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志国请辞 青啤“打破常态”
- 发布日期:2012-07-09 啤酒工业信息网
李冰
金志国突然辞任青岛啤酒(微博)(600600.SH)董事长职务!
消息一出,业内哗然。就在去年6月16日,青啤第七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上,金志国刚刚连任,再次当选为该公司董事长。“连任”刚满一年就宣布离职,金志国和青啤方面给出的解释是“个人身体原因”。对此,外界猜测诸多。而就在金志国离职消息宣布之前,陈发树大幅减持青啤H股股票。
金志国如何解释同学陈发树的减持行为?青岛啤酒如何从“金志国时代”真正的走向“孙明波时代”?青啤和业界的答案或有所不同。
闪电离职
“不要感到不正常,一切都是从不正常开始的,按照中国的传统,不到换届不会下,我就是想打破常态。”
6月28日,青岛啤酒A股临时停牌。此前的27日,青岛啤酒H股也已经宣布停牌。
6月28日下午,青岛啤酒发布公告称,金志国因个人原因,不再担任公司董事长,转而担任名誉董事长及首席顾问,该公司原总裁孙明波接任董事长一职,青岛啤酒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裁黄克兴接任上市公司总裁职务。
资料显示,现年56岁的金志国1975年进入青岛啤酒厂工作,1996年成为青啤西安公司总经理,随后受命组建青啤北方事业部,并出任北方事业部总经理。2001年7月,青啤前任总裁彭作义突发心脏病去世,当时45岁的金志国“临危受命”成为该公司总裁,2008年6月,通过董事会选举当选为青啤董事长。
而去年6月16日,在第七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上,金志国再次当选董事长,实现连任,任期截止到2014年6月16日。
在6月28日后的媒体见面会上,金志国将个人因素排在了职位变动的第三个原因。他对记者表示,目前青啤已经基本建立起了法人治理结构,并步入了良性的可持续发展轨道,为了营造管理团队的成长空间,建设人才成长梯队,加之个人身体健康原因需要进行系统治疗,所以决定辞去董事长职务。
金志国认为,青岛啤酒目前的高层管理团队存在一个“小缺陷”。“在我们的核心管理团队中,和我同年龄段的占一大部分,等大家都到了法定退休年龄时,后续团队缺乏锻炼的机会,我现在作一个表率,给公司的人才梯队建设创造机会。”金志国还表示,绝对不会减持青岛啤酒的股票,“我还要等着它涨到100块、200块。我从一个带领者,到一个推动者,现在成为一个观察者,会继续关心、支持青岛啤酒的发展。”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金志国所持青啤股份为146500股,以6月28日青啤停牌时36.95元/股的股价计算,其拥有股票的账面价值约为541万元。
青岛啤酒公告显示,孙明波现年55 岁,曾任青岛啤酒一厂副厂长、总工程师,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副总工程师、常务副总裁、营销总裁,具有丰富的啤酒行业战略发展、企业管理及并购重组、市场营销的经验。
金志国对孙明波的评价是:“在战略管理和风险管控方面,他比我还稳健。”
对于金志国新任期刚满一年,即宣布离职,这引发了外界的诸多猜测。对此,金志国表示:“不要感到不正常,一切都是从不正常开始的,按照中国的传统,不到换届不会下,我就是想打破常态。”
与陈发树减持无关
金志国回应称,其最近一次与陈发树见面是在上海举行的景林资产管理公司年会上,当时陈发树已经减持了股票。
金志国的离任十分突然,事先并无征兆。正是这种措手不及的突变,令外界质疑其“下台”存在“内幕”。一位从事啤酒行业研究多年的业内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以金志国年龄来说,仍可再有一番作为,因健康问题选择离开,似乎难以令人信服。
去年6月刚获得“连任”的青啤董事长金志国当时曾公布青啤近期的发展目标,提到未来3年内,也就是到2014年,啤酒产销量将突破1000万千升,巩固其在行业中的地位。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青啤将进一步推进管理模式的转型,提升在营销、供应链管理和风险管控方面的能力。
事业未竟,即选择离开,确实令人疑惑。有猜测称,金志国或将高升步入仕途。金志国笑言:“很多人说我去市里,或是去人大,当然这些人都是希望我过得好。虽然我辞去了董事长的职务,但仍在青啤,以名誉董事长和首席顾问的身份继续关注和推动青啤的发展。”
此外,就在其离职消息传出前的6月19日,该公司第三大股东、新华都实业集团董事长陈发树突然大幅减持青啤H股,套现逾15亿港元。加之陈发树与金志国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微博)的同班同学兼好友,所以外界怀疑,陈发树提前出售股票因其已经提前获悉金志国辞职的消息,涉嫌内幕交易。
对此市场传闻,青啤发布声明称,陈发树于2012年6月21日通知青啤董事会秘书,其通过摩根大通(亚太)有限公司作为配售代理,出售了其持有的3200万股本公司H股股票。但是其在减持前,并未与青啤方面进行沟通,公司方面事先没有获悉任何信息,也不了解其减持的背景和动机。
“经与金志国确认,陈发树在减持股票前,未与金志国进行过任何形式的沟通,金志国对减持一事也并不知情。”青啤方面强调。
金志国自己也回应称,其最近一次与陈发树见面是在上海举行的景林资产管理公司年会上,当时陈发树已经减持了股票,“见面后我还质询他,做这么大的事情也不提前沟通。网络的很多传闻都是从‘情、理、法’的逻辑来推论,认为你和他有交情就一定会有联系,从一开始就把这个人假设成了坏人。”
陈发树当天也发布声明称,其对青岛啤酒股份的投资行为均按照香港及内地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无任何违法违规操作,并指出,其减持股份是基于个人投资理财方面的考虑。而减持后,其仍持有青啤已发行H股7.49%的股份。
资料显示,2009年5月,陈发树以每股2.5685美元(约20港元)从百威英博手中购得9164.1万股青岛啤酒H股股票,共涉资2.35亿美元(约18.3亿港元),一举成为青啤的第三大股东。扣除减持的部分,陈发树仍持有青啤约5964.1万股的股份。
孙明波时代来临?
新领导层接手后,在战略上必定会有新的规划,这种切实的影响可能会在一两年后逐渐体现出来。
青岛啤酒对金志国在担任总裁及董事长期间,推动青啤整体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所做的重要贡献表示充分肯定,并提供数据加以佐证。
据青岛啤酒提供的数据显示,2001年至2011年金志国在任期间,该公司啤酒销量由251万千升提升至715万千升,增长了1.85倍;销售收入由52.77亿元提升至227.9亿元人民币,增长了3.32倍;而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由1.03亿元提升至17.38亿元人民币,增长了15.89倍。
而金志国的离开,也代表了由“做大做强”向“做强做大”转变的“金志国时代”的终结。更多业内人士担心的是金志国的淡出是否会影响到青啤这一百年品牌的发展。
一位从事啤酒行业研究多年的行业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青啤近年来发展形势比较稳定,也是一个比较成熟的企业,金志国的离开在短期内不会对青啤带来太大的影响。但是金志国掌舵青啤多年,在对内对外的人际关系方面都已经形成稳固的关系网,特别是在对外交际方面,而孙明波是做技术出身的,在这方面与有市场背景的金志国尚有差距,下一步其如何打通外部人脉关系,进一步理顺内部管理,还有待观察。
青啤方面则表示,作为一个拥有成熟的现代化管理机制的企业,该公司的经营发展战略不会因人事变动而发生变化。而新上任的孙明波和黄克兴都是出自青啤的高管团队,在啤酒行业战略管理、营销管理、投资管理和并购重组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会对既定战略继续推进。
但该行业人士表示,新的管理团队所谓的战略、并购等经验也是在金志国主导下积累的,孙明波缺乏自己主导这类事件的实际经验。近期来讲,青啤仍会按惯性思维继续走下去,但是新领导层接手后,在战略上必定会有新的规划,这种切实的影响可能会在一两年后逐渐体现出来。
中国经营报微博:http://weibo.com/chinabusinessjournal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