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稻涨势暂时放缓 稻米市场整体趋强
  • 发布日期:2012-08-17     啤酒工业信息网


  本周国内稻米现货市场整体趋强,早籼稻收购价格整体上涨,但分区域涨幅不一;东北粳稻流通环节供应紧张,价格维持高位运行。早稻期货继续高位震荡。销区大米价格整体稳定,东北粳米价格上涨明显。国际大米市场价格仍有望保持在低位。


  本周新季早稻收购价格保持此前的涨势,价格上涨的同时上市买卖的早稻数量也在不断放大。虽然从总体看早稻收购价格上涨明显,但是分区域涨幅差异却较为明显。湖南大部分地区普通早稻收购价超过1.35元/斤,部分地区甚至达到1.38元/斤,累计上涨超过0.07元/斤;江西地区普通早稻收购价也已经达到1.30-1.33元/斤,累计上涨超过0.03元/斤;安徽地区普通早稻收购价在1.29-1.32元/斤,累计上涨超过0.03元/斤;广西、广东等主销区早稻收购价累计上涨幅度在0.03-0.08元/斤。


  目前市场收购行为依然由粮库主导,个别大型国有收购企业的加价收购行为加剧了局部地区的价格上涨,造成了区域间涨幅差异明显。加工企业处于谨慎经营的考虑,在价格上涨过程中参与积极性很低。随着部分粮库开始意识到风险程度的加大,前期大幅上涨的价格开始有所回落。

  据主产区粮食部门统计,截止8月5日,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7个早籼稻主产区各类粮食经营企业累计收购2012年新产早籼稻350.4万吨,近5日增加130.7万吨,同比增加137.1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221.8万吨,同比增加82.9万吨,占收购总量的63.3%。总体收购增速较上个统计期没有明显变化,但国有企业收购占比出现了8.6%的下降,显示出部分加价收购早稻的国有企业开始有意识的规避风险。预计早稻收购价格仍将维持在较高价位上,但是短期价格将难以出现大涨,平稳运行将是主要运行方式。

 

  由于农户手中无粮可售,以及贸易商粮源见底的影响,目前粳稻的流通环节上出现了供给紧张的状况,价格也继续保持强势运行。本周东北主产区圆粒粳稻平均收购价在1.53元/斤左右,长粒粳稻平均收购价在1.63元/斤左右。在产区粳稻谷价格上涨的带动下,销区的东北粳米价格也出现了0.02元/斤以上的普涨。追究近期东北粳稻上涨的根源,粮源集中在国有储备是主因。有传言国储即将展开轮出,这将有效的对不断上涨的粳稻价格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国际大米市场,泰国大米今年丰产在望,泰国政府或将继续实施稻米保护性收购政策。但是泰米高企的报价导致上半年出口量下降明显,泰国有意要在下半年增加出口规模,并且有望对价格向下进行调整。

  本周郑商所早籼稻期货继续保持在高位窄幅盘整,

籼稻指数最高到达2799元/吨,最低到达2765元/吨。随着早稻现货价格强势上涨,早稻期货也在此前连创性高。本周早稻期货进入窄幅盘整,一方面是由于供需基本面相对平衡,缺乏连续上攻的底气;另一方面是作为成交并不活跃的品种,早稻期货难以吸引到炒作资金的进入。预计早稻期货价格仍然易涨难跌,趋势性行情尚无端倪,投资者宜维持观望心态。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