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阻碍收割,新麦质量难定
据气象台显示,27日至28日,江汉及沿淮地区等地将有较强降雨,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影响收割推进,29-30日降雨减少,若天气迅速转晴,影响或逐渐减弱,强降雨主要在近期麦收地区或即将麦收地区,部分小麦或沦为雨后麦,进入蜡熟期的小麦或也受到一定影响,近期新上市的小麦就有水分偏大的问题,而雨后部分小麦易出现芽麦、毒素升高等问题,若新麦质量分化也将会优质优价。
替代优势明显,多方主体收购
今年收购主体更多,主要是有饲企的参与,饲企消耗量并不比面粉厂少,且21年小麦就曾大范围替代,厂家配方成熟,小麦使用量增长较快,近期华北部分厂家也从河南订单采购了部分新麦,到厂价格不到1.35元/斤,因后熟期的问题也无法立刻使用,主要掺混陈麦使用,当前新麦主要流入饲料厂,不过随各地区新麦上市,跨地域流通或逐渐减少。
招标采购增多,等待粮库指引
近期招标采购逐渐增加,但小麦价格走强,成交率一般,以中储粮采购为例,本周累计投放132077吨,成交57467吨,成交率44%,上周累计投放108775吨,成交53894吨,成交率50%。前期麦价走强,部分底价虽有上调但成交仍不佳,26日中储粮湖北随州直属库购销双向采购成交价格在1.345元/斤,水分12.5,容重≥750,不完善粒≤8,理论上市场走货基本顺价,此外,去年5月29日河南南阳、驻马店等地陆续开库报价,今年因上市推迟,暂只有湖北地区出价以及市场前期招标采购的订单,部分收购主体也在等粮库价格指引方向。
综上所述,在新麦将要上市的大背景下,小麦过度上涨也是不正常的,但当前新麦质量暂未确定,陈麦还需使用一段时间,且当前饲企使用小麦较多,玉米价格走强也都支撑小麦价格,因此后续密切关注新麦产情、质量等。
(中国粮油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