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储拍卖再起波澜 玉米市场趋强之势难改
  • 发布日期:2010-08-11     啤酒工业信息网

8月3日,国家有关部门对东北临储玉米竞价交易细则又一次进行修改,要求购买企业提供日加工饲料生产能力和玉米日需求量情况,养殖企业还需提供饲养家畜、家禽的数量及玉米日需求量情况。受此影响,近两周的国储玉米拍卖成交情况较7月下旬明显回落。不过,近来市场上关于国储拍卖的传闻再度出现,且对玉米价格而言,这些均可构成利好。具体分析如下:
  一、政策压力之下,东北地区国储玉米拍卖成交依然“价稳量升”

  在近期国家有关部门高度关注粮食市场,持续加强市场调控的背景下,8月10日东北地区国家临时存储(含中央储备)玉米的竞价销售交易结果延续了上周的基调,本周成交价格1676元/吨,与上周基本持平;不过,本周国储拍卖成交量随着参与主体数量的增加而明显回升。

  二、市场传闻再度出现,国储玉米拍卖持续时间引人关注

  8月3日,国家临储玉米竞价交易细则又一次修改,要求对购买企业的资格重新审核。同时同一买受人每次购买玉米的数量不得超过本企业一个月(30天)的用量(即玉米日需求量乘以30天),一个月累计购买的数量不得超过两个月(60天)的加工用量,自2010年5月18日起累计购买数量不得超过企业120天加工用量等规则。这一细则的修改是为了避免中间环节过多囤粮。此外,近来有市场传闻称(尚未证实),为保证国内玉米库存水平的安全,国家或将考虑暂停玉米的政策性拍卖。由于目前国储玉米已成为市场上最大的粮源供应主体,倘若拍卖活动暂停,且今年新玉米上市时间可能推迟,届时必然将推动国内大部地区玉米价格的大幅上涨。

  三、玉米市场利多因素依然占据主导,价格或延续升势

  就目前国内玉米市场的实际情况而言,利多因素依然较多。虽然眼下国家对粮食市场的监控力度仍是有增无减,但考虑到当前我国饲料养殖和深加工行业对玉米的需求依然旺盛、国储与社会玉米库存均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且进口玉米成本重回2000元/吨的价格水平,加上近期东北部分玉米产区持续遭遇暴雨侵袭,天气因素再度成为市场炒作的因素。此外,今年国储玉米不断轮出,库存水平已明显下降,今年秋粮上市后,中储粮必然存在补库需求,这也继续增强了市场对后期玉米价格看好的信心。

  综上所述,自今年4月份开始,国家针对玉米市场的政策性拍卖就始终未曾停止,虽然目前对市场的调控已经取得成效。不过,由于国储玉米大量轮出,国家手中所掌控的粮源数量不断下降,后期拍卖的持续性也就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热点,毕竟目前国储玉米已成为市场流通粮源供应的主要渠道之一。从我国玉米市场的供需基本面来看,在今年新粮批量上市前,其价格仍存在一定的上行空间。近期国储玉米拍卖动态更是值得市场给予高度关注。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