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志国的人生中充满了各种“意外”。就如同11年前的那个夏天,青啤的前任总裁彭作义突发心脏病去世,当时45岁的金志国“临危受命”成为该公司总裁,从此开始执掌青啤。这一次,虽然任期未满,但金志国在6月28日闪电辞职,仅留任名誉董事长及首席顾问,业界一片愕然。

  “不要感到不正常,一切都是从不正常开始的,按照中国的传统,不到换届不会下,我就是想打破常态。”金志国的此番表态,显然并未能有效化解关于他辞职背后的诸多疑问。

  青岛啤酒(600600,股吧)此次换帅在业界可谓引起了一场龙卷风。首先金志国董事长辞职的官方口径是他的身体原因,令人感觉突然而引来了疑惑。其次,青啤换帅还掺杂着青啤第三大股东、新华都实业集团董事长陈发树大规模减持青啤,有媒体怀疑陈发树牵涉内幕交易。再者,继任者孙明波此前在青啤极为低调,外界对他并不了解。

  一直以来,在青岛啤酒呆了37年的金志国作为青啤的一面旗帜,以其传奇经历和个人魅力备受媒体追捧,也将青啤这家百年企业带入了重生和辉煌。如今老将隐退,不知继任者将把青啤带向何处,青啤是否从此转向?

  能接青啤班的人,只有我

  就如同金志国对之后的继任者来说就好像是一座高山,他的前任彭作义对金志国来说,也曾经是如此的难以逾越。

  彭作义曾经南征北战在全国的啤酒行业展开了大规模的“圈地运动”,用一系列兼并之举吹响了青啤一统国内市场的号角。正由于他对青啤的发展影响甚巨,所以人们把1996年以后的青啤称为“彭作义时代”。其高超的商战谋略,给人印象至深,也为他赢得了“中国啤酒行业的彭大将军”的称号。

  只可惜,彭作义2001年在青岛海边游泳时心脏病突发去世,金志国怀着悲痛的心情赶回青啤总部。关于谁来接替彭作义,成为全公司讨论的焦点。青啤既是股份制公司,也是上市公司,更是国有企业,在继任者安排上,不仅董事会有决策权,当地政府也有足够的话语权甚至最终决定权。

  董事会在人选方面达成的共识是:好人里面选能人是政府标准,能人里边选好人是企业标准。按说,金志国在青啤的组织序列里并没有很大的机会,他只是一名中层管理人员,跟他平级或在他之上还有11人。

  组织部门当年曾找金志国谈话,问他对危局的看法,他直截了当地说:“能接青啤的班的人,只有我。这个时候就别客气了,我就是青啤唯一最合适的接班人。”

  青啤的竞争对手华润对金志国接班的评价是:他懂啤酒。

  金志国在青啤内部从未担任过副手角色,他曾是助理专业户,从处长助理到厂长助理。但1996年10月,公司调他到西安任总经理,一步就成为了分公司的一把手。

  有一次在西安机场,他送彭作义上飞机,彭作义临走对他说:“你就是干一把手的料,也是个优秀的助手,但你未必是个优秀的副手。&

  确实,因为他总是很有主见,打死都要坚持自己的观点,导致他不可能成为一个听话的助手。在彭作义全国范围内大手笔收购工厂,疯狂扩张的时期,金志国坐立不安,他感觉到了其中的风险。在全体高层都在为利润指标出现增长性转折而欢欣鼓舞的时候,他却坚持认为公司应该更关心现金流。

  因为在企业发展方向上的分歧,金志国和彭作义争论之后闹得不欢而散,两天后彭作义去世,这也让金志国非常愧疚。

  所以当等到金志国浮出水面后,人们又开始看着他是否还会接着彭作义的势头,将兼并进行到底。

  整合高手

  事实上,与彭作义一样,金志国同属擅长大手笔运作市场之人。尤其是他对品牌的经营与运用企业内部资源的能力,在整个啤酒行业中,算是颇为突出。

  1996年至2001年,金志国在西安呆了五年。在被派到西安之后,金志国接任汉斯啤酒的第二任总经理。上任第一天他就大吃了一惊,他看见当天的生产报表上写着1000,还以为是1000箱,定睛一看,居然是1000瓶!汉斯啤酒当时员工上千,居然平均每人每天只能生产1瓶啤酒,这还是在青啤投入了8000多万元资金进行技术改造之后。

  金志国感觉自己眼前一黑,不知该如何是好。他有自己独特的办事方式,他自己说那叫贴地皮。白天工作,晚上金志国就到市场去,和消费者一起喝啤酒吃烧烤,在夜市里数人家喝空的啤酒瓶,问人家为什么不爱喝汉斯啤酒,酒店老板为什么不卖汉斯啤酒。

  为了找到营销团队的带头人,他也曾三顾茅庐,将因对汉斯啤酒彻底失望而隐退的前西安公司销售老总重新请回。金志国狠抓质量,开拓销售,同时创造“金汉斯”这样的高端系列产品,很快就将一个倒了的汉斯品牌奇迹般地复活。

  经此一役,金志国一下子声名鹊起。

  在接任青啤总经理时,彭作义主政时期并购的40余家企业正在成为青啤的严重负担。彭作义在五年的时间中,通过破产收购、政策兼并、控股联合等方式,在全国17个省市区收购了40多家啤酒生产企业,甚至曾经创下了一周之内收购两家企业的纪录,使青啤重新夺回了啤酒业的第一把交椅。彭作义被媒体称为“横刀立马彭大将军”。

  但是公司并购之后如何整合成了大麻烦,金志国也是研究之后才发现,在世界范围内,整合成功的概率也只有30%.金志国上任后,提出了公司要从“做大做强”向“做强做大”转变的观点。

  青啤在兼并收购过程中已经交足了学费,由于企业进行粗放式管理,导致没有考虑清楚整合成本就盲目下手,本来想买一条休克鱼,拖来拖去成了条死鱼,最终很多企业还是没有救活过来,青啤白搭治疗成本不说,还送了笔安置费。

  在这之后的收购,比如南宁万泰和厦门银城,金志国玩得轻车熟路,企业运作得就很成功了。不仅在一些城市达成了青啤的垄断性市场地位,甚至还能故意不完全收购,给自己保留一两家竞争对手在6月28日的卸任发布会现场,公司董事会也给金志国很高的评价:“青啤公司在金志国先生担任总裁和董事长期间,适时调整公司发展战略,由‘做大做强’向‘做强做大’转变……”

   在金志国任职总裁和董事长的2001年至2011年,青岛啤酒销量由251万千升提升至715万千升,增长了1.85倍;公司销售收入由52.77亿元提升至227.9亿元人民币,增长了3.32倍;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由1.03亿元提升至17.38亿元人民币,增长了15.89倍;公司市值由57亿元提升至462亿元,增长了7.11倍;品牌价值从 67.1亿元提升至502.58亿元,增长6.49倍。且公司法人治理架构成熟、企业运行稳定。

  但是,关于大与强、凶与稳,永远是一个没有定论的硬币两面。有分析人士称,青岛啤酒近几年销量一直低于华润雪花,或许令国资委感到不满。据华润雪花母公司华润创业有限公司(00291.HK)年报,2011年华润雪花啤酒销量为10235千升,而青岛啤酒当年销量仅为715千升。

  有媒体称,青岛啤酒曾在一些并购方面表现出犹豫的心态,如2010年11月,对杭州西湖啤酒股权的并购原本已经进行到只差最后几步,并占据多重优势,却在股权拍卖当天,被华润雪花以仅仅略高的价格拿走,最终华润雪花如愿从青岛啤酒的合作伙伴朝日啤酒手中全资收购西湖啤酒。

  从理性的角度来说,企业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面临的是不同的局面和问题,需要的也是不同风格的领导人。打天下之后如何守天下,从这一点上,个性突出的金志国out了?

  难舍英雄情怀

  金志国出身贫寒,父母都在很小时就成了孤儿,借别人的门洞安了他们第一个家。他的母亲因为长期的生活艰难而一直生活在焦虑中,在金志国刚懂事的时候她还只有30多岁,但从那时起她就每天担心自己会不会突然去世,如果自己离开孩子由谁来照顾。

  金志国的少年时期甚至很难吃饱饭,梦里梦到的也是能吃到白馒头。他家门外的那棵槐树的槐花和叶子都成了他的口粮,他甚至吃过糊火柴盒的面糊。他身上有传统山东人性格倔强直率的一面,也有坚强的一面。作为家里唯一的儿子,他深知自己将是家里的顶梁柱。贫寒的家境使得他对成功有着超乎常人的渴望。

  在一次采访中,金志国回答记者“有无信心超过前任”的提问时,曾有这么一句话:“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我应该超过彭总。”如此高调的作风,在国企企业家中并不多见。

  据说在2001年竞逐总经理时,金志国颇具争议的个性给他带来了不小的麻烦。最后还是当时的董事长李桂荣拍板定调,力排非议,给他做了一个很有利的评价:“在候选人中,金志国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人物。一方面,他有才,有干劲,是创新性干部。有人说他傲,反对用他。我就说,今天的青啤,就得用这样的人。再说,他的傲是有实力的自信,他是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有时领导的观点和他不一致,他在服从的基础上,坚持自己的观点,这不是固执己见。”

  值得注意的是,金志国时期,青啤在全国的上市公司中首次设立了首席独立董事制度,以图对董事长形成制约。首席独立董事可以全权代表其他独立董事的意见对董事长进行制衡。“在一个权力为王的时代,青啤做到了对权力的制衡。”金志国在告别演讲上说。

  不过,回头去看,金志国此前已对自己离任后的青啤做出了规划,他也表达过什么情况下自己将安心退居二线的想法。金志国曾说过,迄今为止他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努力打造一个有创新力、信用力、文化力和修复力的管理系统,这个系统是靠制度和团队来支撑的,而他将在系统中逐渐淡化他个人的作用。

  他最欣慰的时候将是他

  利用手中的权力无法完成一项重大决策的时候,因为那证明青啤的制度体系已经完备健全管理系统开始发力。他希望自己作为为青啤建立管理基础和伟大目标的人而被载入青啤的历史。

  “我真的想看到离开一个英雄,有无数的英雄产生,这是我一生的梦想”,“如果我仅仅把自己打造成一个英雄,所有的光环、所有的能力、所有的业绩都记载在我一个人名下,那是对青岛啤酒极大的不负责任,也是对人民和政府的极大不负责任。”“新百年青岛啤酒应该怎么样治理和发展?我想它一定不是一个英雄创造时代的产物,而一定是一个平台创造英雄的阶段。”在为时半小时的离职演讲中, 金志国提到了11次“英雄”,尽管他在不断试图淡化自己的“英雄”色彩。但事实上,金志国仍然给青啤留下了浓重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

  但这些都不重要了,在金志国隐退之后,因为他的传奇经历而笼罩在青啤身上的光环也终将褪去。他所希望的青啤可以离开他而运转得更好,企业不再只倚赖一个超级偶像之力运作,只能靠时间来看是否能够实现。金志国曾经说过,中国的企业家“当你成为教父的时候就是你要死去的时候”。

  

 
 



[ 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