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空动能增强 预计稻米短期压力渐重
  • 发布日期:2012-06-21     啤酒工业信息网

 由于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纷纷下跌,在大米需求尚未恢复和进口大米大量冲击等因素影响下,国内稻米市场下行压力逐渐增大。

最近一段时间,国内稻米市场总体较为平稳,虽然各地区走势有所差异,但波动幅度均不大。综合分析,受利空因素影响,稻米市场下行压力有所增大,短期会有所走弱,但在政策等因素支撑下,其下跌空间应该较为有限,总体仍可能维持小幅波动走势。随着稻米市场逐渐走出雨季,大米需求将会逐步恢复,各种利多因素也将逐步积聚,届时稻米市场仍有企稳回升的可能。

储备仍在集中轮出

由于国家对粮食安全十分重视,粮食储备规模近年来不断扩大,其轮换对稻米市场的影响不断增大。目前南方籼稻集中轮出仍在继续,前期供应偏紧的籼稻市场得到了较好的缓解,价格也止涨回落。同时,北方地区地方储备粳稻也逐渐开始轮出,对近期供应开始趋紧的粳稻市场具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在当前出库压力较大的情况下,短期稻米市场上涨底气不足。

目前小麦收获仍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因经济环境、收购资金等诸多因素影响,市场主体今年入市收购较为谨慎,导致大部分产区新麦收购价格自5月底上市后持续低于小麦最低收购价。短期来看,小麦收购行情仍将保持较弱走势,预计对稻米市场也将构成一定压力。

大米需求依旧偏弱

虽然端午节前夕糯米需求增加,价格也上涨较快,但对整体大米市场的提振作用却较为有限,大米需求总体仍然偏弱。究其主要原因:一是目前南方地区已陆续进入梅雨季节,大米市场仍处于季节性销售淡季。

二是南方销区食用大米人口持续减少,加上人均大米需求量日益下降,南方地区大米需求呈趋减之势。

如广东省2003年大米的消费量为1318万吨,2007年下降为1255万吨,2009年下降到1227万吨,降幅分别为4.8%和6.9%。随着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继续,加上国内各地劳动工资的不平衡,沿海工厂向内地迁移的趋势仍在持续,预计沿海地区大米需求仍呈下降之势。

三是大中学校对大米的需求开始减少。6月上旬高考已结束,这部分学生已经提前离校,而目前已是6月下旬,大中学校放假在即,对大米的采购已基本停止,也使得大米需求有所下降。

进口大米影响增大

近几年,国内大米进口数量不过几十万吨,且以满足高端消费需求的泰国香米为主,对国内稻米市场的影响也较为有限。而今年,随着国内稻米价格的持续上涨和人民币的不断升值,我国大米价格已高于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大米,以致低端大米进口量激增。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大米进口数量已是去年全年的数倍,而通过非官方流入的大米数量可能更多。

低端大米的大量涌入不但挤占了国内大米的销售份额,而且由于掺兑的影响,还在一定程度搞乱了国内大米市场。据美国农业部6月供需报告预计,2012/2013年度全球大米产量为4.6651亿吨,比上年度增加253万吨;贸易量为3606万吨,比上年度增加81万吨。

由于全球大米产量增加,预计国际大米价格仍将保持稳定。在国内稻米价格处于高位和人民币仍保持坚挺的情况下,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国际大米的价格竞争优势仍较明显,对国内大米市场的冲击仍将继续。

生产经营成本或降

由于欧债危机持续发酵和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近期出现大幅下跌。国际大宗商品期价普遍回落对农产品市场形成一定的冲击。自5月初以来,大豆等农产品期货价格纷纷回调,并创下年内新低,对现货粮食价格带来较大压力。

由于经济不景气,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的政策措施。6月上旬,央行下调了存贷款利率,这是3年多来的首次下调,此举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同期国家又下调了汽柴油价格,年内累计下调幅度达800多元/吨,有助于降低商品的物流成本。在上述因素影响下,稻米生产和经营成本有望降低。

随着稻米生产和经营成本的下降,稻米价格下行的压力也相应增大。

多方仍有反击机会

虽然近期稻米市场做空因素不断增强,下行压力增大。但稻米做多的动力并未衰竭,多方仍有反击机会,局部地区阶段性上涨行情仍有可能产生。

首先,信贷政策由紧趋松对市场构成利好。在政策将“稳增长”放在首位的情况下,预计未来物价难以走低,由此将对稻米价格构成支撑。

其次,政策支撑有力,粳稻下跌空间有限。由于粳稻市场总体涨幅不大,目前市场价与2012年粳稻最低收购价和去年临储收购价仍较接近,政策托底价格将对其构成有力保证。

第三,籼稻储备集中轮出即将告一段落,供应可能再度趋紧。虽然南方储备轮出仍在继续,但目前已是6月底,储备集中轮出已有一段时间,收储公司上半年需轮出的稻谷基本已经轮出,加上7月底就要做好新上市的早籼稻收购准备工作,后期籼稻市场下跌动力不足。

第四,南方各地降雨频繁,早籼稻生产可能受到影响。近期,南方各地已陆续进入梅雨天气,江南、华南以及西南地区先后遭遇了暴雨甚至大暴雨的袭击。当前,早籼稻正值扬花抽穗期,对天气较为敏感,一旦早籼稻的质量和亩产因灾受到影响,早籼稻市场有可能会再起波澜。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