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山东到货降至低位,山东再现大面积飘红涨幅维持在10-30元/吨之间,相比于山东的全面开花,华北及东北地区表现的相对平稳,整体波动并不大,值得注意的就是昨日东北地区单日最高涨幅达到120元/吨,虽说属于补涨且依旧没有达到一线水平,但对持粮主体的刺激还是有的,再加上昨日中储粮投放罕见的出现了高溢价,持粮主体普遍认为2500已经稳了!
 
  截止到发稿前,山东已经有几家企业站上了2500的位置,而且后面还有不少企业正在向2500“冲锋”,对于华北及山东地区的持粮主体来说,现在惜售情绪高涨,市场流通粮源进一步缩水,如果按照现在的行情继续走下去,那么玉米势必会出现极端的“单边行情”,但在小编看来,这更多的会是“闪电过山车”,玉米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看都不具备持续上涨的条件!
 
  1、现在价格如此突涨,主要靠的是到货大幅缩水,还是五一期间那句话,上量试试,要知道现在市场可还没到缺粮的地步!
 
  2、根据最新的天气预报显示,本轮天气助力即将过去,可以预见,随着天气好转和价格的走高,持粮主体出货的速度势必会加速!
 
  3、官方目前态度还不明朗,但在昨日的文章里咱提到过,本周中储粮开始扩大投放,再加上陈化水稻开始进入排期,市场供应要产生新的变化!
 
  至于6-7号中储粮拍卖的溢价,小编想提醒大家在关注溢价的同时也别忘了看看成交价,充其量和当地的企业收购价持平甚至是略低,虽说这批粮属于陈粮,但并未达到超期的的地步,还有一点就是吉林的采购2250起拍确实流了,但也直观反映出官方开始有调控的意思了!当前阶段的东北地区,基层购销基本停滞,但中储粮的采购也基本完成,虽说前段时间陈粮轮出的节奏较慢,但当地企业的库存充足且下游需求疲软,基本没啥补库需求,至于涨价的原因,参考山东就好,虽有一定的“锁粮”意味,但实际意义并不是很大!
 
  虽说目前的玉米市场处于阶段性供应偏紧,利好因素确实不少,但利空因素累计的更多啊,其中最要命的就是小麦价格开始回落,对于南方饲料企业来说绝对是好消息,其次就是新麦开始入市,持粮主体信心较高,玉米持粮者马上就必须要做出选择,一旦腾库者增多,市场阶段性偏紧立马就会转换成宽松,最后就是企业承受能力持续下降,上量低没事,你好我好大家好,一旦上量增多,企业变脸的速度绝对会超出大家的想象,所以还是那句话,有出货打算的老板,趁着现在价格处于高位,早日落袋吧!
 
  现在的玉米市场,不能再用短期啥样来形容了,价格变化可能就在一夜之间,特别是随着新麦开秤、东北粮入关量、持粮主体变现等因素的存在,更别说现在已经有消息传出,官方有意把原本6月份启动的定向提前到本月,如果是真的,那么玉米市场所面临的可能就是“雪崩”!
 
  小结: 玉米价格走势受多方因素影响,涨跌变化或在一瞬间。目前重点关注天气,持粮主体售粮节奏,中美贸易形势等,虽说当前玉米呈现出不同的态势,但整体的趋势早已经定下了,未来一段时间频繁的出现价格波动肯定的,所以建议持粮主体要合理把握时机,分批分量出货,本月需要重点关注政策的变化,特别是中储粮投放的变化,关于玉米中远期的走向,小编认为玉米下一波的机会在6-9月份,得出这个判断的主要原因就是今年售粮进度较快,后期容易出现阶段性的供应偏紧,价格有一定的上涨空间!
 
  新麦情况:
 
  湖北新麦已经开始零星上市,从时间上比去年早一些,二等小麦价格为1.2元/斤,说实话有点低,但还在可接受范围,关于减产的问题,至少从目前来看,没有大面积减产出现,小麦整体的质量不错,未来一段时间需要重点关注天气,至于官方开始出价收购的问题,小编认为价格偏低吸引力不大,后续有继续上涨的空间!
 
  陈麦情况:
 
  节后陈麦价格开始进入弱势回落,原因节前咱就聊到过,节后需求下滑,企业对采购的态度转变,但好在价格不会出现大的落价,原因咱也分析过,当前阶段对小麦来说是一个较为关键的“窗口期”,供应压力有,但随着玉米价格走高,饲料企业对陈麦的采购热情会更高一些,再加上新麦的推动(贸易商收购热情高涨),等于给了陈麦保底!
 
  关于价格回落空间的问题,小编认为并不大,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1.22-1.25元/斤(重心上移喽)是正常的,但1.25元/斤的位置对于大多数制粉企业来说是一个难以达到的位置。所以持粮主体只需继续保持温和出货即可,虽说大涨无望但至少小涨一捏捏还是不难的。节后小编认为市场需求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旺季不旺的尴尬景象再现,陈麦基本是走不出划定的“圈圈了”!前面咱提到过,节后陈麦有回落的风险,只不过短期内不存在大降的可能,所以有出货打算的老板动起来吧!本月阶段性的小行情有,大的波动基本不会出现,目前小麦市场基本脱离“底线”位置,随着持粮主体的信心的恢复和新麦的入市,小麦价格还是存在一些期待值的。
 
 
 文章来源:8866粮新粮食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