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当前运行形态的评估
当前的所处的阶段:
DCE玉米(2443,1.00,0.04%):
本月大连玉米呈现先扬后抑的走势。月初市场徘徊于60日均线处,并未延续10月以来的反弹行情,后受收储价低于市场预期影响,期价一度回落至2390一线,伴随着期价的回落,05与01合约的差价也由100回落至80以下。由于01合约在月初的下挫中一度回落至2310左右,根据收储价换算,此价格已接近收储价,近月合约在此位置受到支撑,而80的价差也与历史差价均值相差不大,使得远月合约05也受到此支撑而在低位吸引买盘而上扬。最终11月期价收于2438,较上月上扬18点或0.74%。
从日线走势来看,期价在下挫至本月低点时,成交量及持仓量一度放大,但在随后的反弹中,成交量和持仓量持续减小,在量能逐渐弱化的情况下,期价的反弹也显得较为缓慢,显示出此轮反弹主要为低位买入资金,而持续看高的动能不强。技术指标上,本月的先抑后扬走势使得短期均价系统呈现缠绕交错状,长期均线缓缓走高。本月的其它技术指标也较为反复,MACD 与KD在月初呈现死叉,之后在反弹中再次金叉,先KD指标在月末的回撤中再次从高位死叉,震荡市特征明显。
CBOT玉米:
美玉米本月完成了主力月转换,从12月转移至3月,本月也呈现先抑后扬的走势,月初在消息面清淡和交投萎缩的情况下,从震荡平台中下挫,但在120日均线处受到支撑而反弹,在低位的反弹中,资金并未持续放大,量能萎缩,但在月末,受到南美阿根廷产区受降雨影响而推迟播种影响,美玉米在高位横盘且资金开始放大。从CFTC持仓报告来看,本月第三周持仓净多大幅增加,第四周虽然多空都减仓,但净多继续增加。从报告来看,11月USDA预估 2012/13年度产量微幅上调至107.25亿蒲式耳,库存也有所上调,至6.47亿蒲式耳,维持中国产量为2亿吨的预估不变。产量水平的小幅上调使得美玉米的供需水平基本维持之前的预判,南美种植情况的不利加大了美玉米的市场需求,使得美玉米现货坚挺。由于此前天气的不利影响已对玉米新年度产量产生影响,而由于玉米的需求增长较为刚性,去年的结转库存偏紧,本年度的产量又不能给予有效补充,将造成玉米库存消费比的再次下降。预计在短期由于南美种植题材的炒作将使得美玉米将继续维持强势。
从日线走势来看,自9月底下挫至715以来,美玉米保持在715至776的区间内震荡,11月月初回撤至区间下沿后,受低位买盘带动而企稳,至月末缓慢爬升至区间高位。由于长期的徘徊震荡走势,使得短期均价系统呈现缠绕交错状而长期均线系统中,60日有与120日相交的趋势。另一方面,自8月中旬,前轮的大幅上涨见顶回落,刚好至黄金分割位的38.2%处企稳,这也与以往的大趋势运行格局相符,预计后期若无更加利多的消息出台,美玉米还将维持在715至776的区间内运行,而后极有可能回落至50%处,即680一线。
影响当前走势的因素:
一. 宏观层面
1.中共十八大顺利闭幕,新老交接完成,当前国内政策面信息相对真空,积极的政策预期却始终存在。从新近公布的新增贷款数据来看,经济复苏依旧不稳,而持续升值的人民币汇价一方面加大了金融系统的风险,另一方面也给外贸出口企业带来压力。临近年关,企业还贷潮将至,市场资金将再度紧张;而另一方面,一些大型国企却面临着年底集中消费的关口。可以说,国内市场在此年关之际,消息面喜忧参半,市场人气由于A股的下挫则偏悲观。
2.美大选落定后,市场将目光聚焦于美“财政悬崖”,从当前的媒体报告看,两党正努力朝着有利于市场稳定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美通过的金融监管法案将大幅限制投行的盈利手段,使得金融市场去杠杆化加速,即使有QE3的存在,但在缺乏大玩家参与的情况下,市场将有流动性缺失的风险。从近段时间大投行不断的裁员信息中已透露出大宗商品市场及其他衍生品市场的“冬天”。
3.欧洲债务问题的隐忧始终伴随着全球资本市场,随着欧洲经济陷入衰退,南欧各国的失业率高企,社会矛盾激化,政治危机加剧,始终存有“黑天鹅”事件的可能;而以巴冲突便是地缘政治方面的突发事件,但其冲突造成的布伦特原油大幅反弹势必对欧洲经济的复苏雪上加霜。
二. 微观层面
1. 东北产区玉米陆续上市。由于雨雪天气,东北产区玉米推迟上市步伐,但在月末,随着产区天气晴好,物流改善,上市量开始放大。由于冬季,北方雨雪天气频繁,后期上量速度还将受到影响,使得供应压力往后延长,预计东北玉米价格难以大幅上扬。
2. 华北产区玉米大量上市,占据销区市场主流。由于低水分玉米供应偏紧,贸易商方面收购较为谨慎,多持观望态度,企业方面多随采随用。山东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稳中有涨,部分贸易商挺价心理受到支撑,河北地区价格趋强。虽然华北粮价呈走强趋势,但市场供应充足、企业需求稳定,近期内粮价不具大涨动能。
3. 南方销区市场仍以华北玉米供应为主,成交主流为河南玉米。由于低水分优质新粮供应仍偏紧,产区贸易商提高出库价格,局部到站价格相应小幅上涨。东北玉米到站量仍然较少,且价格高于河北玉米,高价抑制需求,采购清淡。目前南方降水,不利于玉米水分降低,且销区饲料企业看低后市,因此尚未开始大量备库,仍以随采随用为主。
4.天气渐冷,生猪市场回暖,猪价回升以及存栏量依旧较大给饲用玉米消费提供支撑。
5.深加工企业利润依旧不振。淀粉行业受消费淡季影响而库存量提高,在原料玉米反弹下,淀粉价格并未同步上扬使得利润继续下滑;另一方面,酒精加工企业受塑化剂影响,月末酒精出厂价格下滑,使得加工利润在一周内下滑393元/吨。
正在发生变化的因素:
1.由于中国经济状况的好转,尤其汇丰中国制造业PMI终值50.5,为13个月内首次回升,使得国际市场对中国消费需求的预期提升,从而提升了大宗商品的价格预期,根据CFTC持仓报告,截至11月27日当周,投机者和基金经理对美国18种期货和期权的净多仓增长9.8%,为8月21日当周以来最快增长。
2.根据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11月26日消息,受洪涝侵袭的阿根廷本年度将推迟玉米收割工作,消费国被迫延长对美国低迷供应的依赖,或令已然高企的国际食品价格得到支撑。阿根廷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玉米出口国,但美国严重的干旱重创今年玉米产量,进口商本指望南美丰产。但阿根廷种植户表示,因8-10月的过量降雨令潘帕斯草原的农田难于播种,玉米产量将较最初预估减少20%。
结论:短期宏观面开始给予中性评价,需密切关注欧美股市的变动,不排除出现“黑天鹅”事件;微观面上给予中性评价,新年度玉米总体为丰产使得市场缺乏拉高动能,但受收储以及农户惜售心理支撑,下跌空间也较小。
风险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带来的政策变化、美国财政悬崖是近期最主要的风险点
第二部分:中长期运行形态的评估
中长期运行形态判断:国内玉米将在年度种植面积大增和需求保持刚性增长的情况下,呈现宽幅震荡的走势。
1.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在其月报中将玉米产量预计为2.01亿吨,本年度国内玉米丰产。
2.国际经济复苏乏力使得工业品需求下降,另一方面,美国页岩油的发展制约了石油的上涨空间,使得生物燃料题材难以大幅提振玉米期价。
3.由于新兴国家国民收入水平提高,饲用消费将保持稳定增长。
4.上游季节性的供应压力与下游需求的季节性走势将使得国内玉米在年度内呈现宽幅震荡走势。
结论:国内新年度种植面积扩大,料国内玉米供需偏紧的情况将较上一年度有所缓和,价格难以形成大涨趋势,但在需求依旧呈现稳定增长的情况下,料大幅下降可能性亦不大,年度呈现宽幅震荡走势可能性较大。
第三部分:操作建议
当前玉米价格在技术面上已企稳回升,主力05合约在站稳60日均线后依托5日均线缓慢攀升,但介于现货价格偏弱以及资金介入情况并不积极,预计反弹的高度有限。预计期价下月将先围绕2440-2460高位调整,后期有望回落。建议在此位置前期多单可以平仓,若是期价连续徘徊于2440-2460之后破位下挫,则可适量沽空。中线可在2420-2440布置沽空仓位,突破2460止损平仓,连续两日收低于2320,可加仓;后期需视均线系统中短期均线是否动态呈现下跌势,若是呈现缠绕状,则玉米接下来将展开横向调整,投资者可在区间确定后高抛低吸,若是呈现下跌势,则可依托5日均线加仓,止盈位设置在2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