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稻收购:粮源紧张 粮商压价收粮难
- 发布日期:2012-09-25 啤酒工业信息网
韩长赋:秋粮将继续增产全年有望九连增
全国即将陆续进入秋收秋种的大忙季节,今天上午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接受财经频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秋粮生产克服了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将继续增产,全年粮食有望实现九连增。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告诉记者,今年粮食生产克服了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将再次喜获丰收,夏粮和早稻已经增产了82亿斤,因为今年是面积增加,长势均衡,现在看穗数、粒重这些产量要素都看好,现在看秋粮将继续增产,这样看全年粮食有望实现九连增。
韩长赋指出,今年秋冬种生产的主要任务是稳定冬小麦面积在3.39亿亩,冬油菜面积稳定在1亿亩以上,同时力争冬小麦亩产达到340公斤,提高2.4公斤以上,冬油菜亩产达到130公斤,提高3公斤。
关注南方水稻收购
湖南衡南:农民惜售粮源紧张粮商压价收粮难
说到粮食的话题离不开粮价。今年美国遭遇50年一遇的干旱,受损最严重的是玉米。8月份美国农业部最新的玉米产量估计不足110亿蒲式耳,比去年下降13%,玉米单产123蒲式耳,比常年减少25%;大豆产量预计为27亿蒲式耳,也是9年来的最低水平。美国粮食作物减产导致全球粮食供应面临一定的压力,加之俄罗斯的高温干旱以及巴西的多雨导致产量下降,全球库存粮食进一步偏紧。现在南方水稻收割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今年产量怎么样呢?来看记者在湖南的调查。
衡南县是湖南省的水稻高产区,周克才趁水稻收割高峰期走村串户来到这里收购稻谷。只要农民愿意卖粮,周克华主动上门背麻袋把稻谷装上车,不需要农民送粮。即便如此,他感觉今年的稻谷特别难收购,农民惜售心理严重。
湖南省衡南县农民告诉记者,还只卖了一部分,卖了有两三万块钱,现在还没有卖。记者:剩下的部分打算什么时候卖?等几天等价格价格加一点再卖。
周克才的收购价是每百斤125元,然后加价5元卖给当地的加工户周克贵。由于今年大米价格疲软,周克贵说他如果提价收稻谷必然会亏损。记者走进周克贵的仓库,眼前的粮仓空空荡荡,只装了不到四分之一的稻谷。
湖南省衡南县粮食加工户周克贵告诉记者,我们公司今年预计早稻收一万五千顿,而事实上我们公司现在只收购了八千三百六十二多吨,与预计的数字差六千多吨。今年我们预计收中稻一万五千吨,截止今天我们已收到大约五千吨左右,还差缺口一万吨。
周克贵说,三个原因导致他感觉今年粮源紧张。一是小规模种粮的农民惜售观望,等待涨价。二是越来越多的种粮大户把双季稻改成了单季稻,每一亩地的粮食总量减少。周克红今年种了30亩单季稻,他说一亩地种两季产稻谷共计1500斤,种一季产稻谷1200斤,收益只多了300斤,但是成本却增加了一倍。
湖南省衡南县农民周克红告诉记者,两季的成本,同样是农药、种子、犁田、
人工、化肥、收割。记者:加起来多少钱?加起来达到两千。记者:那这样收益成本一算,有赚还是赔?赔。
记者:赔多少?最少要赔两百到三百块钱一亩。
周克贵认为导致粮源紧张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种粮比较效益低,种粮的劳动力不足。尽管国家每年都有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补贴,但是农民种一季稻每亩纯收益不会超过600元,如果到城里打工单单一个月就能赚1000元以上。
湖南省衡南县农民周克红告诉记者,算笔实账给你听,我们种一亩田,化肥要一百多块钱,农药要一百多块钱,现在请的人工是一百多块钱一天。所有的成本核算加起来,
就差不多达到一千块钱。自己做事还在外,你说赚得到钱吗?
湖南省衡南县粮食加工户周克贵告诉记者,平原的地方都种了粮,就是山区有些地方都荒了,那个土地都荒了。
再加之农民种粮成本过高。记者:现在种粮的面积就是减少了?减少了。记者:减少了多少呢?据我推测啊,应该减少了差不多二十分之一。
关注南方水稻收购:农民受益硒米概念
粮食经销商周克贵收不到稻谷,明年生意还能不能继续心里没底。这让他对我国的粮食产量充满忧虑。但是同样是衡阳市范围内的粮食加工大户,有一些人居然可以超预期地收到稻谷,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任志成加工南方籼米将近20年了,与周克贵收不到稻谷截然不同的是,任志成家的粮仓旁不仅停满了本县的运粮大卡车,周边县市的运粮车也不断开来。记者随机抽查了一个粮仓,发现稻谷已经堆放得满满当当。
湖南省衡阳县角山米业加工户任志成告诉记者,今天基本上进入高峰期了,今天预期可以收到一千一百多吨。
我十一个点库嘛,今天可能要突破三百吨。今年比去年的同期还要增加,我去年是收了七万八千多吨,但是今年呢,我估计七万八千多吨,不要收到十一月底就会收满。
任志成告诉记者,他吸取了去年抢粮大战的惨痛教训:加工户互相加价导致普通水稻上涨到每百斤135元。早在今年春耕时节,任志成就开始从源头上布局抢占粮食资源。对于小规模种植户,任志成先免费提供农药化肥;对于上规模的种粮大户,任志成利用湖南农业大学研发的硒肥开发富硒米,先免费提供硒肥,农民卖粮时再付钱。
湖南省衡阳县农民肖文胖告诉记者,开始大肆宣传,要大家呢种植硒米。对消费者呢,吃对身体健康,能够预防癌。农民同意他的种植要求就订合同。
肖进运是个亩产能达到1200斤的种田能手,今年种硒米亩产增加了100斤。他说普通稻谷每百斤只能卖130元,含硒稻谷每百斤能多卖15元达到145元,单单种硒米这一项,每一亩地就能多收入195元。
湖南省衡阳县农民肖进运告诉记者,记者:硒的成本呢?硒的成本就是50块(每亩)。记者:您总共家里种了多少亩地?60亩地。记者:那你总共60亩地的话给您增收了多少钱?要增加8000多块钱。
任志成今年首次推广了5万亩富硒水稻,加上普通水稻,现在他加工的稻谷占衡阳县总产量的60%。当记者问起每百斤加价15元收购,会不会成为噱头昙花一现,任志成说多给农民的钱靠增加销量来弥补,明年还将扩大规模。
湖南省衡阳县角山米业加工户任志成告诉记者,销量非常好非常旺盛,因为我们在销售的时候,我价钱不会很高,只是按成本加价嘛,所以消费售者最容易接受。记者:现在这个已经卖到哪个地方去了?现在有我们湖南、广东、广西、我们周边几个省呢,我现在基本上形成销售网络了。
关注南方水稻收购:危机源于炒作豆企和物价双双面临压力
综合这两个粮食加工户的情况来看,稻谷减产各个地区有差异。从全球来看,虽然干旱导致美国玉米、大豆减产,俄罗斯小麦产量也受损;但美国农业部8月份预测,今年美国小麦产量6173万吨,同比增产732万吨。因此干旱只是导致全球粮食结构性的短缺,为什么资本市场断言全球粮食危机再次来临呢?
专门从事粮食进出口贸易研究的韩一军最近发现:从美国干旱以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发布的农产品合约量成倍地增长,特别是谷物期货和期权交易量迅速爆增,过去十年的交易额只有150亿美元,今年猛增到4500亿,10年增长了30倍。
农业部农业贸易与发展政策研究所所长韩一军告诉记者,另外一个更有意思的现象是,在十年前美国的农产品期货交易所里面,80%是套息保值的,20%投机的。可是到目前的话,看这个结果是倒过来的,85%是投机的,15%是套息保值的。
韩一军认为,为了制造粮价上涨预期,国际投机者大肆渲染美国遭受的干旱,他们最期待中国、印度等主要粮食进口国在国际市场大规模进口粮食。美国的干旱只是国际资本炒作的第一步,只要中、印等国大规模在国际市场上进口粮食,就将落实他们苦心营造的涨价预期,转而利用“中印出手抢粮”实现抬升粮价的目的,赚取更大利益。这一观点也得了很多证券分析师的认同。
中信证券农林牧渔行业高级分析施亮告诉记者,我们认为粮食危机这个声音出来,我们觉得可能跟整体今年的大环境是有关系的,因为今年整体的资本市场比较弱,所以资金可能会更加把天气的因素放大,然后导致他们资金往里躲一躲,这样使得粮食的价格就炒得比较高。实际上你去看现货和期货的价格是不匹配的,我们国内现货的价格基本上是没怎么动的,而期货的价格实际上涨了很多。
为了应对国际粮食投机分子兴风作浪,我国初步建立起粮食支持政策体系。但是国大豆国际依赖度高达85%,国内大豆市场基本上被国外四大粮商控制。从去年年底到目前,豆粕价格上涨了95%,国内大豆压榨企业成本大大增加,这还将会对其他品类造成传导效应。
格林期货副总经理于军礼告诉记者,确实会对饲料价格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这样的话就会传导到下游,比如说肉蛋奶,可能过三个月,过半年这个成本就上来了,所以大家主要担心的是这一块。
购季节抬价抢购,在销售市场竞相销售,使稻米市场乱象环生,最终导致“稻强米弱”。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会长白美清说,目前全国大米加工产能利用率很低,比小麦、玉米、油脂加工行业的产能利用率都低,这值得关注,全行业面临整合资源、调整结构、提升利用率的问题。
发展趋势:中粮协——我国稻米加工业发展出现三大新特点
2011年以来,我国稻米加工行业保持稳定增长的好势头,并呈现供需紧平衡、物流多元化、大型骨干企业成长加快三大新特点。
一是大米供需紧平衡趋势继续发展。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城镇化快速发展对大米需求呈刚性增长,而总供给增长缓慢。这为大米加工业开辟了广阔市场,提供了商机,也加大了粮食安全的责任和困难。
二是粮食物流领域多元化、多渠道经营格局已经形成。在全国大米加工业纳入统计范围的9394家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827户,产量占全国大米总加工量的10.01%;民营企业8526户,产量占全国大米总加工量的87.8%。
三是大型骨干企业成长加快。2011年我国大中型企业大米生产量占我国大米总加工量59%左右;年产10万吨以上企业数量同比增加8家,总计71家,大米加工量占我国大米加工总量18.4%,同比增长8.5%。
专家观点:东北地区将成为我国最大的稻谷流出地
有关专家日前在此间出席“全国稻米市场形势分析会”时表示,东北地区将成为我国最大的稻谷流出地,东南沿海成为最大的稻谷流入地,“北粮南运”通道的畅通将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会长白美清说,现在我国大米已经形成“北粮南运”的格局。尤其是占总产量1/4的粳米,基本上是东北米。国贸工程设计院工程咨询所所长、国家发改委粮食仓储物流项目评审专家郑沫利说,我国“北粮南运”主要包括东北地区的稻谷(大米)、玉米、大豆流向华东、华南和华北地区,黄淮海的小麦流向华东、华南和西南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的稻谷流向华东、华南地区。
郑沫利说,从稻谷来看,目前国内稻米供求虽然基本平衡,但品种和质量矛盾比较突出,区域差异较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广大居民对稻米的消费需求也由过去数量温饱型向质量营养型转变,南方的早籼稻产量虽高,但食用口感和市场适销性较差,近年来南方对优质籼米和东北粳米的需求增加很快,东北地区稻谷成为仅次于玉米的主要外运粮食品种,预计今后将保持继续增加的态势。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所长陈温福表示,到2015年,我国粳米需求量将增加250亿斤以上,粳稻市场已成为影响我国农产品市场稳定的重要因素。作为重要的粳稻主产区,东北地区的粳稻2011年总产量已较2001年增长77.5%。
陈温福说,近20年来,我国粳米的人均年消费量已从35斤增加到60斤以上,籼米的消费比例则由85%下降到70%。因此,作为粳米的主产地区东北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