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情回顾
  2009年,中国玉米市场出现逐步上涨的行情。各种利好因素相继出 现,推动了市场的行情走向首先在政策的支撑,为价格提供了底部。在新玉米上市之前的减产预期又作为再一 次的支撑点为价格的上涨提供了有效的动能。在玉米青黄不接的8、9月份甚至出现了2000元/吨以上的市场价 格。在不同的时间阶段,价格走高的动因也并不相同。首先,我们分各阶段的情况对2009年玉米价格的走势做 一个简单回归。

  

 

  第一季度阶段:2009年年初至2009年4月初期,国家2008年托市收储 政策为价格的上涨蓄能。在这期间,国内玉米价格延续了2008年底的反弹行情。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之下,2008 年各种商品出现暴跌行情,玉米虽受到的影响偏小,但也很难不受其拖累,价格跌幅较大。2008年年底,国家 为保护农民利益,出台了相关收储政策,以0.75元/斤的最低保护价对玉米实施收购,政策的出台直接扭转了 玉米的走势,价格由大幅下跌转向走强,而政策的持续时间一直到2009年4月,这一时段玉米价格始终保持强 势,可以说2009年年初市场价格的坚挺与政策支持密不可分。

  第二阶段:2009年4月至2009年7月,市场需求刺激玉米种植生产, 价格走向平稳。在这一阶段当中,国内的玉米最低保护价收购政策已经接近尾声,四月底收储结束。由于缺少 了最大利好因素的支撑,再加上价格持续上涨,短期的调整在所难免。这期间又是玉米的播种和生长初期,去 年的收储政策让广大农户得到很大的实惠,种植玉米的收益也好于相关农产品,导致了本年度国内玉米的种植 面积增加。但是在这个时期,由于运输交通等问题,玉米价格并没有下降。这个时间玉米市场出现了调整的阶 段,玉米市场供不应求的矛头开始出现。

  第三阶段:2009年8月至2009年10月,玉米市场供不应求阶段开始出 现,价格飙升。这是本年度最为关键的一个阶段,同时也造就了玉米波澜壮阔的行情。这期间是玉米生长的最 关键时期,恰恰在这时候,主要的玉米产区出现了严重的干旱,尤其东北地区旱情最为严重,玉米的种植大省 吉林是受灾的典型代表。干旱的出现给国内玉米期货每天平稳的行情带来根本性的改变。国内开始出现对年度 玉米产量的担忧,后期旱情虽有所减缓,但玉米的生长关键期已过,减产成为事实。众所周知,在这之前,国 内玉米已经实现了连续五年的增产,而那时候价格并没有出现太过明显的下跌,反而不断上涨,之后又经历了 金融危机等重创。如今,在金融形势复苏及玉米减产的背景之下,价格上涨有了十分稳固的基础。

  第四阶段:2009年10月下旬至2009年年底,玉米托市政策改变,市 场逐步适应,开始出现阶段性增长。国内玉米减产的预期已经成为事实,只不过市场上目前关注的是产量究竟 减少多少,各方意见难以统一,无论如何对期价的利好是难以改变的。而这时候国内玉米新年度的收储政策又 要开始。在总结去年经验的基础之上,新年度玉米的收储政策更加完善,鼓励南方企业对东北地区的玉米进行 采购,这不单对玉米价格形成保护,农民的利益得到更好的保障,更为重要的是,政策已经由对价格的利好转 向对整体玉米产业的利好,这给玉米品种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总结以上四个阶段,可以发现,玉米市场已经完全走出了金融危机 的影响,并且未来有很值得期待的行情,价格仍然有继续上涨的理由。接下来,对玉米各个地区不同的走势进 行分析,并且针对市场对2010年行情进行简单的预测。
 

 

二、不同地区不同行情走势分析


  1、首先在东北地区:玉米主产区,走势稳定上涨。
  在2009年度,东北地区作为市场的主要供应地区,价格在国家保护 价的维护下,玉米市场出现稳定上涨的行情。主产区价格的稳定上涨,也为玉米市场价格的问题提供了有力的 保障。

  

 

  从本图可以看出,市场的走向总体是向上的,在10月份到12月初新 玉米上市的时期,价格出现了短暂的下降,但是在进入12月之后,由于南方地区价格出现上涨而出现了快速拉 升的行情。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玉米市场的稳定首先表现在主产区东北地区玉米的稳定上,国内整体的经济 走势上涨带动玉米市场向国际市场接轨,价格上涨存在合理。因此在次情况下,东北玉米市场将会稳定按照政 策的影响稳定向上。

2、在黄淮产区,在东北玉米上市之前为主要能量,价格受市场影响较大。
  黄淮地区玉米产量仅次于东北产区,在地理位置的优越情况下,在 玉米市场占有很大的供应地位。

  

 

  受国家政策的影响,东北地区玉米价格的上涨,为黄淮产区玉米价 格的上涨带来了契机。玉米市场走势幅度较大,在新玉米上市时期,玉米价格出现了交错涨落的行情。由于后 期国家政策的影响,南方到东北采购玉米享受补贴,黄淮地区玉米市场开始平稳,这个阶段完全受到市场的自 行调节,交通运输等情况影响局部地区的走势,总体价格稳定跟随东北市场的走势上涨。

  在09年度玉米市场上涨的带动下,黄淮地区农民卖粮积极性较低, 后期会随着市场价格的上涨开始出现卖粮的高峰期,玉米价格稳定上涨的局势已经形成,预计10年度黄淮地区 玉米出现历史高点的情况必定会发生。
 

 

3、南方市场受到产区市场价格上涨的带动价格一直处于高位。
  由于产区玉米价格的上涨,交通运输情况并未好转的情况导致南方 地区玉米价格出现高位震荡,价格开始出现大范围的上涨,幅度较大。

  

 

  从图上可以看出,玉米市场呈现阶梯状上涨行情。在经济危机开始 好转的带动下,养殖业和饲料行业都出现了利好因素,玉米需求增加,价格上涨势在必行。

  在09年度玉米产量下降的预期下,南方地区价格出现了高位。国家 托市政策到完善,南方地区补贴政策为市场的稳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年末价格开始走向稳定。随着中国GDP “保8”成功,市场经济恢复力度增加,在经济大环境增长的带动下,饲料养殖行业也会快速稳定的发展,玉 米需求不会减少,价格会随着交通运输、产区供应能力的影响而出现小幅度波动。

 

三、后期影响因素分析


(一)产量与消费

世界玉米主产国产量情况(单位:百万吨)
地区
2008/2009年度
2009/2010年度
增加数量
增幅
世界
786.45
794.06
7.61
0.96%
美国
307.39
329.06
21.67
7.04%
中国
165.5
160
- 5.5
-3.32%
世界玉米主产国消费情况(百万吨)
地区
2008/2009年度
2009/2010年度
增加数量
增幅
世界
772.74
799.62
26.88
3.48%
美国
262.65
274.97
12.32
4.69%
中国
152
158
6
3.95%
世界玉米主产国期末库存情况(百万吨)
地区
2008/2009年度
2009/2010年度
增加数量
增幅
世界
144.33
139.12
- 5.21
-3.61%
美国
43.19
41.53
- 1.66
-3.84%
中国
52.49
54.64
2.15
4.09%

 


  以上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

  从本年度的玉米供需关系及库存情况来看,可以发现一个特点,就 是全球的玉米供需形势正向偏紧的势头发展。今年与去年的数据对比中,世界玉米产量及消费情况同时增长, 但产量的增长幅度远远不及消费量增长明显。而产量无法满足需求的部分则要靠库存来弥补,导致了本年度的 期末库存减少。美国方面,本年度产量大幅增加,这是致使美国玉米期价下跌的最重要原因。在玉米播种及生 长期间,美国天气始终风调雨顺,为玉米产量的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只是到了后期才出现霜冻威胁,收割 的进度稍显落后对最终产量形成一定的影响,但仅是一个完美年度中的小瑕疵,对大局影响不大。美国的消费 与产量相比,增幅明显偏小,这对价格压力较大。虽然最终美国玉米的出口导致期末库存为负值,但与上一年 度比较来看,库存的减少幅度已经放缓。综合来说,美国玉米的丰收是期价保持底部震荡的最重要因素。
 

 

(二)供应与需求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统计,本年度国内玉米的产量为1.6亿吨。较2008 年相比减少了5500万吨。这是由于国内玉米生长关键期间,东北地区出现严重干旱所造成的。而中国的玉米消 费量比去年增加了600万吨左右,从供需关系的角度来说有利于后期玉米期价走高,而国内也确实出现了持续 上涨的行情。前期国内玉米曾实现连续五年增产,结余的库存保证了市场供应,因此一个年度出现产量减少还 威胁不到供需平衡,若相同的问题再度发生的话,国内的乐观局面恐怕会被打破。虽短期内不会出现太大的问 题,但这却是一个潜在的因素,本年度的供需关系是玉米市场连续上涨的主要支撑因素。

(三)国内玉米种植面积增加


  

 

  由于去年的收储政策保护了农户的利益,玉米的种植收益比较理想 ,受此影响,本年度国内玉米的种植面积有所增加。与美国玉米的情况恰好相反,虽然面积增加曾让玉米处于 一段时期的调整期,但今年受到干旱的影响,玉米的产量却没有增加,这等于把种植面积的利空因素完全释放 ,可以说种植面积的变化未给玉米造成实质性影响。
 

 

(四)国内出现的严重旱情严重影响了玉米产量


  


  

 

  本年度,8月份东北地区的干旱成为玉米价格爆发性上涨的导火索。 玉米产区天气出现严重问题,降水的导致干旱开始出现并快速蔓延。而这其中,身为玉米与产区的吉林省是干 旱的重灾区,也让新年度玉米减产的忧虑升级,甚至威胁到玉米产业的健康发展。吉林部分地区降水量没有预 期充足,前期干旱对玉米根系已经造成较大伤害,且玉米灌浆期明天缩短并受到阻碍,玉米质量下降将是必然 ,减产也各有不同。此次的伏旱造成的损失很难通过后期的有效降水天气进行弥补,这种减产是实质性的。降 雨量的偏少及回暖的高温令市场忧虑加剧。
 

 

(五)玉米现货大幅上涨,带动期价不断突破


  

 

  本年度,玉米现货价格大幅上涨。其中有很多因素对现货的涨势提 供动能,各种利好基本都得以体现。首先,供需关系支持价格上涨,国内玉米产量减少也同样给现货带来提振 。加上国内政策的支持,现货的走势呈现稳步攀升。今年,吉林长春大成公司的开秤价为1450元/吨,高于去 年100元/吨。在较高的开秤价基础上又出现不断上涨,目前收购价格为1560元/吨。较收购初期又上涨了110元 /吨,而各企业为抢占粮源相继上调报价。农户有很强的惜售心理,价格偏低并不愿出售粮源,因此玉米现货 价格持续在高位徘徊,形成十分火爆的市场氛围。

(六)猪肉、禽蛋价格底部回升


  

 

  本年度,猪肉、禽蛋价格经历探底回升的过程。低点出现在2009年5 月份左右,当时也是养殖业的低潮期,而随着后期猪肉价格上涨,饲用玉米需求也有所恢复。这时又恰逢国内 主要产区出现干旱,多重利好同时对玉米价格形成提振,因此2009年8月份左右玉米出现了暴发性的旱情。接 近年底猪肉禽蛋价格又迎来一波涨势,春节前需求不会疲弱,至少在这段期间该项因素对玉米价格的利好不会 改变。
 

 

(七)淀粉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创出近几年高点


  

 

  玉米副产品淀粉价格大幅上涨,对玉米期价上涨同样具有推动作用 。而玉米现货的上涨也意味着生产淀粉的成本提高。二者形成相互的提振。另外一点,今年白糖价格也出现了 大幅上涨,导致淀粉糖的需求上升,这对淀粉价格的走高有较大的帮助作用。淀粉上涨的周期也与干旱出现的 时间相差不久,并且淀粉的上涨更具有持续性,综合来看,玉米副产品价格走高是玉米期价上涨的重要因素。

(八)国内经济底部企稳,为商品上涨营造环境


  国内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由去年的大幅下滑转向了底部企稳并小幅 抬升的过程。这也侧面的反映出了国内的经济形势走势。经济止跌反弹的环境给国内很多商品起到了提振作用 。今年的大环境与去年相比有着根本的不同,可以说基本摆脱了危机的阴影,玉米期价在这种氛围之下再配合 自身的利好因素出现大幅上涨便也不足为奇。
 

 

(九)玉米收储政策更加完善,对整体产业利好作用凸显
  12月国储玉米收购已经陆续开始。今年玉米(国标三等)临时收储价 格为内蒙古自治区和辽宁省0.76元/斤,吉林省0.75元/斤,黑龙江省0.74元/斤,收储期限为2009年12月1日- 2010年4月30日。而为稳定国内玉米市场价格,保护种粮农民利益。新产玉米上市后,中央财政对南方饲料消 费省份采购东北地区新产玉米并运到本地的,给予一次性定额费用补贴。这与去年的收储政策并不相同。南方 企业收购高于或低于国标三等玉米,按照国家标准每升高或降低一个等级,收购价格可以上浮或下调0.02元/ 斤。

  这次补贴的主要是南方饲用企业。产区玉米深加工企业都有稳定的 供货商和采购方式。虽然补贴对深加工企业的利好作用有限,但由于区域优势,实际造成的影响也并不太大。 而南方的饲用企业获得了补贴,相比之下具有价格优势,这在以往是并不多见的。对整体的饲料行业也会起到 推动作用。而国内玉米的最大消费主体便是饲用需求,这样一来市场将会更加平衡。像去年那种价格倒挂的现 象可能会避免。市场将会像更健康的方式发展。总体来说,对整个产业的利好作用明显高于去年,配套的政策 更加全面。这边会导致利好的根基很难被打破,刺激市场活跃度上升。

 

总结上述影响因素,基本可以发现以下特点:
  1、 受减产需求增加因素影响,新季度玉米价格上一台阶,供应偏 紧影响到明年的结转库存。

  2、 国内政策支持价格上涨。但农民惜售,商品粮减少幅度较大。

  3、 未来国储收购将会持续,但收购量将明显减少,控制力下降。

  4、 主要养殖品种如猪、牛羊、鸡、鱼等利润改观。需求恢复。深 加工企业开工率增加,淀粉效益明显。饲料企业库存周期增长。

  5、 未来通货膨胀预期仍支持价格走高。

 

三、后市展望
  在2009年玉米利好因素的基础之上,2010年的走势有望更上一步。 国储玉米的收购仍在进行,政策上依旧支持价格上涨。我们已经强调在前几年玉米丰产的时候价格也并没有出 现大跌,反而上涨。而今年又是经济复苏的局面,加之产量减少,这些在新年度玉米播种之前是不会改变的, 因此玉米价格依旧有上涨的动能存在。而市场担忧的通货膨胀一旦出现,则会加快玉米的上涨步伐,明年的走 势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9年末至2010年4月

  2009年的利好因素将会延续,玉米以上涨为主。但有一点值得注意 的是,新年度国储玉米的收购量较去年相比肯定会有所下降,这就会导致控制力下降。期货价格则会继续刷新 高点。在这期间,预计价格将稳步攀升,可能出现的变数不大。到春节前后,玉米现货市场会出现一定的变化 ,有很多农户会选择出售部分粮食。国储收购到那时也让市场有所适应了,抗压的能力较小,因此2010年第一 季度会有转变走高的可能。
 

 

第二阶段:2010年5月至2010年9月

  这阶段是又一年度的玉米播种期。国储的收购和高于去年开秤价可 以对农户的收益得到保障,以此来看,新玉米播种面积不会有大幅减少甚至有提升的可能。而这阶段玉米的生 长状况最为重要,也最难以预测。在2009年玉米减产的基础上,2010年度玉米不容出现任何问题,否则国内供 需平衡的关系就会打破。如果玉米生长再次出现类似于干旱等情况,那么价格就将大幅上涨。当然,具体涨幅 也要视干旱情况而定。若整个生长周期风调雨顺,则这阶段就会以下探为主。同时要注意随时可能出现的通胀 ,总体来讲下跌空间应该不大。

第三阶段:2010年10月至年末

  这一阶段国内玉米拍卖又会重新主导市场,而决定价格的是需求及 饲用库存的周期。加上拍卖的压力,价格会以走低为主。但若天气出现问题,即便到了新粮上市阶段,玉米价 格也很难下跌。

  总结来讲,新年度玉米价格走势能否创造辉煌取决于5月到9月的生 长关键期,在跌幅有限的基础之上,价格会以不断走高调整为主。建议饲料企业在出现玉米短暂调整的阶段补 充库存,市场整体向上趋势已经完善,下降空间有限。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