原料市场的不只下游需求,还包括上有供应,上游供应来看,全球大豆新作丰产预期大,对外依赖较高的国内豆类市场整体也仍有压力,所以豆类盘面不会很乐观,整体偏弱的可能仍较大。

  玉米方面国内基本自己自足,今年国内玉米产量变化应不大,所以供应方面的压力不大,主要可能还是要看下疲软的需求何时能好转的问题,禽流感的出现则可能会延长这个时间。(北京中期)

  玉米市场:禽流感疫情扩展 玉米消费遭遇冲击

  “禽流感”疫情向北方扩展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14日公布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2013年4月13日17时至4月14日17时,全国共报告新增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11例,是目前为止新增禽流感病例最多的一天。其中上海3例,江苏2例,浙江4例,河南2例。新增死亡病例2例,为上海确诊病例曹某和王某。

  截至目前,全国共报告60例确诊病例,其中死亡13人。病例分布于北京(1例)、上海(24例,死亡9例)、江苏(16例,死亡1例)、浙江(15例,死亡2例)、安徽(2例,死亡1例)、河南(2例)6省市的29个地市级区域。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均已采取医学观察措施,未发现其他情况。目前,病例仍处于散发状态,未发现人传人的证据。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主要在江浙沪等地出现的禽流感病例近日有“由南转北”迹象,北京、河南等地不断出现禽流感确诊病例,禽类受害区从江浙沪区域扩散到华北地区,全国肉禽消费受到大冲击。

  鸡蛋价格回落家禽养殖业陷危机

  据新华社监测,数据显示,2月中旬以来全国鸡蛋价格快速回落,3月下旬以来价格企稳,4月7日开始价格再次回落。与4月7日相比,4月14日,全国鸡蛋价格下降2.3%。分地区来看,逾八成省区市鸡蛋价格下降,山东、贵州、江苏的降幅居前,分别为5.5%、4.9%、4.8%。但整体来看,目前全国鸡蛋价格仍高于去年同期,同比高出一成半左右。

  近期禽流感对养殖市场负面影响仍在持续,江浙沪禽类价格下降较为明显,尤以鸡苗价格下跌幅度最大,肉鸡消费需求也呈现低温状态。据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初步估算,这次疫情发生至今全国家禽行业损失接近百亿元,波及企业和农户4400余万户,仅鸡苗损失每天就达两三千万元,活鸡损失每天超亿元。新希望(10.46,-0.07,-0.66%)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近日也称,最近爆发的H7N9禽流感疫情对养鸡和养猪等养殖业带来很大影响,尤其是在华东地区,公司的活禽销售下降一半还多,北京和其他市场也有所减少。

  深加工玉米收购价持续回落

  我国H7N9禽流感疫情形势持续发酵,阻碍国内玉米市场回暖速度,山东玉米深加工企业玉米挂牌价窄幅振荡,15日寿光金玉米收购价2318元/吨,较上周五跌32元/吨,滨州西王收购价2300元/吨,跌30元/吨,盛泰药业收购价2338元/吨,跌40元/吨。国内玉米淀粉价格跌势放缓持稳为主,东北酒精价格持平,玉米副产品市场整体下跌,玉米淀粉与酒精加工效益亏损呈扩大趋势。短期内国内终端消费维持谨慎状态,玉米加工产品市场继续偏弱调整。

  疫情冲击短期消费港口库存创纪录

  受近期禽流感疫情及生猪价格下跌叠加影响,使得饲料养殖需求在短时间内迅速萎缩,饲料厂提货意愿下降,港口走货速度缓慢。截止到2013年4月12日,北方四港玉米库存达350万吨左右,相比之下,北方港口2012年全年平均库存仅为170万吨左右;南方港口库存为60万吨左右,为历年同期的新高。在北方港口库存高位,库容有限的影响下,目前北方港口收购要求相对严格,且贸易商多加大优质粮源的收购力度。

  港口库存处于高位,一定程度上压制南北方玉米价格。据监测,2013年4月12日,锦州港口水分15%以内玉米主流收购价2290-2300元/吨,平舱价2340-2350元/吨,与月初价格持平,较上月同期下跌20元/吨;广东港口水分15%以内东北优质玉米主流成交价格为2420-2440元/吨,较月初价格下跌20元/吨,较上月同期下跌30元吨。

 禽流感人感染发病病例仍有所增加,疫情负面影响短期仍将延续,对禽蛋终端消费仍旧形成抑制。受此影响,饲料及养殖企业玉米采购态度短期内仍将以谨慎为主,因而短期玉米现货价格反弹动力受限。

  豆粕市场:禽流感疫情持续蔓延 豆粕或延续下跌(中华油脂网)

  近期,随着疫情的持续蔓延,发病人数逐渐增加,范围也从长三角地区向内陆不断扩展,周末北京、河南也相继发现有H7N9患者,“禽流感”疫情由南向北,由沿海向内陆逐渐推移。

  4月11日,农业部要求江苏、浙江、安徽立即关闭活禽交易市场并扑杀市场内所有禽鸟,处理污染物。之后,随着疫情扩展,各地相继关闭活禽交易市场,扑杀开始。随之而来的是活禽市场交易量大幅下降,养殖业亏损严重;禽肉消费进入冰点。

  禽流感疫情的主要传播渠道就是活禽市场,部分地区关闭活禽市场进行扑杀,会降低后期禽类存栏量,影响豆粕的消费需求出现下滑。据统计,2011年,我国商品饲料总产量达到1.69亿吨,同比增长4%。在各类饲料的产量中,猪饲料占37%,禽饲料占30%,蛋禽饲料占19%,水产饲料占9%;其中蛋禽饲料和禽饲料占整个饲料市场产量的近一半。而蛋鸡饲料中豆粕占比20—25%,肉鸡饲料豆粕占比30-35%。H7N9“禽流感”疫情的逐步蔓延将导致后期饲料消费量逐步下滑。

  豆粕期市近强远弱格局凸显或继续下跌

  2-3月期间,因市场需求良好,豆粕现货价保持坚挺上涨,但是3月末,禽流感疫情发生以来,国内豆粕现货均价持续下跌,清明节后,各地豆粕价格跌至4000元/吨以下。库存方面,除华北、广东、广西地区库存较少外,其它地区库存都有所增加,上周全国库存仅下降1.37%。

  期货市场,近日大商所豆粕1309合约已经下跌至3100元/吨附近,技术形态上看,5日、10日、20日均线处于向下状态,有穿破3000元/吨可能。从去年9月豆类价格进入下跌通道之后,豆油-豆粕比价逐渐下跌,3月末,油粕比价跌至2.5以下。油弱粕强趋势仍较为显着。另外,从5-9月豆粕价差来看,自12年9月下旬开始,豆粕近强远弱的格局一直较为凸显,3月末价差有继续扩大迹象。

  养殖业亏损严重豆粕需求后期难有起色

  根据国家发改委数据,上周,国内猪粮比价跌破5.5:1,猪价已进入中度下跌区间,生猪养殖亏损偏重。目前,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仍处于相对高位,支撑豆粕需求保持偏强。但是生猪存栏量处于不断下滑态势,且因鸡鸭等肉类中含有H7N9病毒可能性较大,而猪肉中暂未检测出病毒,这会导致消费猪肉的数量增加,生猪存栏量后期或继续下滑,对豆粕的需求减少。

 不过,需要关注的不利消息是,“黄浦江死猪”事件的负面影响还未完全消退。而世界卫生组织又表示不排除H7N9禽流感病源来自生猪。因此,H7N9对生猪市场的影响还暂时没有显现;若疫情有进一步蔓延,豆粕需求将遭遇进一步重创。

  2月份春节过后,鸡蛋进入消费淡季,成本价格高出出场价格,蛋鸡养殖业处于亏损状态。3月末禽流感疫情发生以来,鸡蛋价格再度快速下跌,山东、江苏、安徽等地鸡蛋价格跌幅达4%左右,后期蛋鸡养殖行业将“雪上加霜”。加之部分地区为防止疫情扩散,开展了大规模扑杀活动,肉鸡存栏量预计将下滑,对豆粕需求进一步减少。

  历史上禽流感疫情对豆粕价格影响

  2004年,禽流感疫情发生以来,CBOT豆粕价格未受影响;DCE豆粕价格连续下跌3日,之后延续上涨;2006年美国出现H3N2禽流感,CBOT豆粕及DCE豆粕价格未受影响;2008年6月,香港禽流感疫情爆发后,CBOT豆粕及DCE豆粕价格未受影响,延续强劲上涨。因此,综合来看,禽流感疫情对豆粕行情的影响是短期的,且不具有改变豆粕行情走势的关键作用力。

  与之相比,禽流感疫情对生猪和肉蛋价格的影响比较明显。

  2003年2月“非典”在国内大规模爆发,至6月份才结束。疫情持续4~5个月,许多地方政府关闭生猪交易市场,严格限制生猪的流动,生猪的消费、流通都受到了严重影响。再加上当时正处在猪肉消费淡季,季节性影响与疫情叠加造成之后3个月,猪价持续下跌8.5%。

  2005年禽流感发生时,出现了大量禽类死亡。该疫情于10月开始在国内大范围爆发,持续时间大约5~6个月,鸡蛋价格下跌超过15%;10月份内地检出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后,本已处于下跌期的生猪价格受到冲击出现加速下跌,10-11全国生猪月均价格累计下跌13%;

  2009年猪流感病毒首先在北美爆发,造成了全球范围内的恐慌,5月我国也检出了该流感病例。4、5月我国生猪均价跌幅10%以上。

  疫情持续发酵豆粕或仍偏弱下行

  目前,“禽流感”正处于持续发酵期,居民对疫情的恐慌度加剧,不少地区活禽交易基本停滞,且农业部、卫生部等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开展动物类“H7N7禽流感”病毒紧急监测,包括生猪、水产品在内的动物均有可能H7N7病毒携带者,因此,预计“禽流感”疫情仍会延续较长一段时间。

  随着疫情的不断扩散,市场恐慌度增加或导致禽蛋、肉类消费量下降,加之一些地区为控制疫情进行的大规模捕杀活动,后期饲料豆粕的消费需求或继续下降,对豆粕行情形成利空。且目前国际豆类市场行情处于偏空状态,也不利于豆粕价格反弹。但短期来看,国内港口大豆库存量下滑和企业为维持利润采取挺破策略等,继续对豆粕现货价格形成支撑,因此整体看,豆粕市场仍将延续近强远弱格局,价格或逐步下跌。

 粕类市场:市场需求雪上加霜(期货日报)

  上周,在继续维持中性偏空的USDA月度供需报告后,加上中国禽流感带来的需求下降担忧,一度引发美豆大幅走弱。但之后美国随着旧作大豆销售数据良好,加上南美物流状况尚未缓解的契机,重新推动美盘豆类合约回到反弹通道,但内外盘的豆类走势联动性有所减弱。然而受到原油大跌和全球油脂库存拖累,油脂相对疲软,仍然表现出豆强油弱格局。

  南美“堰塞湖”开闸在即,粕类后续供应充足

  第二季度廉价南美大豆将陆续到港,据最新调查,4月大豆总体到港量依旧不大,但随着南美大豆集中到港,5—6月大豆到港量将大幅提升,初步预估5月到港量为550万吨,6月到港量为640—650万吨。南美物流一旦顺畅,面对来势汹汹的廉价南美豆,以及相对可观的压榨利润,油厂开机率势必会维持在一定水平,那么后续的豆粕供应会明显宽松,一旦现货价格有所松动,粕类价格走势势必会再下一程。

  市场基调重回南美,豆类反弹高度有限

  上周USDA在新的月度供需报告中,将美豆年度结转库存量维持在上月水平不变,美国农业部将中国大豆年度进口量下调200万吨至6100万吨水平,与此相对应的是巴西和阿根廷大豆出口量下调。

  由此可见,USDA对当前中国养殖业亏损现状,以及禽流感风波等因素对中国后期豆粕需求比较悲观。虽然巴西、阿根廷产量维持不变,但巴拉圭、乌拉圭产量调高,全球大豆年度结转库存量因此攀升,豆类市场供需面继续向供应宽松方向发展,豆类价格的反弹高度预计有限。

  在美豆旧作接近尾声,市场的注意力重新回到南美大豆供应上来,南美丰产已成既定事实,后市我们需更多关注月度到港数量,以及压榨利润丰厚度带来的廉价南美豆对市场的冲击。

  禽流来袭,粕类需求雪上加霜

  猪粮比已经跌破6:1盈亏平衡点,养殖利润转负,据预计,亏损额在150元/头左右。经过春节前集中出栏后,生猪存栏量持续下降。而养猪利润转负使得养殖户增加存栏量的积极性下降,饲料消费量自然趋于下降。

  同时,鸡蛋价格不断低走,从春节前的5元/斤左右下降到目前4元/斤,家禽养殖利润同样大幅缩水。虽然随着气温升高,水产养殖进入旺季,但肉、蛋产品价格低走也殃及水产品,在春节过后,水产品价格低走同样不利于豆粕价格走高。近期禽流感又突然来袭,对后市养殖需求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目前部分地区已出现发生小范围的扑杀畜禽行为,一旦疫情严重,扑杀规模势必会扩大,美豆及国内豆粕将继续承压。

  操作上,空单可以继续持有,现货商维持轻仓思路,有库存的暂行观望,没有库存的维持随用随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玉米要爆发了?

0评论2025-11-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