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山东到货到货一直保持较高水平,企业也开始反复震荡,但整体的价格小幅回落,近期关于玉米的各种利空消息不断,已经开始影响到持粮主体的心态,在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持粮主体的出货节奏加快,甚至开始影响到稳定的东北地区,马上就要进入下旬了,小麦玉米开始显现出颓势,为何说从本月下旬开始小麦玉米一涨一跌?
 
  关于小麦玉米一涨一跌的说法,小编也仔细看来相关的分析,但有些点小编并不是很认同,特别是关于玉米下旬要进行大跌模式,以目前持粮主体的心态和市场的需求来看,玉米确实显现出上涨无力,企业开始试探性的进行压价操作,但还不至于对价格进行大规模的打压,原因主要有三点:
 
  1、持粮主体的心态虽说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面对降价还是很理想的,一旦降幅较大持粮主体随时停装停售,以目前市场的流通情况,整体还是偏紧的,短期内持粮主体还是有较强的话语权,但大概率会在六月份发生转变!
 
  2、官方的态度目前还是不明朗,虽说关于政策粮投放的消息漫天飞,但官方并未公布具体的投放公告,但中储粮确实在不断加大投放力度,探价和警告的意味较为明显,这点还是需要注意的!
 
  3、目前企业虽说保持刚需,只不过山东企业的库存周期普遍不高,就算是开机率有所下降,目前也保持在50%以上,每天还是对原粮保持刚需采购的,只不过已经很难再接受高价玉米了!
 
  关于东北地区价格的波动情况,小编认为目前当地企业基本已经放弃了“锁粮”的想法,毕竟山东及华北地区给的价格确实很高,而东北当地企业库存周期上要远高于山东地区,而销路上却不及山东地区,而根据中国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和中国饲料工业协会5月15日发布的《全国4月饲料生产形势》报告显示,2025年4月,全国工业饲料产量2753万吨,环比增长4.2%,同比增长9.0%,其中饲料企业生产的配合饲料中玉米用量占比为42.1%,同比增长4.2个百分点。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1、四月份下游饲料市场开始回温,玉米的占比有所增加,但进入本月之后,玉米走高新麦入市,山东地区小麦玉米的价差基本销售,越来越多的饲料企业采购目光转移到小麦身上,四月份饲用上涨的局面五月份很难再现!
 
  2、相关部门确实在加大下游需求的刺激,同时也在积极推动玉米饲用占比和饲料配比的更新,只不过随着饲料配比的不断更新,玉米饲用的占比开始呈现下滑趋势,从时间上来看早已经跌破50%,这对玉米来说绝对不是好消息!
 
  针对于当前的玉米持粮主题来说,利润已经显得很丰厚了,再加上马上要面临新麦入市,华北及黄淮地区持粮主体将进行落袋转战的环境中,同时又面临东北粮的冲击和下游需求的疲软,玉米上涨之路确实短期算是“断绝了”,如果在算上虽说可能落地的政策粮投放,对玉米来说压力确实很大,只不过持粮主体和企业之间的博弈尚未决出胜负,贸易商的底气还是有的!
 
  关于东北地区新玉米播种不及预期的消息,确实加强了部分持粮主体的心态,特别是针对东北地区,但越是在这种市场可能出现较大波动的时候,官方出手的概率就越大,另外东北地区干粮的成本线高于华北及山东地区,利润相对没有华北山东高,再加上本周进口玉米增加的威胁下,东北持粮主体的出货速度高于华北山东,未来一段时间,东北地区企业会进行震荡弱势阶段,大还不至于出现大跌的局面!所以建议持粮主体要保持温和的出货节奏,尽可能不给企业压价的借口!
 
  小结:小编不否认本轮上涨超过预期,但要知道目前下游需求低迷,政策层面也将出现变化,根据小道消息显示,本月21号官方将企业第一轮的政策粮投放用以试水,再加上企业利润严重下滑,和新麦入市在即的影响,玉米所要面临的替代压力凸显,强烈建议市场主体理性看涨,结合自身情况制定购销计划。接下来继续关注麦收前腾仓情况,玉麦价差、政策端投放以及市场购销节奏。关于玉米中远期的走向,小编认为玉米下一波的机会在6-9月份,得出这个判断的主要原因就是今年售粮进度较快,后期容易出现阶段性的供应偏紧,价格有一定的上涨空间!
 
  新麦情况:
 
  随着新麦入市进度的加快, 新麦的价格上涨趋势也开始显现疲软起来,而制粉企业针对陈麦也开始不断进行价格的调整和试探,对此小编认为,新麦和陈麦要分开来看,关于新麦要把握两点:
 
  1、关注新麦的产情和贸易商的收购情况,还是那句话,新麦收购价在1.2元/斤附近是可以进行收购的,这个价位基本不存在亏损的可能,至于企业南下收购新麦的行动。
 
来源:博易大师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