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籼强粳弱局面反转 市场春天仍未到来
- 发布日期:2012-07-23 啤酒工业信息网
【主要观点】当前我国粳稻市场基本面较为紧张,但结合市场供需状况及国家政策方向,同时考虑到粳稻市场价格走势,我国粳稻米市场继续在高位运行的可能性仍然较大,而购销清淡的局面短时间内也难以扭转,后市风险依然存在,稻米加工企业的春天远未出现。
进口米冲击对粳稻影响有限
海关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进口大米数量只有57.17万吨,而2012年1~4月共进口大米53.61万吨。有消息称,通过广西和越南的边境贸易,流入我国境内的越南大米每月在6万吨左右。而越南和巴基斯坦大米的到港价十分低廉,5月中下旬越南大米到港价仅1.62元/斤左右,与国内早籼米的价差已达0.2~0.3元/斤,对中低档早籼米市场冲击很大。
3月中下旬,我国广东等沿海销区进口米泛滥,籼米价格连续下跌,4月份进口大米的影响开始波及产区,形成了成品米从销区向产区回流的怪象。整个籼稻米市场受到拖累,米厂停产现象普遍。
轮换补库计划有效提振市场
2011年11月,国家下达了中央储备粮补库计划,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安徽、宁夏6省区以轮换名义收购321.91万吨粳稻补库,其中黑龙江收购比例超过50%,截至今年3月末,补库计划已经圆满完成,黑龙江政策性粮收购入库量趋于饱和。
经过半年多的消耗及随着国家政策性粮收购持续,从5月开始,我国东北地区粳稻收购难度逐渐加大,粳稻价格逐渐抬高,建三江米企普通圆粒粳稻收购成本从3月份的1.34~1.36元/斤涨到7月的1.47~1.49元/斤,普通圆粒米出厂价也从1.98~2.00元/斤涨到目前的2.08~2.10元/斤。
淡季来临不支持稻价大幅上扬
进入7月后,各大院校陆续放假,大米消费进一步走弱,且因天气炎热,大米保管难度增加,销区贸易商进货量较少。同时,粳稻价格保持高位运行,企业加工利润仍十分低下,企业购销转为谨慎,综合来看,我国稻米的传统消费淡季已经来临。
另外,从5月开始,华粮开始拍卖2010年产粳稻,截至7月中旬,黑龙江省储拍卖已持续进行6期,7月20日进行第七次拍卖。除此之外,哈尔滨市级储备及其他米企的拍卖也将进行。虽然这几次粳稻拍卖底价都较高,但随着市场投放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仍会限制稻价涨幅。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