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8月国内玉米市场回顾及分析

2007-09-03 10:542780
  8月份以来,国内玉米市场走势出现分化,其中东北产区一直呈现弱势行情,而关内及南方销区玉米市场受区域性供需偏紧情况影响,玉米价格出现反弹。下面笔者就8月份国内玉米市场行情回顾及展望。
  一、8月份玉米市场行情回顾
  东北地区:8月初东北地区受旱情况较为严重,尤其是黑龙江省部分地区发生重旱,重旱指数可达50年一遇。尽管进入中旬后有明显降雨但干旱状况依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除,加上,此次降雨已错过最佳时期,由于严重的干旱导致玉米单产减产已成定局。天气因素一度成为炒作关键,价格亦随之小幅波动,但由于东北种植面积增加,储备粮的拍卖等因素影响而趋缓。据悉,目前东北地区仍有一千多万吨以上的玉米库存待售,加上新粮即将上市,国内玉米供大于求局面不变。受关内地区供应偏紧等因素影响,近期东北部分地区玉米批量出库数量有所续增,但市场购销市场仍显清淡。多数粮商心理防线渐垮,买方市场特征明显,贸易商抛售意愿增强。当然,也有部分观点认为新玉米上市后亦有可能反季上扬。其主要依据是考虑到玉米单产减产,会加强农民的惜售心理,玉米上市不集中;种植成本增加;已有明显恢复的养殖业,下半年玉米需求量会有所增加。不过在新玉米上市前应以平稳趋弱为 主。
  关内地区:8月上旬小麦行情看好,价格上涨,致使河北、山东、河南三地的小麦基本无法替代玉米。饲料加工企业重新以积极的态度回到玉米市场。但由于关内地区玉米存量不多,供应偏紧,导致玉米价格上涨。虽然本月下旬部分地区新玉米陆续上市,对前期供应偏紧状况略有改善。但由于数量不多,质量不一,故对市场影响不大。据调查,本年关内地区玉米的整体长势不错,增产的可能性极大。不过由于生猪存量较之前已有明显恢复,部分大型饲料加工企业中,始饲料销售增加,开工率提高,原料采购积极。加上当地深加工企业开始准备库存,收购幅度增加以及近期东北玉米到货量较少,都有力的支持了关内玉米价格。故在新粮集中上市前,玉米价格坚挺。
  南方销区:8月中旬南方部分地区夏玉米大量上市,也对其玉米市场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对于新玉米质量较好的地区,厂家普遍采购。东北玉米到货量持续减少,市场几乎没有东北玉米流通。不过部分地区由于今年新玉米霉变粒多,饲料企业采够较为谨慎。近段时间由于养殖利润较高,加上疫病高峰期已过,母猪、仔猪的饲养量也逐渐回升,猪料的销量有所增加。
  港口地区:8月初由于销区市场的滞销,港口成交相当不理想。随着养殖业的的复苏,玉米需求有所增加,但由于南方新玉米上市,且价格偏低,港口购销清淡。后期北方港口玉米价格继续走低的可能较大。目前北方港口玉米存量充足,质量不一。优质玉米价格坚挺,劣质玉米则乏人问津。目前大连标准玉米平舱价在1510元/吨,广东港一等玉米成交价1660-1670元/吨。 
  二、影响玉米市场走势相关因素分析
  1、吉林玉米轮换反映市场现状,后续国储玉米轮换仍未展开。8月10日,吉林省销售轮出省级储备玉米10万吨,起拍价为1380元/吨,最高成交价为1410元/吨,平均成交价为1384.97元/吨,流拍率为62%。此次国储玉米轮出的成交情况基本上反映出市场实际购销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即在新玉米上市之前,东北玉米市场整体将趋弱。另外,目前市场关注的后续国储玉米轮换事宜,据多方了解暂时仍未展开。以往8月份开始国储玉米轮换工作就会有条不紊地进行,不过今年由于东北旱情可能造成的减产不确定及市场价格不景气,有轮换任务的单位无法确定出粮时机目前正处在等待观望状态。同时此次吉林省举行的地方储备玉米交易会成交价格及成交数量均不理想,无疑证明了市场短期供大于求的被动局面。国储单位如果此时出货一方面要承担由于市场货源增多可能造成价格继续走弱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在担忧如果减产幅度较大,农民在新粮上市时出现较为强烈的惜售心理可能导致价格的上涨,会给后期自己重新轮入新粮带来更高成本,后续国储玉米何时轮换尚不确定。
  2、多数地区旱情得以基本解除,玉米单产下降形成利好提振。8月中旬以来,我国东北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降雨天气,且持续时间长、雨量大,对前期旱情缓解极为有利。同时,由于东北地区玉米正值灌浆期,此次降雨无疑是“雪中送炭”。从调查来看,此次降雨使多数地区干旱得到基本解除,前期令人最为担忧的黑龙江和吉林两省,玉米生长恢复良好。只有赤峰、扶余等地的小部分地区,因地势高和降雨量少的综合原因,干旱未完全解除,但对灌浆无太多影响。另外,辽宁铁岭和昌图地区,因暴雨暴风天气突袭影响,局部地区出现玉米倒伏情况。综合来看,前期因干旱造成的局部减产已无法挽回,且单产下降即成事实。据有关部门调查了解,黑龙江哈尔滨地区平均单产将降低20%-30%,个别地区将降低50%。另外关内河南、山东以及四川等地受涝灾、虫灾影响玉米单产也将降低,幅度约在10%-20%。玉米单产预计降低,给市场带来利好提振,这一点在期货市场上表现较为明显。
  3、新粮上市加重陈粮销售压力,库存庞大压制价格反弹空间。近期我国西南部分地区春玉米逐步上市,广东、广西一些饲料企业已开始收购、使用当地的春玉米。9月份,华北地区玉米也将陆续上市,后期国内玉米市场供给压力将不断增强。同时,经过大半年的销售,目前东北地区农户手中玉米所剩无几,大部分玉米集中在贸易商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成本不断增加,品质也在不断下降。在国家政策打压玉米深加工项目和国内饲料需求持续低迷的背景下,贸易商手里的粮食一直难以出手,而玉米的价格却一路下跌。加上临近农发行催还贷款、新玉米即将上市,贸易商恐慌心理加剧,只好集中精力处理库存,从而造成了北方港口的玉米平舱价格在前段时间里出现了40元/吨左右的跌幅。在南方销区需求低迷、北方港口库存难以及时消化的情况下,仓容一旦空出即刻就会被填满。产区庞大的玉米存量将成为后期压制玉米价格反弹的关键因素。
  4、工业玉米消费有所减少,饲用玉米消费逐步有所好转
  8月中旬以来,国内玉米深加工产品价格表现疲软,仅有个别副产品价格相对坚挺,玉米深加工利润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加之玉米库存充足,促使其继续采购玉米积极性降低。据了解,吉林长春地区玉米淀粉价格实际上已经滑落到2200元/吨,已经回落到5月份的低水平,加工利润不足100元/吨;黑龙江绥化地区玉米酒精价格维持在4300-4400元/吨,目前价格已经无力上涨,甚至还有下降的趋势,酒精加工持续处于亏损状态。但近日在政府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的拉动下,我国生猪存栏量呈稳步上升趋势,其中河南、河北、山西等省月比增幅为20%-30%,饲料销量增长,玉米需求随之稳步提升。另外在中秋佳节及国庆节来临之前,在养殖高利润的促使下,养殖户也将纷纷采用质量好的玉米进行饲养,因此后期优质玉米消费量增加,而市场本身质量好的玉米供应有限,所以后期优质玉米价格将维持坚挺向上。
  三、后市国内玉米市场走势展望
  总的来看,8月份以来,国内玉米市场供需基本面缺乏强有力支撑,虽然玉米单产预期下降、期货价格反弹市场人气有所恢复等因素导致其价格出现区域性反弹态势,但目前市场潜力供给压力仍未得以完全消化,而且短期饲用玉米消费难以明显增长,加上深加企业收购基本有价无市,其价格引导作用已经开始弱化,特别是自西南至华中、华北地区新玉米逐渐上市,也将给陈粮销售带来压力。种种利空因素的逐步释放,使得玉米价格继续反弹动力明显不足。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国内外玉米期市触及年内低点后展开了一波反弹行情,对现货市场形成心理层面支撑,但在目前基本面情况下,由于天气题材和技术反弹引发此轮上涨定性为阶段性反弹更为合理,在即将到来的收获季节里国内外玉米市场可能将再次下寻底部支撑,在目前现货市场供给充裕的情况下,近月合约明显承压。而产区旱情令远期供给预期减少,对市场远期走势更为利好。目前,近月合约在供给压力之下,要完全扭转弱势还需要产区天气的进一步配合,因此国内玉米市场重新回归牛市尚需时日,关键还是要看第四季度的饲料养殖业恢复程度。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玉米市场形势已然改变

0评论2025-08-2714

新季将始 玉米加速下跌

0评论2025-08-2616

又跌130 玉米再次窒息!

0评论2025-08-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