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口米压低米价 厦门粮企设法降成本
  • 发布日期:2012-06-28     啤酒工业信息网

  眼下处于大米市场淡季,记者昨日走访发现,受“优惠大米”和进口低价米等冲击,近期厦门市低端大米价格略降。不过,由于仓储、运输、人工等成本上涨,目前一些品质较好的大米价格有所微涨。


  昨天,记者走访厦门市一些超市发现,除了6月7日新上市的“优惠大米”外,目前价位在2元/斤左右的大米很少,有的是2.2元/斤,有的是2.4元/斤。据某超市相关销售人员透露,近期低端大米的售价并未作调整,有的还略降一点。


  “低端米之所以略降,一方面是近期厦门市投入大量的‘优惠大米’,对市场起到一定调节作用;另外,近期厦门市还进口了大量的低价大米,也对平抑低端米市场产生了一定作用。”厦门好年东米业总经理陈谦裕告诉记者。


  记者从厦门检验检疫局获悉,今年第一季度,厦门口岸共进口大米32批13721.3吨,其中进口巴基斯坦大米15批7500吨、越南大米9批4350吨、泰国大米7批1871吨。据介绍,巴基斯坦大米和越南米的到岸价较泰国大米低近60%,零售价仅为2元/斤左右。


  低端大米价格被压下去了,那么中高端米价格呢?记者昨日从厦门市各大骨干粮企获悉,自春节后到现在,厦门市场上中高端米的零售价微涨了4%至5%,除了部分东北高端米继续微涨2%外,其余基本上都处于平稳状态。据陈谦裕介绍,中高端大米之所以微涨,跟当前粮食仓储、运输、人工等成本不断上涨有关。


  记者了解到,为了更好平稳米价,厦门市各大骨干粮企还采取了各种措施降低成本。据陈谦裕介绍,为了节约人工成本,该公司现有的搬运工人同比减少了近20%,同时,该公司正准备在国内多个粮食产区建立粮仓,此举意在节约粮食的仓储成本。厦门金香穗米业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该企业已投入巨资建成多条工业生产线,这大大降低了人工作业成本。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