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2008年国内对小麦、玉米等粮食产品征出口暂定关税

2008-01-02 09:474110

财政部30日宣布,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将从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对小麦、玉米、稻谷、大米、大豆等原粮及其制粉产品征收5%至25%不等的出口暂定关税。
  这是继2007年12月20日起取消小麦、稻谷、大米、玉米、大豆等84类原粮及制粉产品的出口退税后,我国政府再次通过税收杠杆抑制近期增长过快的粮食出口,引导粮食向国内供给,以期平抑其价格上涨。

  据悉,此次开征出口暂定关税的产品涉及小麦、玉米、稻谷、大米、大豆等原粮及其制粉共57个税则号列为8位数的产品,其中麦类和麦类制粉出口暂定税率分别为20%、25%,玉米、稻谷、大米、大豆出口暂定税率为5%,玉米制粉、大米制粉、大豆制粉出口暂定税率为10%。

  近段时间来,受国际粮价不断攀升影响,国内外原粮及其制粉价格存在较大价差,从而带动了我国小麦等原粮及其制粉产品出口的快速增长。而粮食出口的猛增从根本上推动了国内粮价上涨的预期,并使粮价上涨成为当前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

  最新海关统计显示,2007年1月至11月,中国小麦和玉米的出口量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06.51%和85.3%,大豆的出口量同比增长24%。

  在日前宣布取消小麦等原粮及其制粉产品出口退税之际,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曾表示,调整部分原粮及其制粉产品的出口关税是为了确保国内粮食供应,稳定目前粮食价格水平,缓解贸易顺差。

  分析人士认为,由于粮食生产的周期性使其价格水平近期难以逆转,因此,通过减少出口增加国内粮食供给有望成为平抑物价上涨的一条途径。

  财政部全面下调明年进口税率 鼓励进口态度坚决

  财政部26日公布了2008年关税实施方案,进口税率整体呈下降趋势。明年燃料油进口关税暂定为3%,汽油、柴油、煤油和石脑油的进口关税暂定为1%。此前各方关注的钢材出口税率则大幅上调,钢坯出口税率将由现行的15%提高到25%,部分钢材的出口税率将由现行的5%提高到15%。该方案将于2008年1月1日起实行。有分析认为,此轮进口税率基本以下调为主,表明国家鼓励进口的态度坚决。 财政部昨天21日宣布,。主要涉及最惠国税率、年度暂定税率、协定税率和特惠税率等方面。调整后,我国明年关税总水平为9.8%,其中,农产品平均税率为15.2%,工业品平均税率为8.9%,基本和2007年一致。而对木浆、焦炭、铁合金、钢坯、部分钢材等“能耗高、污染高”的产品开征或提高出口关税,以有效发挥关税在促进贸易平衡等方面的宏观调控作用。

  财政部同时表示,在符合世界海关组织《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列目原则的前提下对进出口税则中部分税目进行了调整,我国2008年版进出口税则税目总数将由2007年的7646个增至7758个。

  中国将从2008年1月1日起进一步调整进出口关税,主要涉及最惠国税率、年度暂定税率、协定税率和特惠税率等方面。调整后,中国关税总水平为9.8%。我国资源税改革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

  将对木浆、焦炭、铁合金、钢坯、部分钢材等生产能耗高、对环境影响大的产品开征或提高出口关税。进一步降低鲜草莓、对苯二甲酸等45个商品的进口关税。

  经国务院批准,从2008年1月1日起,我国将进一步调整进出口关税,主要涉及最惠国税率、年度暂定税率、协定税率和特惠税率等方面。

  在最惠国税率方面,明年将继续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税减让承诺,进一步降低鲜草莓、对苯二甲酸等45个商品的进口关税;继续对小麦、玉米、稻谷和大米、糖、羊毛、毛条、棉花等7种农产品和尿素、复合肥、磷酸氢二铵等3种化肥实行关税配额管理,尿素、复合肥、磷酸氢二铵继续执行1%的配额税率;继续对关税配额外进口一定数量的棉花实行滑准税,并对滑准税公式作进一步完善;对冻鸡、啤酒等55种商品继续实行从量税或复合税。调整后,2008年的关税总水平为9.8%,其中,农产品平均税率为15.2%,工业品平均税率为8.9%。 12月18日电(记者 韩洁)近一年来,针对我国贸易顺差持续快速扩大,高能耗产品出口快速增长,节能减排工作形势严峻等现实问题,国家采取了一系列进出口关税调控措施。随着部分高能耗产品出口的下降,进出口关税调控措施成效开始显现。

  中国海关总署12月1日透露,截至十一月二十八日,全国海关今年累计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入库六千八百八十三点四六亿元,提前三十三天完成全年税收目标。预计全年海关征得税收总额将超过七千亿元。

  海关总署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海关税收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为: 发展“又好又快”,消费、投资和出口三大需求继续保持强劲增长。 加大力度调整贸易政策取得明显成效。海关税收征管质量不断提高。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玉米市场形势已然改变

0评论2025-08-2718

新季将始 玉米加速下跌

0评论2025-08-2619

又跌130 玉米再次窒息!

0评论2025-08-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