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国内玉米市场短期振荡调整局势

2007-07-02 10:013190

时至今日,国内玉米市场正处于青黄不接时期,价格走势受供需基本面状况,特别是天气变化因素影响显得尤为重要,6月份以来东北地区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已经对玉米生长造成影响已经引起市场关注。而受近期国内玉米价格走势出现振荡,局部甚至出现下跌行情的影响,农户售粮积极性提高,市场供给相对有所增加,且导致主产区农户手中余粮基本见底,粮源大多集中在贸易商及粮库手中。同时,玉米饲用消费及深加工企业需求增长缓慢,加之关内及部分销区小麦替代玉米数量的增加,促使国内玉米市场区域性供需矛盾突出,预计短期内国内玉米市场振荡调整格局仍难改变,上涨及下跌的空间均将有限。具体分析如下:
  东北产区用粮企业收购量不多,玉米价格大部分趋于平稳

  近日,随着东北地区气温的不断升高,农户出售玉米意愿增强,市场短期供给有所增加。但贸易商出手依然谨慎,市场观望情绪较浓。而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状态持续低迷,收购价格维持在较低水平,其收购数量也十分有限。截止目前,长春大成玉米挂牌价格保持稳定,国标二等玉米收购价格每吨(下同)为1500元,国标三等挂牌价格为1490元,与上周持平,但收购量明显下滑;吉林省大型玉米深加工企业四平天成总部玉米收购价格保持稳定,14%水分玉米挂牌收购价格为1480元,收购量在1500吨左右,保持稳定;黑龙江中粮集团生化(肇东)事业部收购价格为1380元,水分14%,较上周上调30元,日收购量100吨;辽宁沈阳地区14%水分玉米约1520元,较上周略跌10元。当地采购商采购黑龙江省玉米量增多。

  天气影响短期玉米供给有所增加,关内产区玉米价格涨跌互现

  据了解,近期关内产区玉米价格涨跌互现,一方面关内新小麦上市数量增加,部分国有粮食收储企业或个体粮商普遍存在对小麦后期行情看好;另一方面近期天气多雨潮湿,玉米储存难度加大,纷纷开始出售库存玉米,这种售粮行为不仅使玉米供应量在短期有所增加,同时也为用粮企业调低收购价找到了较为充分的理由。截止6月26日,山东德州各县市个体粮庄的收购价每吨(下同)为1560元左右,基本持平;饲料及养殖行业的收购价为1600元,较上周下滑20元左右;河北邯郸地区玉米价格持续保持稳定,当地饲料加工企业14%水分玉米收购价格为1575-1580元,较周初持平;河南地区玉米平稳,目前开封地区站台价格为1580吨,14%水分,多来自东北地区,霉变率在2%以下,基本平稳。据了解,饲料企业采购小麦的量有增加的趋势。

  港口库存偏多玉米价格稳中有落,南方销区玉米市场价格保持坚挺

  近日,北方港口玉米走货量放慢,价格偏弱。其中大连港口玉米库存仍比较大,水分14.5%内玉米平仓价每吨(下同)仍在1540-1560元,部分质量好玉米报价1600元。据了解,由于当地饲料企业需求难以恢复采购相当谨慎,随用随采的购货方式使得已发货至广东港口的粮商只能被迫降价销售。蛇口港质量最好的玉米成交价1680元,普通粮价格在1620-1660元/吨不等,均较前期下跌20元。目前大连港至蛇口港的船运费为100-105元/吨,后期运费仍有上涨的可能;从销区市场来看,各地玉米价格坚挺。其中上海东北产玉米到站价1670元,较上周上涨10元;福建福州东北产玉米码头价1710元,与上周持平;广西南宁东北产站台价1720元,较上周上涨10元。

  东北产区旱情严重不利玉米生长,国内市场逐渐进入天气炒作阶段

  进入6月以来,东北三省持续出现高温少雨的天气,给玉米生长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其中连日持续高温少雨的天气导致吉林省出现了有干旱记录以来的第一大旱。据有关部门统计,吉林省当前农作物受旱面积达到全省耕地总面积的66.5%,为3997.8万亩,其中重旱面积1940万亩,轻旱面积1813.8万亩,干枯面积54万亩;辽宁地区农田干旱面积达1600多万亩,其中朝阳北部、阜新西北部、沈阳北部地区旱情比较严重,玉米已出现叶片萎蔫、底叶青枯发黄、生长延迟的现象,部分坡岗地和沙土地有死苗现象。相比较而言,黑龙江省旱情略轻一些,干旱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如果近期没有有效降雨,将对玉米苗期生长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另据中央气象台6月22日预计东北地区将在28日前后才会有较明显的降雨天气。因此由于近期持续的高温,土壤墒情十分严峻,对玉米的拔节较为不利,并可能影响到玉米的后期品质。伴随后期玉米生长进入关键时期,国内市场也将逐渐进入天气炒作阶段。

  深加工企业玉米库存积累较充足,收购不积极且收购数量有所下滑

  近一段时间以来,受贸易商惜售心理以及高品质玉米数量减少等因素影响,东北产区深加工企业基本处于有价无市状态中,加之深加工企业利润已很微薄,酒精企业同样面临减产和停产的局面,甚至在成本线的边缘徘徊,因此有部分企业前期积累库存充足,基本可以满足后期生产需要,收购积极性降低,收购数量有所下滑,其中长春大成公司日收购量仅在2000吨左右;另有一些企业已相继退出市场收购,其中吉林燃料乙醇停止收购玉米,据悉重启收购将在10月中旬新季玉米上市之际。同时吉林省大型玉米深加工企业乾安酒精也暂停收购玉米。而吉林省榆树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目前价位收购困难,不过由于企业库存积累充足,能够满足新粮上市前的生产需求量,因此收购已经不积极。

  贸易商高价库存出售态度较谨慎,后期清库压力击破玉米上涨势头

  据了解,经过大半年的销售,目前产区农户手中余粮已经不多,其中东北产区大约有5%左右,关内产区则更少,而大部分货源多集中在贸易商手中。但与去年不同的是,由于今年农民卖粮高峰期有所延迟,造成贸易商收购成本明显增加,一直对后市看好的贸易商在近期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数量下滑的情况下,难以将手中存量玉米顺价出手,从而造成玉米存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据了解,目前吉林部分贸易商手中的玉米持仓成本已达1500元/吨,与大连港标准玉米1550元/吨的平仓价相比,已出现了明显倒挂。在目前玉米价格相对平稳并有振荡回调的情况下,贸易商为规避风险,不敢贸然出售,而面临高价囤货的局面。但东北贸易商9月份将面临还贷压力,这样8―9月份可能就会出现一个为变现而集中抛售的高峰,届时贸易商的心态、出库数量及节奏将会直接影响市场,后期清库压力将击破玉米上涨势头。

  新小麦价格优势使玉米需求降低,新小麦替代玉米数量区域性增加

  受国家政策托市影响,新小麦价格平稳甚至局部地区有所走高,但季节性压力毕竟客观存在,短期内仍难以大幅上涨,而此时玉米价格高位坚挺,小麦与玉米之间价差较大,通常每吨在120―160元区间内,就可以用小麦替代玉米做饲料,特别是在鸭料中可以完全替代,更何况目前价差在160元以上的区域居多,因此饲料企业采购小麦的积极性较高。据了解,目前山东青岛地区饲料厂玉米收购价为1620元―1640元/吨,小麦收购价格为1440元―1450元/吨,价差为180―190元;河南南阳地区玉米价格为1560元/吨,小麦价格为1360元/吨,价差为200元,替代玉米作饲料优势明显。另外,目前收购小麦的企业较多,加之今年全国小麦产量有所降低,在对后期小麦市场走势看好的情况下,采购力度较大,新小麦替代玉米数量区域性增加。

  养殖业恢复缓慢饲料需求难增长,短期对国内玉米价格上行难拉动

  虽然近一个月以来生猪价格上涨,养殖效益大幅提高,部分地区养殖户补栏意愿增强, 但总体来看,受养殖周期的影响,多数地区生猪存栏量同比降低,其中黑龙江省母猪供应缺口达到40%,吉林母猪供应缺口达到30%,仔猪市场供应大幅缩减,仔猪价格攀升,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导致养殖成本提高,实际补栏的数量并不多。国内养殖行业恢复缓慢,短期大幅增长不太可能,且近期以来疫情警报不断,包括稻飞虱、生猪蓝耳病以及之前的禽流感、口蹄疫、猪链球菌病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本有所恢复的养殖业构成利空。据最新消息称,江西省猪病严重,赣州地区以及临近广西、广东等地都有发生,饲料需求下降,饲料原料采购意愿不强,养殖户补栏热情不高,大多以观望为主。目前南方饲料厂的库存量普遍在1个月左右,由于现阶段新小麦上市,饲料厂大多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小麦库存,用于替代玉米。由于养殖周期的限制,当地饲料需求变化不大,主要还是以禽料需求为主。从目前的市场情况看,这种情况可能会到7月份才会有所缓和。

  期货市场人气受挫价格重回跌势,炒作天气阶段大幅震荡行情难免

  近日,由于国内玉米期价重新跌回前期震荡箱体,市场人气受挫,总体美盘玉米需求的增长仍奠定其未来强势,而今年的单产水平将决定玉米涨势何时启动,因此天气仍是行情的关键。炒作天气阶段大幅震荡行情出现在所难免,加上前期国内与美盘出现背离,使美盘玉米走势对国内影响有限。同时大连玉米在缩量盘整几天后近日再度选择了下跌方向,多头人气已被打入谷底。截止6月27日,主力801合约最低跌至1569元,是今年1月中旬以来的最低价,终盘收跌31点至1574元,跌幅将近2%。应该说本轮在美盘上涨的情况下大连玉米走出一波大跌势,不仅多头损失惨重,也给大连玉米今后的行情蒙上了阴影,由于国内玉米市场身供给充足,套保商的实盘压力确实给期货市场中的多头操作带来很大难度,经过重挫后的市场进入漫长的修复人气阶段,总体上大连玉米重续跌势,技术面已没有明显的支撑位置,后期仍将陷入绵绵跌势寻求支撑。

  玉米市场价格上行压力重重,市场潜在供给压力不容忽视

  综合以上分析,目前国内玉米市场供需基本面矛盾逐渐显现,玉米市场价格上行压力重重,诸如部分产区短期市场供给增加、深加工企业收购并不积极,收购数量有所下滑、新小麦区域性替代玉米数量增加,而养殖饲料需求恢复增长缓慢等因素均将阻碍玉米价格继续上行步伐。另外粮源多集中贸易商手中,市场潜在供给压力仍未完全释放,加之期货价格重回跌势,从中长期角度对玉米市场走势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但目前国内玉米市场仍有利好因素存在,诸如高品质玉米货源减少,价格走高、美国玉米价格不断攀升,我国玉米出口竞争力提高、产区旱情加剧对玉米生长及品质形成影响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支撑玉米价格高位坚挺。总的来看,短期内玉米价格仍将维持振荡调整格局,涨跌空间均有限。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目光将逐渐投入到贸易商为还贷压力而抛售高价玉米库存的市场行为以及产区旱情能否有效缓解问题上来。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玉米市场形势已然改变

0评论2025-08-2713

新季将始 玉米加速下跌

0评论2025-08-2615

又跌130 玉米再次窒息!

0评论2025-08-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