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七旬的邵鸿江老人,20年来,孜孜不倦地沉醉在自己啤标收藏的世界中,被人们誉为“啤标大王”。

邵鸿江,出生在绍兴陶堰。1956年,17岁的他跟随师傅来到庆元、龙泉从事印刷工作,退休后被云和彩宏包装有限公司聘用。1985年,龙泉酒厂到邵鸿江所在的印刷厂印制“龙”牌啤酒商标。接过样稿,他被眼前的“龙”字吸引住了,“龙”字苍劲有力,蕴含着特有的文化韵味与精神风貌。那一刻,他萌发了一个强烈的念头:收集啤标!

啤标不像集邮,收藏的人极少,国内没有专门的协会,也没有购买交换的市场,属收藏冷门。邵鸿江是个有心人,只要有空,他便到酒厂的空瓶堆中寻找他想要的啤标。出差在外,他最喜欢逛商店看酒柜,见到新啤标,就连瓶带酒买下。

1986年10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华时,由天津第一啤酒厂与英国巴斯出口有限公司特别提供合作特酿她喜欢的干红啤酒。为集到这张富有纪念意义的啤标,邵鸿江向邮友们发出了近300封信函,直到次年春节过后,一位远在辽宁的邮友给他寄来了两枚,老邵欣喜若狂,立即回赠了一套1990年的全年邮票。

1998年夏的一天,老邵在街上散步,无意中看到两个身着“仙都啤酒”广告衫的年轻人,便追上前去,一问是仙啤的营销员,他二话没说,拉着年轻人往家里走。到他家中,两位看完了老邵的啤标,才明白老人的用意,面对“啤标迷”的专心劲,营销员感动了。回去不久,他们便给老邵寄来了“仙啤”不同时期的啤标200多枚,令老邵喜出望外。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收集到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800多个厂家的啤标。同时,他还通过友人、港澳同胞广泛收集美、英、法、德等6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啤标。目前他已收藏了国内外啤标7万余枚。

“小小啤标,大千世界”。邵鸿江说,一枚啤标能折射出时代的变化,社会的进步。收藏啤标,即是收藏知识,也是收藏文化。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