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户惜售明显 新季玉米上市量少价涨
- 发布日期:2010-10-27 啤酒工业信息网
进入10月下旬,北方产区秋粮收获基本结束。由于农户心理价位较高、惜售心理明显,新玉米上市量不多,市场价格高开后小幅上涨。
截至10月21日,全国产区玉米磅秤收购均价为1873.97元/吨,周比上涨19.62元/吨;中储粮全国玉米收购价格指数为122.99,周比上涨0.36%。
东北农户对新玉米价格预期较高
从目前来看,东北地区新玉米上市量仍然较少。各地玉米收购工作虽陆续展开,但多以中小规模贸易商为主,部分村屯基本无价无市。当前吉林长春地区水分 30%、杂质1%以内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价为1410元/吨,水分超1扣1.2,折成14%安全水玉米价格为1740-1750元/吨;四平地区水分 30%、杂质1%以内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价为1420元/吨,水分超1扣1.2,折成14%安全水玉米价格为1750-1760元/吨。辽宁沈阳地区水分 32%、杂质1%以内玉米贸易商收购价为1440元/吨,水分超1扣1.2,折成14%安全水玉米价格为1830-1840元/吨。与上年同期相比,上述价格提高270-330元/吨,涨幅为18%-23%。
据了解,东北农户对新玉米价格预期较高,惜售心理较强。部分农户表示,近年来由于经济水平提高,粮价快速增长等因素影响,除部分贷款种植及极度贫困农户外,多数不急于售粮,基本在12月份及春节前后售粮;部分储存条件较好,要待到5月新作种植期间售卖。
华北黄淮新玉米价格继续走强
当期华北黄淮产区玉米开始逐步上市,收购价格保持坚挺,局部略有上涨。目前,河北南部新玉米收购价在1920元/吨(15个水左右),北部新玉米收购价也达到1860元/吨,中部地区玉米收购价在1820元/吨附近,在价格上涨的态势下,农民卖跌不卖涨的售粮习惯有可能进一步推动玉米价格上行。河北昌黎地区深加工企业国标三等玉米挂牌收购价格1940元/吨,收购价格略有上调。山东作为华北产区中的销区市场,新玉米价格目前已经接近前期高点,达到 2100元/吨,较上市初期的玉米价格有200元/吨的涨幅。尤其深加工产品可观的加工利润保证了良好的开工率,刺激了玉米收购价格上涨。
南北港口陈玉米价格小幅上涨
据北方港口玉米贸易商称,由于近段时间港口陈玉米数量渐少,价格出现小幅上涨趋势。目前陈玉米港口内平舱价格在2000-2020元/吨,上涨10-20元/吨。港内也有新玉米在逐渐到货,到港价格普遍在1930-1950元/吨。
近日受“鲇鱼”强台风天气影响,以及东北内贸玉米库存较低,南方港口玉米价格亦有所上涨。广东深圳港口猪料玉米价格主流售价2140-2150元/吨,目前大船无法停靠,中等以上企业库存普遍20天以上,进口玉米库存约为16万吨,内贸玉米库存6万吨,预计台风过后大船抛锚卸船,价格情况有望回调。
临储玉米拍卖继续承压回调
随着华北黄淮及东北主产区新季玉米上市量的进一步增加,国内玉米市场供应也更加充裕,玉米拍卖继续承压回调。
10月19日,东北临时存储(含中央储备)玉米计划销售99.5万吨,实际成交21.47万吨,成交率21.58%,成交均价为1612元/吨,较上周回落了11元/吨,为今年临储玉米拍卖以来最低成交价;跨省移库临储玉米计划销售61.05万吨,实际成交4.5万吨,成交率为7.37%,成交均价为 1992元/吨。可以看出,随着国内新玉米陆续上市,市场的目光已逐步转向新粮收购。
后市玉米大幅涨跌几率减小
目前新玉米收购价格高开已成定局,展望后市虽然利多因素占据主导,但是国家维持玉米市场价格稳定的力度不减,后市玉米价格高位稳定运行将是主基调,大涨和大跌的可能性在逐步减小。本年度若无国家临储收购的托市,将会对市场各级主体收购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南方养殖企业到东北产区采购玉米的补贴减半,将会一定程度上削弱多元主体“抢粮”的积极性,并且将会或多或少减缓农户后期对玉米价格上涨的预期,从而抑制玉米价格后期的大幅度走高。但是由于支持玉米价格走强的许多因素依然存在,特别是本年度频发的自然灾害增加了农户的种粮成本,农户惜售心理将会对玉米价格的下跌形成抵制,在整个商品市场涨价的大背景下,国内玉米价格大幅下挫的可能性也几乎没有。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