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早稻上市步入尾声 采购相对谨慎
  • 发布日期:2012-08-17     啤酒工业信息网


  8月上旬,我省早稻经过集中上市期后逐渐步入尾声。当前市场收购主体以储备库为主,大米加工企业受加工利润制约,采购态度相对谨慎。后期随着补库工作的结束,早稻价格渐趋稳定。


  据华中粮食中心批发市场价格监测显示, 自新早稻上市以来,价格高开稳走,近期又出现明显上涨。收购主体以粮库为主,因为补库和轮换需求的作用,粮库收购积极性较高。武汉市某价格监测点水分16.5%、杂质1.5%的普通早籼稻收购价为132-133元/百斤左右;黄冈市水分16.5%、杂质1.5%收购价130-132元/百斤;随州市水分15.5-16%、杂质1%的普通早籼稻收购价为每百斤133-135元/百斤;天门市水分16%、杂质1%的普通早籼稻收购价为每百斤132元/百斤。比7月下上旬每百斤上涨了2-3分钱。不过随着补库工作的逐步结束,目前早稻价格渐趋稳定。


  受一二季度进口大米冲击,以及前段时间降雨的影响,对于今年的早稻收购,大部分大米加工企业态度普遍谨慎。从当前的收购行情来看,早稻呈现收购价格水平较高、收购市场风险加大等特点。当前的收购主体以粮库为主,来自企业的竞争压力较去年或略有减轻。由于粮库有补贴支撑和轮换任务要求,收购相对轻松,而市场加工企业如果入市收购,考虑到当前的米价和后期的市场风险,没有政策依靠,极有可能亏本;按照当前市场早籼米销售价格测算,企业收购早稻价格经营风险较大,从而抑制企业提价收购,同时,今年以来我国增加了越南、巴基斯坦等国低价大米的进口,影响国内稻米价格。如果不收,后期则可能出现无粮可收的窘境。中小型企业只能寄希望于后期市场行情好转。若大米加工企业采购积极性持续低迷,早稻价格甚至有回落的风险。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