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喝个天昏地暗,图个阳光灿烂
- 发布日期:2006-03-23 啤酒工业信息网
酒事千年,酒香万代,显示了酒寓于文化、寓于生活的价值。非但如此,在社会学家眼里,酒也是一面硕大无比的镜子,它能够折射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酒与政治、酒与经济、酒与文化、酒与社会、酒与人生、酒与家庭……我们还能找到比酒更为包罗万象的东西吗?
中国人说:人类第一滴酒是我们造的
说酒论酒先求源。人类何时有了酒?最早的酒是怎样产生的?到底是谁创造了酒?这些问题还是要搞清楚。
有种推断,说酒在人类洪荒时代就产生了。根据是,在希伯来人的《圣经》和古印度典籍中都有酒的记载,在希腊神话中也有关于酒神狄奥尼索斯的故事。千万别信以为真,因为神话完全是后人编造的,都属想象。编造的故事能当真吗?肯定不能。再说,人类的洪荒时
代属于人的思维尚不健全时期,咋可能有发明酒的智慧?
有人著书说,人类最早的酒是由青草发酵而成的。这种说法肯定不成立,因为青草中不含有淀粉或糖,而不含有淀粉或糖的东西是无法发酵为酒的。
明代《紫桃轩又缀》中载:“黄山多猿猱,春夏采杂花果于石洼中,酝酿成酒,香气溢发,闻百步。野樵深入者或偷饮之,不可多,多即减酒痕……”得出“猿猴造酒”说。在清代的《粤东笔记》、《清稗类钞?粤西偶记》中也有“猿猴造酒”的说法。这种说法也不成立,“造”是什么?是劳动创造能力,而猿猴没有这种能力。
欧洲人推断说,蜂蜜酒是人类最早的酒,理由是大约在一万年前,地球不生长果类和谷物,人类将蜂蜜、水和香料混合后,经发酵制成了酒。这种说法更离题,因为人类产生后不可能没有果类,这是常识。
还有人说,最早的酒应该是乳酒。根据是,在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发现了用陶土制的酒具。新石器时代已产生了畜牧业,人们挤乳贮存,在此过程中,空气中的酵母侵入乳汁,经发酵成为乳酒。这种说法有点像,但因此说乳酒是最早的酒,似乎根据不足。
也不是因为咱们是中国人就往自己脸上贴金,实际上,酒的发明权在中国,老外们只是瞎嚷嚷。
那么,中国什么时候有了酒?是谁发明了酒?何以为证?
我们翻开现存的先秦古书,就会发现许多书中谈到酒,差不多是“本本藏酒香,卷卷醉人意”。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其中就有“酒”字。甲骨文出自殷商时期,距今已遥遥四千多年喽。大家都知道我国殷商时期就有了青铜器制品,那上面也刻有“酒”字。这说明,在殷商之前我国就已经有了酒。“之前”到什么时期?想弄个水落石出咱就再往前查。
洪荒时期,中原猿类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变为人,成为中华民族的祖先。中原祖先走过“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时期,终于在公元前21世纪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国家的出现标志着中华民族进入了创造文明历史的新阶段。
他们创造了精美的陶瓷工艺,为商周时期饮誉全球的青铜器制造奠定了基础;他们也发明了酒,为人类文明生活增添了一味郁香。后来有西方人士称,酒的出现与“四大发明”都是中国人对人类的杰出贡献。这个老外还算有点学问,也知道天高地厚。
秦汉年间有《世本》一书,是专门辑录上古帝王公卿谱系的。此书记载:“仪狄作酒,禹饮而甘之,遂绝旨酒,而疏仪狄。”何意?大意是说一位名仪狄的美貌女子把自己做的酒献给禹,禹饮出了甘美之味,也顿生警觉,预感到这“甘美之味”将来会让人沉湎其中,误人亡国。遂之便拒绝继续饮酒,并疏远了仪狄。禹禁酒又疏仪狄,想做个不近酒色的榜样,以师训后人。于是有人说,“不近酒色”这句话大概就是从禹时代出现的。
仪狄何人?晋人江统说是“帝女”,到底是禹帝的女人还是女儿?后人弄不清楚。我们至今所知道的是,仪狄是女人,酒最早是从女人那里来的。酒与女人,谓之“酒色”,我们叫了几千年,难道还不解其源?
仪狄造酒说是否可靠?至今没人敢打保票。其实,从众多史书中能够找到的统一答案是,大禹时期的确有了“酒”,那只是酒的雏形,是果类腐烂发酵后溢出的液体。秋天,树上的果子熟了,由于人少果子多,吃不了,许多便掉在地上。在适宜的气温下,那些沾在果子上的发酵菌类,便在果体含有的糖分中愉快地繁殖起来,并产生了大量的酶素,糖被酶分解又转化为含有酒精的液体,就成了“酒”。人类最初的“酒”就是这么出现的,那只是一种被动的发现,算不上主动制造。
然而,这毕竟是中国的“第一滴酒”,也是人类的“第一滴酒”,它出自中原,按今天河南人的说法,“这是俺老祖宗弄出来的好东西”。
今天有成堆成堆的喝酒人几乎天天喝得云天雾罩,倒真有不少说不清是哪位老祖宗发明了这东西,他们的确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对于喝酒人,这是种遗憾。
第二滴酒是指粮食酒。
从自然出现第一滴果酒,到有意识地制造出果酒,我们的祖先无疑是人类的有功之臣。粮食酒的出现,更证明了这一点。
酒的发展有个过程,这个过程在晋人江统的《酒诰》中有记载: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成为帝女。一曰杜康,有饭不尽,委之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
前半截子说的是仪狄与果酒的关系,不必在意。后面说的就是粮食酒的事儿。传说,周人杜康家宅旁有条小河(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以南的杜康河),岸边有棵空桑树,杜康常把剩饭倒进树洞,天长日久,树洞中便溢出一种气味芳香的液体。杜康在反复品尝之后,受到启发,酿造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谷物酒,人称“杜康酒”。这与江统《酒诰》中的记载完全吻合。
注意,“有饭不尽,委之空桑”,饭是粮食做的,应该没问题吧?白酒是什么做的?也是粮食。用粮食做的饭“委之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弄出来的不是白酒?是,也不是。说是,是因为它的主要成分是粮食,而且有一定的烈性度,具有白酒的特征;说不是,是因为它还不是曲酒,只有用曲发酵的酒才能称白酒。既是白酒又不是白酒,到底算什么酒?准确地说是白酒的雏形。
若不信,我们以诗为证。“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龙两盏海底眠,不醉三年不要钱”,这是故人题在杜康酒坊的诗句。能一杯灌醉猛虎,两盏放平蛟龙的酒,说明度数不低,符合白酒的烈性特点。
若再不信,我们还以诗为证:“千里溪山最佳处,万年古泉酿?X芳”。此诗题于杜康河源头“上皇古泉”青石门楼上。据记载,杜康为了大量酿酒,踏遍“千里溪山”,终于找到“上皇古泉”。此泉水质甜醇,酿酒最佳,被杜康视为“酒泉”。杜康造酒为什么如此看中水质?因为白酒讲究的就是水质。
杜康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大酿酒家,他的重大贡献不仅仅在于较大程度地发展了民间酿酒,更在于为以后白酒的出现铺下路,架起桥。所以有人说他是中国古代具有承前启后地位的酿酒家。他的美酒飘溢天下,于是后人尊称他为“酒圣”,享尽人间美誉。于是又有了曹操“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之不朽名句。
19世纪,法国人卡尔迈特在研究中国药曲酒的基础上制造出了白酒,而那时候,中国的白酒生产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有人考证说,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白酒(烈性酒)出现于唐末宋初时期,因为那时候出现了“烧酒”之说,烧酒就是烈性酒。错!中国的白酒在秦汉年间就出现了??何以为证?汉和帝刘肇、顺帝刘保、桓帝刘志,都因饥荒而禁酒,目的是节约粮食。白酒不正是粮食造的吗?有人问,那时最出名、最有代表性的白酒叫什么?不知道。史学家们正在进一步考证,目前尚无定论。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中国白酒最早出现的时期找到了,但第一个有酒名的叫什么,还是个问号。其实,这个问题能否搞清楚也没那么重要,对我们来说,知道中国人搞出白酒比外国早了许多许多年,就够骄傲了。
中国还有一种酒也是世界最早的,那就是绍兴加饭酒。至春秋战国,绍兴加饭酒已有三百年的历史了,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两国交战,越国战败,越王勾践被迫对吴俯首称臣。但是勾践受辱不忘雪耻,每天睡在柴房,饭前尝一尝苦胆,激励自己报仇复国。这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卧薪尝胆”的故事。
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终于等到与吴国决战的时刻。出征前,绍兴酿酒名师王全献给勾践一坛陈年老酒,说:“此酒名叫加饭酒,至今已有三百年历史,献酒壮师,祝吾主早日凯旋。”勾践把酒倒进江中,号令三军共饮江水,以励斗志。勾践大胜,自此留下“一壶解遗三军醉”的佳话。
中国人凡事喜欢争第一,这是为了荣誉。本该属于我们的,该争,一定要争,而且要争到。但本该属于别人的,硬争就没有价值了。比如酒,从大的概念上讲,“发明权”在中国,这个第一我们能争到,因为事实如此。但葡萄酒的发明权我们就不能去硬争,因为的确不是我们的。
1996年,西方考古学家在伊朗发现,人类于七千年前已饮用葡萄酒。美国考古学家也证实,在伊朗北部扎格罗斯山脉一个石器时代晚期的村庄,发掘出一个罐子,这个罐子产生于公元前5415年,里面有残余的葡萄酒。
大量考古资料证明,葡萄的发源地是小亚细亚里海和黑海之间及其南岸地区。大约在七千年前,南高加索、中亚细亚、叙利亚、伊拉克等地已经种植葡萄。目前比较经典的说法是,葡萄酒由希腊人发明,经罗马人推广开来。
中国的葡萄酒出现在何时?没有准确的说法,据说最早的记载是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大宛列传》。可以确定的是,中国葡萄酒的产生和规模型生产都比外国晚,所以和别人争不得。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引入了欧亚种葡萄,先至新疆,再经甘肃河西走廊至西安,后传入华北等地。在唐代虽然吐鲁番的葡萄种植业和葡萄酒酿造业已较发达,但直到清光绪年前期,我国的葡萄酒工业始终停留在手工作坊式水平。直到1949年,中国仅有葡萄酒厂8个,其中5个为外国人所建。中国最早的葡萄酒公司是烟台的张裕酿酒公司,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华侨张弼士于1892年独资创办。尽管历史不长,但影响并不小。1914年,南洋劝业会上海招商会在南京召开商品陈列赛会,张裕的白兰地酒荣获最优等奖和金质奖章。张裕的白兰地酒从此被定牌为“金奖白兰地”。1987年是国际葡萄酒年,在布鲁塞尔评酒会上,张裕的干白葡萄酒系列有三个品牌荣获世界金牌奖。国际葡萄酒界对张裕公司的杰出贡献给予高度评价,并正式授予张裕公司所在地为“国际葡萄酒城”。
目前,法国、意大利、德国为世界葡萄酒大国,意大利和法国产量最大,技术水平也最高。法国葡萄酒的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首位,有十分之一的人口靠造酒或经营酒谋生。中国的葡萄酒业虽壮大迅速,但仍属于发展阶段。
再说啤酒,它是历史最为悠久的酒种之一,有文献表明,此物起源于四千年至六千年前古埃及的尼罗河畔。在两千年前的巴比伦模纳比时代,就已编著出《啤酒酿造法》,由巴比伦国王模纳比亲手撰写而成。
啤酒由埃及传到欧洲,至8世纪,德国人率先使用酒花生产啤酒。1850―1880年间,出现了灭菌、酵母、冷冻等技术,使啤酒酿造进入工业化规模生产阶段。
而中国,直到1900年才在哈尔滨建成第一家啤酒厂。1903年,英商和德商在青岛联建英德酿酒公司,后更名青岛啤酒厂;1915年,北京建起“双合盛啤酒厂”。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只有十多家啤酒厂,年总产量不足万吨。中国啤酒业尽管起步晚、底子薄,但发展并不慢,从1950年到现在已有啤酒厂800多家,年总产量达到2100万吨,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但目前就人均水平而言,中国还算不上啤酒大国,远远不及美国、德国。美国1亿多人口,啤酒年生产量在2400万吨以上;德国啤酒年总产量1140万吨,居世界第三位,人均水平也远远高于中国。
不管怎么说,中国仍不失世界第一大酒国地位。中国从产生第一滴酒至今,已经过数千年漫漫岁月,目前可谓酒类繁多,家大业大,称雄世界。不说别的,看看中国的酒类有多丰富:
白酒类――酱香型,以茅台酒为代表;清香型,以汾酒为代表;浓香型,以五粮液为代表。此外还有米香型、兼香型。
黄酒类――大米黄酒,小米黄酒,玉米黄酒。
啤酒类――鲜啤酒,熟啤酒(按是否经过加热消毒区分)。
果酒类――干酒,半干酒,半甜酒,甜酒,蜜酒(按含糖总量区分)。
葡萄酒类――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干红葡萄酒,干白葡萄酒,香槟酒(按色泽、含糖量区分)。
药酒类、保健酒类的品种也很多,诸如鹿鞭酒、虎鞭酒、蛇酒、蝎酒、枸杞酒、蛤蚧酒……
总之,有了中原人仪狄和杜康的第一滴、第二滴酒,也就有了以后的第三滴、第四滴酒……也就有了中国注定要成为世界“酒国”的辉煌历史。
酒的出现,既给我们中国人的生活增添了一剂美味,也使我们中国社会的内容变得丰富起来。
杜康造酒初期,酒是奢侈品,它的郁香美味决不是什么人都有机会和条件能够享受的,惟有帝王公卿享乐其中。周朝在天官属下设酒正,这“酒正”的职能是“掌酒之政令,辨五齐三酒之名”,说白了,就是专门掌管酒务的官;周朝还实行“官酿”,以保证王公贵族的需要。
但酒对人的强烈诱惑不仅仅只是帝王公卿,它的郁香美味熏醉了才子佳人,最终连平民百姓也深受其染。喝酒的人多了,造酒的人也多,喝酒、造酒的都多了,酒的文化价值便出现了。
大家知道杜康这位酒圣最初打酒的工具是什么?是瓢,一个葫芦破出两半产生的那种东西。许多人装酒用什么?是葫芦,就是我们常看到的醉八仙中铁拐李总拴在腰上的那种葫芦。那么后来呢?后来一种接一种地出现了数不清的酒具,让人眼花缭乱。我们随便摆出古代的几样酒具看看:尊、豆、斗、爵、觥、觚、角……这些酒具都是古代的,其形状之多样、复杂,似乎让我们今天这些现代人也难以琢磨透彻。我们不妨先见识几种古代常用的酒具:
尊――它是一种大口酒具,肚大、底平,接近一斤酒的容积,做酒杯用。大诗人李白的名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中的“尊”就是这东西。因为古人饮用的是果酒,基本没有酒精度,所以尽管尊的容积大,但连饮数杯也无妨。换到现在,那种饮法谁也受不了。
豆――高脚,木制。它既用来盛肉盛菜,也能装酒。它作为盛酒器具是最理想不过了,因为木制器皿存酒具有防渗、防晒、防冻、防蒸发,且保味、固鲜之奇能。它的容积有最初的几斤发展到几十斤,后来又演变为木制酒桶,酒桶的容积逐渐增加到数吨。木制酒桶一直沿用到民国时期,之所以现在变成了酒缸,多半是木料用途过多、成本太贵的原因。
斗――也是盛酒器。和一般盛酒器相比,斗的容积要大一些。“李白斗酒诗百篇”、“酌以大斗”、“太保传令换大斗”等,都表明了“斗”是个大容积的酒具。斗的容积到底有多大?据推算现在的酒能装3公斤。
古代的酒具有木制的,也有铁、青铜、玉、瓷、银、金做的。越靠近今天,酒具的种类越多,做工越讲究。如果说每个时期的酒具代表每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肯定没错。
有人说,酒具是中国人类出现礼仪的明显标志。仔细琢磨琢磨也是:双手举杯向客人敬酒,表明一种尊敬,这不正是一种礼仪吗?在没有酒和酒具之前,还有什么东西值得祖先们用双手举起向他人以示敬意呢?祖先们总不会向客人双手敬水吧。双手举起酒杯使祖先们开始创造礼仪,这种简单的礼仪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丰富而逐渐发展,最终使中国以“礼仪之邦”享誉世界。
当酒与文人墨客结下了难解之缘,酒助文兴,文助酒风,两者水乳交融、形影相随之时,中国酒文化的发展便勃兴不衰。
后来,美酒不再仅供帝王公卿才子佳人享用,它冲出了宫墙,走进平民百姓中,成为民众的佳肴。
酒,其趣其乐其悲其忧尽在其中。
酒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漫长的时间过程,我们在此无需细探。但有几点需要搞明白:其一,中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发明酒的国家。其二,中国最早发明的是果类酒。其三,中国在先秦时期就产生了白酒,宋代出现了曲酒酿造法,这在世界酿酒史上是最早的。
自从中国人的老祖先发明了酒,这东西便成了尤物,弄出了中国尚酒之风古今不衰的局面。若论对酒的缠绵,我们今天的中国人绝对不会给老祖先丢脸,不信就往下看。
河南人说:一不小心就会喝晕
先讲个故事让大家领略下河南的“酒疯”。那年,北京一位老板到河南游历数日,发现河南人多,且酒风极盛,决定在省会郑州先开一家自助餐馆,而后扩展。结果自助餐馆只开业一个月,就觉得势头不妙。你道为何?因为按常规自助餐馆酒水免费,他不知道河南人喝酒那么厉害,坐下来喝得天昏地暗、没完没了,尤其是啤酒,每天准备再多也不够。他感到奇怪:北京人到自助餐馆以吃为主,怎么河南人以喝酒为主,而且一个个酒量都那么大?河南的朋友告诉他:河南是酒之圣地,河南人自古尚酒,你到这里搞“酒水免费”只有赔钱一条路。
老板想,赚不到钱可以,怎么着也得把赔的钱捞回来再撤离。他玩起了假的,在啤酒中加水。可是第一天就被客人品出来了,餐馆差一点被砸。他没想到,河南人几乎是在酒缸中泡大的,什么假酒品不出来?罢罢罢,赔就赔了,老板赶快关门。
这位老板的失误的确在于不了解河南人对酒的喜爱程度。在河南,“酒水免费”的牌子谁也不敢挂起来。
为什么讲到酒首先要讲河南?因为人家这块儿是创造了“人类第一滴酒”的地方,堪称中国酒坛“圣地”;人家又是全国酒民队伍最庞大的省份。更关键的是,人家河南人早把“酒”与“礼”融合了,世世代代、子子孙孙尚酒之风久盛不衰,据说连麻雀也有二两酒量。不论让谁说,中国酒坛的事儿先说河南为过吗?
河南酒盛缘于“礼”。中原自古为礼教之地,“礼至百姓,礼迎百事”古训千年。河南人凡事礼为先,时常因礼而酒,礼至酒随,“礼酒”一体,纵横天下。比如,家里来了客人,肯定要以酒待客,穷人富人都一样,这是“礼”。或许一家人穷得缺筷子少碗,但不会缺少酒具,寡妇家中也不例外。有人说别瞎扯,喝酒是男人的事,寡妇缺丈夫,来了客人咋喝酒?这不是问题,寡妇“缺丈夫”不缺礼节,找邻居陪客喝酒在河南非常普遍。
“猜拳”是种古老的酒令,流行于中国的中部、西部、北部地区。猜拳散布地域尽管大,但与河南比,其他地方比如四川、山东、山西、西北的“普及”程度就显得差距大了。这么说吧:在河南,爱喝酒的男人都会猜拳,会喝酒的女人也有许多会猜拳,还有不少不喝酒的男女猜拳的水平却不低。再说许多小孩子,没学会喝酒先学会猜拳,进入初中年龄段,“猜拳”便成为他们又一门“主课”,上学放学的路上、课间休息时间,常常比划来比划去。中学生随父陪客酒桌猜拳也是河南酒坛一景。若非,何以有“童叟把杯,万家酒香”之说?
河南酒民爱讲“醉美”,这是“最美”的谐音。河南人打内心崇尚“美”,他们往往以“长得真美”称赞漂亮姑娘,往往以“这人美得很”评价某个人的品性,往往以“可美”形容某件事情。在河南人的语言中,“美”代表一种满意的结果和对人对事的认可。这么一解释,大家就知道“醉美”是什么意思了,就是“喝醉是个好结果”。正因为这样,河南人以酒待客总要想方设法让客人喝醉,客人喝醉了才证明主人把心意尽到,才证明结果不错。朋友、同事一起喝闲酒,若是没人醉倒,一般不收场,非喝得有人趴下,才说收杯的事。河南人喝醉后,一般不会怪罪别人,还觉得很满意,往往会说“可喝美了”。你不要认为河南人喝酒没出息,这是人家的“酒文化”,体现的是“待客不遗余力”。想想看,河南人把“醉美”作为酒桌追求的理想结果,“酒疯”可见一斑。
说到这儿,大家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河南人常常无可奈何地说“一不小心就会喝晕”。的确,在河南,不管和什么人、不管在什么场合、不管喝什么酒、不管是什么时间,只要端起酒杯就别想少喝酒。
正因为河南自古酒盛,所以官方历来对“酒桌”比较宽容。也就是说,在河南,只要酒后不违法、不误大事,没人拿喝酒“说事”,经常喝醉也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
那年河南组织驻村工作队,某市陈副局长带队来到一个贫困村。进村前,陈副局长对队员们说:记住,形象第一,进村不要喝酒。
进村的当天晚上,村干部、各村民小组组长都到齐了,村支书说:一是让大家给工作队见个面,二是陪工作队吃顿欢迎饭。自然,摆了酒。
工作队不喝,村支书急了,说:你们是代表政府来的,看到了政府我们农民又激动又高兴,盼你们为我们农民解决困难。可是你们连农民的酒都不敢喝,还能和我们农民心连心?八成又是形式主义吧?再说,你们都是河南人,应该知道以酒待客是礼节,我们农民再穷不穷礼节。
不就是喝顿酒吗?何必伤了农民兄弟的感情?喝就喝吧,把握好分寸,不在农民兄弟面前喝晕出洋相就中。陈副局长和他的队员们终于端起酒杯。
这酒杯一端,可就由不得这帮国家干部了。农民兄弟把管用的话全撂出来,这个说:“一端起酒杯,就看出政府的干部和俺们老百姓没距离,干!”那个说:“你们都是有地位的人,平时喝惯了好酒,俺这酒质量差点,要是不嫌差,咱就干杯!”
村长的话让工作队员们更无奈,他说:“我当村长四年,今天还是头一回遇到市里的领导们来村里。你们是来帮俺老百姓解决困难的,这是俺全村人的福气呵。为这,我这个不喝酒的人,今天要把全村老少爷儿们的敬意都放进酒里,敬每位领导一大杯,洒一滴不是人!”
就这些话,就这种热情,就这般诚意,工作队员们还能无动于衷?更何况河南人本来就不把喝酒当回事,不喝晕才怪。第二天陈副局长对队员们说:和农民喝酒也能喝醉,这事要是传出去不美气。这次我承担责任,以后大家尽量不要在村里喝酒,实在憋急了,我带大家到县城喝。
要求归要求,在以后的日子里,农民的酒还是没少喝,因为根本躲不掉。比如谁家办婚宴、谁家又添丁、老人庆寿,实心实意邀请工作队员参加。农民已经把工作队员当自己人了,能拒绝邀请吗?不能,因为一旦拒绝他们,你在他们眼里就成了外人。
工作队驻村一年,撤离前陈副局长按照要求写了一份工作情况汇报,其中有一条问题是:第一天进村就喝醉酒,平时工作队员应邀到农民家里喝酒的情况也不少。
而有人对这一“问题”另有看法:工作队驻村不但有饭吃,还有酒喝,这说明党群关系好,说明工作队工作有成效,在群众心中有威信,这是好现象。
河南酒坛还有句顺口溜:下午还有会,中午别喝醉;不挨老婆吵,晚上要喝少。正因为“中午喝醉影响开会,晚上喝多气疯老婆”的现象太严重,才有了这句顺口溜。
中原酒盛之景历历在目,常令域外之客感慨:河南好进,酒场难混。河南只是“酒国”一域,其实当今中国非此地“酒疯”独有,走遍东西南北,可谓“时时杜康在,处处杏花村”。
XO老板说:XO酒在中国没身价了
中国改革开放没多久,法国的xo酒就在广东沿海登陆了,而且很受欢迎。广东人招待客人一旦摆上xo酒,就显示出了上等规格,往往给人的感觉比喝茅台、五粮液还有面子。洋酒风以极快的速度向全国蔓延,于是中国成为xo酒最大的市场。
xo的老板对自己的产品在中国的巨大销量感到吃惊,因为在他的印象中,中国是个贫穷的地方,价格昂贵的xo酒作为“贵族的享受”怎么会在贫穷的地方热销?他觉得好奇,于是亲赴中国暗访市场。
在广东一家酒店,他发现中国人喝xo酒杯杯倒满,杯杯干光,于是对陪同他的当地翻译说:你们中国人这种倒酒和喝酒的方法都不对,正确的倒酒方法应该是每次少倒一点,标准是把酒杯放倒酒不会流出;正确的喝酒方法应该是沾唇、舔舌、小抿,细细品尝。
翻译说:我们中国人喝xo酒就这样,像喝啤酒。
xo的老板说:可是xo酒是“品尝”酒,像喝啤酒那样就品不出好味道了。
翻译说:我们中国人喝酒不是为了“品味”,而是为了“表达热情”。你们叫“品酒”,我们叫“喝酒”。这就是东西方文化差异。
xo的老板说:你们这样喝酒太浪费,在我们西方十几个人聚会,一瓶xo酒常常喝不完。
翻译说:我们中国人喝xo酒每次每人平均1―2瓶是常事,只要喝得高兴,不在乎花钱多少。这就叫“穷大方”。
xo的老板说:你们这样喝xo酒对健康有害,不好。
翻译说:中国酒民队伍有句名言:宁伤身体,不伤感情。我们中国人喝烈性酒也这样,还怕xo酒?
xo的老板接着到了西北、上海、北京,中国酒民豪饮的作风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中国之行让他喜忧交加,喜的是他的确看到了自己的产品遍布中国市场,而且极受欢迎;忧的是中国酒民并未像西方人那样把xo酒视为珍品。回国后他对董事会的伙伴们说:中国人喝疯了,他们没有品酒的习惯,只会大杯大杯地干,xo酒在中国被喝得没有身价了,从长远看这不符合我们的利益。
为了维护xo酒的身价和地位,董事会决定:限制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提高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价格。
他们原以为此举足以使中国人明白xo酒的“贵族”身价和国际名酒地位,结果怎样?直到今天中国酒民喝xo酒的作风仍然不变,还是大杯大杯地豪饮,像喝水。
北京人说:首都也是“酒都”
北京是什么地方?是中国的首都。“首”是什么?是至尊、至上。所以北京人总是“牛气”冲天,多少年来,除了上海人,没有哪地方的人敢和北京人较劲。
听说过北京人和上海人互相“请酒”吗?这个“段子”很精彩。
说的是北京人到上海人家里作客,上海人非常热情地问北京人:喝什么酒?
北京人故意将军说:茅台、五粮液都行。
上海人说:哎呀,对不起!我们这里不产这种好酒。
北京人说:没关系,你们这里产什么酒就喝什么酒吧。
上海人说:我们这一带产黄酒,来了贵客就喝它,家里还有一点。
上海人拿出一瓶黄酒,向北京人介绍说:喝这种酒需要加温,我喜欢加些开水,味道淡淡的,蛮好的。
北京人心想:他姥姥的,都说上海人小气,这回可见识了。
不久上海人到北京人家里作客,北京人也非常热情地问上海人:喝什么?
上海人说:有什么就喝什么吧。
北京人一下拿出十几种酒,说:首都也是“酒都”,全国各地产的酒都有,你随便选吧。
上海人吃惊地说:哎呀,我倒不知道喝哪一种酒好了,每样都尝一点吧。
北京人心想:姥姥的,喝我的酒倒挺舍得,还每样都要体会一下,没那么容易。
北京人摆上一只大碗,倒进一小盅茅台、又倒进一小盅五粮液、再倒进一小盅二锅头……把十几种酒掺兑一大碗,对上海人说:全有了,您请。
上海人有些疑惑地问:全掺在一起成什么味道了?这样喝有点怪怪的哦。
北京人说:嗨,都一样,您喜欢在黄酒里掺开水,味道淡淡的;我喜欢酒掺酒,味道浓浓的。
上海人眼看着有酒不敢喝,心想:都说北京人的热情只在嘴上,这下可见识了。
上海人和北京人都把对方“热情”地耍了一把,打了个平手。
凡是“段子”皆有夸张之处,不必当真。但北京人说首都也是“酒都”,倒不失其真。
“酒都”有四大盛况:
一、酒战最激烈。电视、报刊、广播、车体、道路到处是酒类广告,大大小小的酒店到处是酒类促销小姐,“占领北京就是占领全国”已成为酒业大战中的基本理念。
二、酒种最齐全。在北京,只有想不到的酒,没有买不到的酒,全国5万多酿酒企业的产品都是首都的“常客”,就连洋酒也应有尽有。
三、酒店最密集。“星级酒店连成片,酒家酒楼连成串,不管档次高与低,家家客多家家赚。”北京的酒店之多不仅是中国之最,也是世界之最,酒店生意火爆足以说明有酒不愁卖。
四、酒民最大气。全国就属北京的酒民喝酒“大气”,价格再贵的酒也敢喝,喝多少也不在乎。为什么?因为北京的官大、官多,外地人来北京“拜佛”先请客,专拣好酒上,一瓶酒数百上千元还生怕规格上不去,客人不满意,北京一部分酒民的“大气”是被外地人抬起来的。再者,北京的名人多、大款多,这些人不管是请别人喝酒还是被别人请酒,面子总是第一位的,要喝酒就得喝得大大方方,多花些钱没关系。这就是北京酒民显得比外地酒民“大气”的原因。
这“四大盛况”何地能比?所以北京人敢说首都也是“酒都”。首都是全国许多方面的榜样,“酒都”也是中国酒坛的风向标,所以外地人说:“能否刹住吃喝风,全国都要看北京”。换句话说,看看北京的吃喝风,就知道全国怎样了。
西北人说:酒嘛,水嘛
都知道西北人穷,可是人家喝酒不吝啬,而且洒脱。西北人有句话常挂在嘴上:酒嘛,水嘛;醉嘛,睡嘛。什么意思?就是把酒当水看待,不怕酒;喝醉了就睡,不怕醉。说到底,体现的是西北人的豪放性格。
中国有句老话:穷盐罐子富酒瓶。意思是说,人再穷盐罐子不能没盐,人富有酒喝。而西北人不一样,不管穷人富人,都尚酒,富人有富人的喝法,穷人有穷人的喝法。
据说,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工程”,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一个考察团赴西北搞项目论证,走到哪里考察团的负责人都强调:西北是个穷地方,不要大摆酒宴。可是西北人装作没听见,该摆好酒照摆不误,缠着考察团人员喝酒。西北人对考察团人员说:我们西北人离不开酒,有事没事都喝酒,有客没客照喝酒,你们不来我们也喝酒。你们来帮我们搞大开发,我们既高兴又感动,更要喝酒。考察团人员面对豪放、热情的西北人,也只好每每端起酒杯。
据说,西北域历来不遵禁酒令。当年唐明皇颁布禁酒令,不久得到密奏:西北百姓说,没饭吃、没衣穿的日子还能熬,若是连酒都喝不到,不反还等什么!唐明皇闻之急忙安抚西北百姓,赶快撤销了禁酒令。
再说近点,共产党执掌天下后,西北人有饭吃、有衣穿了,挺满足。改革开放后,西北人怎么说也比过去富一些了,更满足。都说“温饱思淫欲”,而西北人更思“饮欲”,喝酒更勤了,管都管不住。有个“段子”说,有年中央下令狠刹官场吃喝风,西北一位乡长在一个村子喝了支部书记的喜酒,被人揭发。县长找乡长谈话,乡长说了句玩笑话:我没当乡长时也爱喝酒嘛,当了乡长连酒都不能喝,还不如不当。县长一听笑了,说这段日子到处跑都不敢喝酒,憋不住了,找个安全的地方喝一场?乡长拉着县长又到了那位村支部书记家喝起来。县长和乡长共同“顶风作案”,被一位早想取代县长的副县长发现了,反映到县委书记那里,而县委书记笑了笑没说啥,显然不当回事。副县长又给市委书记写信,连县委书记也告了。接着又给省领导写了告状信,省里调查组终于来了。先是找到村支部书记了解情况,村支部书记说:当年穷得叮当响,酒瘾上来想卖房;如今日子好起来,举起酒杯感谢党。当年喝酒喝不爽,只因到处是“老蒋”;如今有了共产党,为啥不能喝几两?
村支部书记又对调查组说:好官吃喝不误政,坏官心里没群众,腐败不在吃喝风;白天文明不精神,夜晚精神不文明,这种干部才该整。
省里调查组怎样处理这件事暂且不论,这个“段子”至少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西北人对酒的留恋程度。
军人说:酒场就像战场
中国军人自古至今尚酒,军人与酒的故事信手可摘――勾践“一壶解遗浑醉”、项羽兵败饮酒悲歌、张飞醉失徐州、许世友十战九饮、刘伯承与小叶丹酒血之盟……
军人爱酒,是因为本色相近。军人面对的是刀光剑影、生死搏杀,多英雄气概;酒乃壮烈激怀之物,可壮胆鼓志。酒壮英雄胆色,古今佳话连篇――关云长温酒斩华雄、单雄信醉踏唐营、牛皋醉破金兵、李逵醉闹东京……
再看咱们共产党的军队,打日本、打老蒋、抗美援朝,出征前将士们也喝壮行酒,胜利归来也摆祝捷宴。
总之,军人尚酒尚在精神,所以自古至今酒不怠军。
说到当今中国军人,和平环境无仗可打而尚酒之风犹存,这是壮的哪门子“英雄胆色”?话不能这么说,因为军人心中有硝烟,养兵千日养的就是“英雄气概”,所以军人任何时候都会把酒做为一种精神对待。若非,和平时期的军人何以说“酒场就像战场”?若非,何以有人评价说:解放军上了酒桌往往像上了阵地,见到对手像见到“顽敌”,拿起酒杯像拿起武器,喝起酒来勇猛无比。
还是讲个故事,请大家领略一下军人喝酒的风采。
某步兵团和某坦克团同驻一地,两家关系密切,每年元旦、春节、八一都互相走访。这三个节日被两家称为酒桌上的“三大战役”,年年打得难分难解。有一年元旦,刚上任的步兵团团长带队到坦克团“认门”,坦克团领导酒桌布阵,热情接待。
一开宴,坦克团团长说:开门迎贵客,不醉不散伙。咱们按老规矩来,主人一杯“引路酒”,客人跟着主人走。说罢端起一大杯五粮液一饮而尽。这一杯就是三两酒。
“引路酒”是两家在酒桌上早已默认的一种信号:如果主人第一杯酒端起大杯,说明主人没什么重要事情要做,可以放开喝酒;如果主人端起小杯,说明主人还有别的任务,喝酒就要有所节制。
“引路酒”也是酒桌上的喝酒标准,主人第一杯酒喝多少,其他人也要喝多少,不能随意。
喝罢“引路酒”,坦克团团长对步兵团团长说:酒场如同战场,不同的是酒场不玩机智只讲勇敢,两军相逢勇者胜。我先和你单独喝杯酒,预祝步兵团在你这位新团长的领导下,新年出现新气象,少出事故多出成果。说罢举杯,两位团长叮当一碰又是二两酒下肚。
见坦克团团长又要举杯,步兵团团长马上拦住说:伙计等等,这两家伙就是半斤多酒,连口菜还没吃呢,你们开坦克车总不能不加油吧。
坦克团团长笑道:你们步兵最重视野战生存能力,几天不吃不喝不也照样打仗嘛。咱们还是老战法,三杯酒喝罢再动筷。第三杯酒,我敬在座的步兵团各位,祝大家新年快乐,家庭幸福,心想事成。
三杯“开场酒”过后,坦克团团长对步兵团团长说:现在开始,咱俩边吃边休息边督战,谁让咱俩是团长呢。下面看他们的了。
酒桌上顿时硝烟大起,碰杯声、喊叫声响成一片,两军对垒厮杀不休。
八瓶白酒瓶瓶见底了,这时坦克团参谋长叫道:报告团长,“敌人”顽强,第一轮冲锋我军受阻。
坦克团团长对步兵团团长说:老弟,你的队伍行呀,我手下这几员大将硬被阻击住了。看来,我得“洗车”了,再拿不下就“输血”。
“洗车”就是换啤酒,“输血”就是换红酒,这是酒桌“军语”。
一口气喝光两箱啤酒,坦克团参谋长又报告道:团长,“敌方”仍未受到重创,只、只有一人倒、倒下。话音刚落便也“牺牲”了。
坦克团团长见状大笑道:他妈的,你这个参谋长真丢本团座的人。副团长,开始“输血”!
这时步兵团团长说:算了吧老兄,都倒了我们不就成光杆司令了。
坦克团团长说:战场上没商量,打到最后一颗子弹、拼剩最后一个人,也要分出个胜负。老弟,平时弦紧弓满,今天难得痛饮,放开喝吧。
喝倒一个抬走一个,最后喝得只剩下三个人,两个团长和坦克团副参谋长。坦克团团长高兴了,“骂”自己的副参谋长:你们这帮家伙真不像话,怎么把人家都喝倒了,就剩下团长一杆枪,下面的酒怎么喝?这不明摆着要咱们“优待俘虏”吗。
步兵团团长说:老兄,就算你今天手下留情了,还留下我一个清醒的。但是你别高兴太早呀,我步兵团还没有全军覆灭,咱们接着来呀。
最终两家打了个平手,因为步兵团团长来个舍身“炸碉堡”,与“敌方”同归于尽。
看罢这个故事,希望大家不要认为解放军饮酒无度,完全不是这回事。总体上讲,部队对喝酒还是有所限制的。当然,这些年,军队与社会的交往密切了,军人与地方各界人员酒桌相遇也是常事,把酒问盏也不失为密切军地关系的一种方式。再说,军人也是人嘛,也需要借酒表达感情。不管怎么说,军人喝酒是种正常现象,惟一“不正常”的是,他们喝酒的方式更勇猛一些,这自然与职业有关。
接待处长说:喝个天昏地暗,图个阳光灿烂
几乎是一条定律??凡是地理位置比较优越的地方和单位??接待任务都极重??招待费没有不超的。这些年大家也几乎习惯了大吃大喝??富裕的地方和单位把酒店装修得像宫殿??营造的环境让客人进去便酒欲大发??禁不住萌发这种地方要多来的念头?^一些地方和单位穷得叮当响??盖不起住房??发不下工资??却照样穷吃海喝??即便到处记账赊欠也要搞好接待。穷是穷??挺热情。
接待任务何以繁重?想想便知?]上级领导和机关人员下来检查工作??或是搞调查研究??要不要接待?接待不好后果不好??接待越好来得越多?^友邻地区和单位来人也要接待??横向联系少不了;招商引资、经贸洽谈更要好好招待??多分热情就多把银子;各种各样的关系比如这个领导的亲戚那个朋友的朋友来了也不能不接待??谁没个亲戚朋友?总之??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南来北往、公公私私保你应接不暇。有客就有酒??有酒就有情??完全符合“酒以成礼”的古老传统。酒盛情盛风便盛。
一位曾当过十年接待处长的“酒民”对什么是“酒疯”有切肤之感。他被选中当政府接待处长时,政府主要领导对他说:手中有钱有物,眼中有客有主,便是你的工作特点。干这差事不容易,送你八个字――两袖清风,一肚酒精。什么意思?就是说管钱管物要不贪不占,陪客喝酒要天天操练。
当接待处长的确是个喝酒的差事,而且在酒桌上还真得卖劲。当领导的上了酒桌,分两种情况,两种喝法。如果是上级领导来了,而且能够决定下级的命运,下级领导就会主动喝,不会让手下人替一滴,直到喝得上级领导高兴为止。如果是上面一般人员来了,领导会把“礼节酒”敬到,然后说自己近期身体有什么什么毛病,或者找个别的理由,尽量少喝。但为了显示热情,却让手下人往前冲,自然少不了接待处长。对接待处长来说,来的都是领导,不管自己的领导喝多喝少,他都得端着酒杯紧忙活。他的“政绩”是和酒桌上的酒下得快慢与多少联系在一起的。
在接待处长的印象中买酒从来没有几箱几箱的买,而是半车半车的拉。第一年粗粗算下账,光酒钱干掉数十万元,原担心领导会指责他不知道节约,没想到领导一句“不算多”让他心中踏实了。慢慢地他更明白了领导的心态,只要喝出感情,喝出效益,喝出表扬,再破费也没关系。在反复揣摩了领导的心理后,最终他总结出一句话:喝个天昏地暗,图个阳光灿烂。
接待处长说他在任十年,也只有早上在家吃个早饭,其他时间几乎全泡在酒桌上了,天天几乎都是醉醺醺的。有一天儿子说:爸爸,我看你已经喝疯了,你就那么爱喝酒?
他说:不是爸爸喝疯了,是这个社会喝疯了;不是爸爸爱喝酒,而是爸爸喝酒是工作。
儿子又说:别人的工作能升官发财,我看呀,你这个工作只能伤害身体,保不准有一天喝个肝硬化。
接待处长顿时眼泪汪汪。为了躲避将来的“肝硬化”,他最终辞掉了这个喝酒的“工作”。
妻子抱怨:天天围着酒桌转,喝酒成了家常饭
自古酒托“情”,老祖先喝酒常常触动喜怒哀乐、悲壮义勇之情怀。“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表露送别之情;“醉卧杀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抒发的是生死壮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似是迷茫中的期盼;“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释放的是及时行乐思想;“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浇愁愁更愁”,烘托了万般愁绪……由此可见,先人举杯问盏“感怀”在先。
今天的中国人更多的是找理由喝酒,之所以喝酒喝出了“疯景”,实在是因为喝酒的理由太多。而种种理由不管是属公属私,哪个单位都有,哪个人都能常常遇到。
人人都有生日,大家都有庆贺生日的习惯,一庆贺就免不了邀请亲朋好友,于是自然要喝起来。就连小学生的生日也日渐隆重起来,不会喝白酒总可以喝杯啤酒、红酒,不沾点酒味不算过生日。
哪家生儿育女,都要做“满月”、过“百天”、庆“周岁”,三道喜酒非摆不可。
谁家的孩子考上大学了、当兵了,家长会按捺不住摆酒庆贺,这是中国人望子成龙的心态所至。
如果谁升官了,庆贺酒更得喝,“铁杆兄弟们”会设大宴大喝,想“密切联系领导”的人也会想办法摆酒表示效忠。
婚宴最隆重,不管城市或乡村,不论富有或贫穷,酒席一摆就是几十桌。有些地方还摆流水席,一摆就是半个月。
不少地方死了老人也要摆酒宴,做子女的以示孝心。尽管有些子女在老人活着的时候对老人并不怎么样,但在老人过世之时却舍得大办丧宴,让人感到“孝心”大发。
喝酒的理由细找起来远不只这些,多得让许多酒民的妻子不敢相信。一位在北京工作的国家机关干部两地分居多年,终于把妻子调到北京。可是妻子入京一年多,抱怨丈夫说:“天天围着酒桌转,喝酒成了家常饭,和没团聚差不多。”原因是丈夫几乎天天晚上在外喝酒应酬,总是醉醺醺的,连夫妻之间的“温存之事”也越来越稀少。一来二去妻子便怀疑起别的事,丈夫越解释妻子越不相信,说:从小城市来京城长见识不小,知道了“一等男人国外有家,二等男人家外有家,三等男人凌晨回家,四等男人下班回家”。你算几等男人?真觉得我对你缺少吸引力就早说,别误了你的事。
丈夫听后哭笑不得,顿时体会到了什么是“不要肝不要胃,喝得夫妻背靠背”。为了缓和夫妻关系,丈夫把已经退休的岳父岳母接到北京。
岳母劝女婿道:不就是因为酒吗?不是说一次不去喝,少喝几次不就没事了吗。
他对岳母说:我经常往全国各地跑,到哪人家都热情接待。跑多了熟人朋友也多,等人家来了北京,说想见一下面,一起吃顿饭喝几杯酒,您说我还能不给这个面子?人家知道来北京的客人多,喝酒吃饭不要咱掏钱,可是咱不赔钱陪点精力总不过分吧?再加上老家人、老同学,来北京的人多呀,都是多年见次面,还能不喝几杯酒?除了京外来客人,还有本单位人,长期在一起共事,谁还不请谁,陪谁喝几次酒?除了外地和本单位的人,还有更多的社会联系,结交面越大办事越方便,自然喝酒的机会越多。不喝行不行?不是不行,大不了关起门朝天过,让人说你架子大,不讲交情,不够朋友。可是人在社会生活不适应社会寸步难行呀。再说我本是个爱交朋友,挺讲交情的人,改变性格不容易。说东道西,喝酒都有理由,不然的话,谁愿天天费时耗神喝酒应酬总不着家?
岳母细细一想女婿的话的确有道理,终于完全表示理解。妻子的态度也终于好转,既与老人说教劝导有关,也与后来她自身的经历有关。原因是来北京工作时间久了,许多想到想不到的应酬也日渐多起来。“女人尚且如此,男人更不要说”,妻子这点体会表明了对丈夫的深切理解。
纪检书记说:禁令一道道,对策一套套
如果把“酒疯”说成“国患”未免过分,但“酒疯”久存的确算不上好现象。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权力部门曾发出过一道道禁令,希望能够限制大吃大喝的不良现象。只是,一道道禁令顶多管一阵子,不久便过期失效。下面的对策比上面的政策更高明,这也是中国的一大“国情”。所以一位市纪检书记说:从建国到现在,中央禁止大吃大喝的文件下发了几十个,还是没管好一张嘴。
一个真实的故事,说的是有一年中央明令狠刹吃喝风,官场上喝酒小心了。某省一位厅长带检查组到各地、市本系统检查贯彻落实《准则》情况,转了半个月憋了一路没敢喝酒。到了最后一站,午饭时一位作陪的副市长说,厅长呀,您看这鬼天气,久旱,庄稼都蔫了。这人要是“酒旱”,也会蔫。您不希望下场毛毛雨?
两人本是大学的同学,无需做虚。厅长笑笑说,你小子想引逗我“顶风作案”,在你这里下“毛毛雨”,传回省里搞不好就成了“大雨”。我得憋住,回到家里再透透地喝,喝自己家的酒没毛病。
副市长说,老同学呀,中午备的酒就是我从家里带的,没毛病。
厅长说,没毛病就“毛毛雨”一下吧,谁让我们老同学见面呢。
中午这场“毛毛雨”下得偏大了,厅长醉了。但当时并没有人看出厅长有醉意,他属于“后醉”那类酒民。
厅长睡了一个多小时后,手下叫起他说,人都到齐了,等您到场。手下人说的是等他参加座谈会听取汇报,而此时,他醉意已至,以为晚宴又开始了。于是,故事的“核心”出现了。
一进门,厅长看到大家坐在沙发上,便说:中午是大圆桌,现在变成分餐制了?大家没有听出厅长说的是醉话,还以为他在玩幽默。他见茶几上没有菜,对副市长说:晚饭一定按标准来,四菜一汤。大家把两句话联系起来听,感觉到厅长中午喝多了,于是小声笑起来。
副市长赶快打圆场,对大家说:厅长一行这次来是检查贯彻《准则》情况的,总怕我们超标准接待,饭前总提醒。这种以身作则的行为很值得我们下面学习。座谈会开始,请厅长作指示。副市长有意把“座谈会开始”几个字加重语气,对他以示提醒。
可是厅长脑子昏了,讲话还是喝酒的路子。他说:四菜一汤,拥护中央;《准则》学准,喝酒别狠。“酒旱”不语,能忍是喜;再熬一阵……
下面一句是“抱坛大饮”。这是前不久副市长和厅长共同在省党校参加学习《准则》短训班时大家总结的一段顺口溜。副市长不等厅长说完,马上接口改词:戒掉酒瘾。几字之差,其意大变,副市长一个下意识的举动为老同学免了一劫。
后面厅长的酒劲小了,也算勉勉强强参加完了座谈会,没闹出大笑话。可是厅长回到省城没几天,就有人给省领导写告状信,说厅长“在检查贯彻落实《准则》期间大喝大醉讲醉话”。省领导看后火起,指示要查一查这件“顶风”之事。副市长把厅长在座谈会上的讲话内容全部写出来给前去调查的人看,看不出哪一句是醉话。副市长反复声明酒是从自家带的,以尽同学之情,此事才算没给厅长造成麻烦。
一道道禁令对党政机关还有点作用,而在其他范围基本不灵。比如企业,国有企业有人说:不喝酒行吗?喝酒是一种正常的、也是最普通的营销礼节,酒也不能喝?买卖怎么做?民营企业更不管这一套,我花自己的钱喝自己的酒,管你什么事?
即便禁令能管到的地方也难以完全令行禁止,各种各样的对策差不多把禁酒令变成了“进酒令”。你说不能公款喝酒,我说酒是从家带的;你说什么什么场合不能喝酒,我说啤酒不算酒,喝几瓶啤酒不算违规。你说什么什么情况下不能上茅台,我把茅台酒装在郎酒瓶里,我不说明就是了。
既然禁令都显示不出明显作用,这“酒疯”还能制得住?
农民说:一杯酒一瓶油,一场酒一头牛
一看油呀牛呀,就知道是农民的语言。的确,这是农民对乡镇干部吃喝无度的抱怨。
有人依次为当今中国酒坛划分出了“势力范围”:第一“雄师”乡镇干部,喝白酒打白条;第一“凶师”县处干部,喝红酒收红包;第一“熊师”离退干部,喝啤酒喜眉梢。
乡镇干部何以堪称“雄师”?有人编了这样一段顺口溜:
乡镇干部酒量大,哪个见了哪个怕;
乡镇干部酒劲猛,端着大碗使劲整;
乡镇干部酒胆正,喝不倒下不叫停;
乡镇干部酒功深,白红啤黄喝不晕;
乡镇干部酒风好,要喝多少喝多少;
乡镇干部酒瘾重,两天不喝就闹病。
这段顺口溜有点言过其实,也有点以偏盖全,乡镇干部看后千万别受刺激,肚量大些,调侃嘛,肯定不是标准,不必当真。
应该说,乡镇干部喝酒负担的确过重。以某乡长为例,他大学毕业后先是任科技副乡长,主管科技兴农、计划生育之类。第一次和乡长同席喝酒,没比划几下就醉了。乡长说,你这点酒量可不行,以后要加紧锻炼。当我们这类干部喝酒是基本功,有时也是工作需要。他到任后受领的第一个任务是在一个村建蔬菜大棚,可是连去几趟村支书就是不动,难为得他不得不找乡长诉苦。乡长说你跟我再去一趟,看我怎么对付这家伙,以后你就知道该怎样和这帮东西打交道了。乡长直奔村支书家,说:伙计,我这几天闲着没事,专门来找你喝酒。今天简单些,先炖两只老母鸡,搞两瓶高度糊涂仙;明天再提高标准,尝尝你家的山羊。村支书连忙说,乡长来得正好,我正打算找你汇报明天大棚开工的事哩。
酒后离开村子,乡长对副乡长说,算这家伙聪明,不然去他家连喝三天,天天提高标准。你现在知道会喝酒的好处了吧?
酒桌一坐,事都好说;酒杯一端,难事简单;酒杯一碰,事情搞定。副乡长两年喝下来不仅酒量喝大了,啥事也都喝明白了,也出了政绩。后来乡长提为书记,副乡长提为乡长。一次县里召开三级干部大会,书记乡长率领村支书、村长几天连打几场硬仗,喝败了几个乡镇。县委书记开玩笑说:这是一个喝酒的班子,带的是一支喝酒的队伍。乡长感觉到县委书记是换个说法批评他们,于是也换个说法开脱责任,说:我们是“喝久”的班子,带的是“久喝”的队伍;“喝久”班子久团结,“久喝”队伍久兴旺。
因为乡里没有企业,农业结构也单调,所以就穷。乡中学申请翻新校舍,他说没钱;老干部报销药费,他仍说没钱;乡村道路升级,他更说没钱。一次次说多了,大家便叫他“没钱乡长”。但“没钱乡长”摆酒宴从不叫穷。
八月十五月儿圆,千家万户团圆饭。乡长回家与父母妻儿团聚,饭桌上看到刚上小学的儿子撒了几粒米饭,便对儿子背了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早就对“没钱乡长”这个儿子产生不满的老父亲顿时破口大骂:少在家放屁,你天天在外疯吃疯喝,一杯酒一瓶油,一顿喝掉一头牛,一年喝没一座楼,回家倒教育儿子“粒粒皆辛苦”,自己要不要脸!
乡长对父亲说:谁愿整天往自己肚里灌辣水?许多情况下不喝不行呀。
父亲说:我就不信共产党不管你们这些酒疯子,祖孙几代出你这个官,我看早晚被你喝掉!
乡长说:我倒真希望这样,能刹住“吃喝风”,乡镇干部就少受酒精之苦了。
中国酒民如此疯狂,足见酒的诱惑之大。
酒的“魅力”何在?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