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晚稻供需宽松 托市能否启动成焦点
- 发布日期:2012-09-05 啤酒工业信息网
9月3日下午,国家粮食局公布了2012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执行预案的中晚稻(包括中晚籼稻和粳稻)主产区为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11省(区)。其中,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每市斤1.25元,以2012年生产的国标三等中晚稻为标准品。
预案一出,2012年新季中晚稻市场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对于今年能否启动托市,各稻米加工业、粮库等看法不同,争论也较大。笔者经过调查了解,并结合本网对新季中晚稻的实地考察结果,对2012年的中晚稻市场做了一些分析整理,希望对各收购企业能有帮助。
2012年中晚稻供需形势预计宽松
截止到9月4日,湖北、安徽、等地局部地市已经有零星中稻上市,由于进入7月份以后,南方稻谷主产区天气逐渐放晴,气候条件好转,我国中晚稻生长情况良好。湖北除随州因干旱或略有减产外,其他地区中稻单产预计都在每亩1000-1200斤,且局部地区质量较去年有明显好转,秕谷较少,杂质下降。安徽目前只有滁州周边有少量中稻上市,单产预计与去年持平或略好。
除此之外,由于2011年粮企收购中晚稻积极性较高,当前市场上2011年陈稻还有部分没有消耗。进入2012年下半年,我国中晚稻价格持续走低,优质稻的价格从1.4元/斤跌到1.35元/斤,现在的主流价格在1.3元/斤左右徘徊,而很多地方还不到1.3元/斤。市场购销清淡,企业出库困难,对新季中晚稻,大都持谨慎心理,不敢贸然入市。
2012年中晚籼米市场需求仍未完全好转
进入9月份以后,天气逐渐转凉,大米储存条件好转。随着各大院校陆续开学,我国大米市场走货也将逐渐增多。且今年中秋、国庆紧邻,节日气氛浓厚,贸易商进货热情也会增加。市场对中晚籼米的需求也会好转。
不过,受原粮供应宽松影响,中晚籼米在需求的推动下也难有大的行情,米价上涨空间十分有限。
据海关消息,2012年1-7月,我国共进口大米139.8万吨,同比增248.91%;出口大米19.8万吨,同比下跌22.44%。从6月份开始,我国国际大米的进口数量开始回落,6月单月我国进口量在21.08万吨,7月单月进口量为22.4万吨。国际大米进口风波到现在已经告一段落,但它带给市场的担忧及恐惧,却还没有散去。国际米的低价优势仍会继续影响2012年中晚籼米市场。
新季中稻零星上市开始价格较为理性
截止到9月初,湖北宜城、襄樊、麻城、随州等地都有早熟中稻零星上市,农户出售价多集中在1.26-1.27元/斤(襄阳较低,在1.23-1.25元/斤),水分多在16%-17%左右;安徽地区中稻上市的地区较少,目前滁州当地农户出售价在1.2-1.23元/斤,水分多在16%-17%。
由于现在只是前期的零星收购,不能代表中稻的主流收购价,按照此价格折合成国标三等粮,以1.25元/斤的最低收购价将很难启动托市。
对于2012年中晚稻的市场走势,有的企业认为新稻上市后将会有个上涨的趋势,后期可能会趋稳甚至小幅回落,而有的企业则认为中晚稻市场稳开稳走的可能性比较大。综合各种因素考虑,笔者认为,如果后期天气条件有利,中晚稻长势良好,2012年中晚稻开秤价在1.3元/斤以下会较为理性,后期上涨空间有限,中晚稻大规模入市后价格甚至可能出现小幅回调。经采访笔者了解到,因当前中晚稻市场较为低迷,很多企业寄希望于2012年国家能够启动托市收购,可是现实却不一定能天随人愿。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