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国内油菜籽市场承压

2014-01-28 11:052400
  2013年中国油菜籽进口量为370万吨,高于2012年的290万吨,同比增幅达到27.6%。国内市场2013年末国储菜油结余量已高达540万吨,由于国储菜油的成本高企,很难顺价流向市场。而大量低价进口油菜籽的涌入,必然会进一步加大国内市场库存,对国产菜油形成压制局面。
 
  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13年中国油菜籽进口量为370万吨,高于2012年的290万吨,同比增幅达到27.6%。数据显示,国内市场2013年末国储菜油结余量已高达540万吨,由于国储菜油的成本高企,很难顺价流向市场。而大量低价进口油菜籽的涌入,必然会进一步加大国内市场库存,对国产菜油形成压制局面。
 
  进口持续增加
 
  海关总署发布的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油菜籽进口量为370万吨,高于2012年的290万吨,同比增幅达到27.6%。从单月情况看,11月创下单月最高水平56万吨,12月菜籽进口量也达到50万吨的较高水平,同比增长131%。同时,2013年中国从加拿大进口了280万吨油菜籽,上年同期为290万吨;从澳大利亚进口了85.5万吨,上年同期为零。我国海关预计,2014年1月和2月进口量将平均达到40万吨,全年进口量预估在448万吨。
 
  在中国油菜籽进口量节节攀升的同时,美国农业部发布的世界油籽市场贸易报告显示,2013/14年度中国将进口330万吨油菜籽,是世界头号油菜籽进口国。这一数据和美国农业部12月份的预测值持平,但是低于中国2012/13年度的进口量342.1万吨。据了解,中国油菜籽进口低于上年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内油菜籽产量增长。
 
  美国农业部表示,2013/14年度中国将生产1420万吨油菜籽,高于上年度的1400万吨。与此同时,2013/14年度中国油菜籽消费量也比上年略有提高,预计达到1780万吨,高于上年的1760万吨。
 
  市场压力加大
 
  自2008年起,为了保护种植油料作物农民的利益,提高其种植积极性,政府在国内对油菜籽实行临时收储政策,并不断提高油菜籽收储价格。据悉,2012年的收储价格为5000元/吨,2013年收储价格为5100元/吨。业内人士预计,2014年收储价格至少不会低于5100元/吨。但由于近年来国外大豆和油菜籽一直处于增产格局,加上国际市场的原油价格一直低迷,国际油脂的价格不断走低,这就致使国内菜油的收储成本大幅高于进口油脂或料折油的价格。2013年我国临时收储了500万吨油菜籽(折菜油约166.7万吨左右),而由于国储菜油成本高企,难以顺价流向市场,目前国内仍有将近500万吨的临时菜油储备。根据近几年国储收购折油量、已抛售量估算,除2010/2011年度国家连续竞价和定向抛售200万吨外,近两年的抛售基本没有成交。
 
  相较国内油菜籽高企的收储价格,进口油料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而大量进口油菜籽的涌入,在加大国内市场库存压力的同时,也必然对国产菜油形成打压。
 
  据了解,由于进口菜油价格低廉,沿海油菜籽加工企业油菜籽进口压榨积极,保持大幅进口油菜籽的经营策略将不变。而国内菜油则需求低迷,市场处于有价无市状态,据生意社菜籽油分析师关丹丹分析预计,菜油或将继续疲软运行。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